常常有不同区域的球友在网上询问陌生球友的等级分,以便于确定对方的技术水平,但是不同地区的等级分,球技划分方法差异很大,为了便于球友划分技术等级,想出一个20等级划分法,涵盖从初学者到马龙这一技术范围,为了避免过于死板,等级划分法除了技术能力之外,还加入了一些其他描述,一家之见,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由于各地乒乓水平差异较大,暂且把四大直辖市,辽宁,陕西,四川,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黑龙江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一梯队,台湾省,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吉林,河北,江西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二梯队,新疆,西藏,内蒙,广西,云南,甘肃,海南,三沙市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三梯队。(这是大概划分,如有谬误,请指出,勿怪)具体到行政区域,大致是第一梯队的市区,省会相当于省级水平,第一梯队的直辖市区级,地级市,基本相当于第二梯队的省会市区级水平,以此类推(主要是指业余级,专业差距并没有这么大)。同样,第一梯队的街道水平,相当于第二梯队的乡镇级水平,第一梯队的地级市水平,相当于第二梯队的县级水平。(比较绕,大概意思就是以人口计算,一般来说直辖市的总人口大约等于中等规模的省级行政区,而且第一梯队的省级行政区一般有较多的高水平专业及专退球员,客观上带动了业余水平的提高)。
说了很多前提,现在开始划分,从低到高:
1.会拿球拍的,能把球打过网还上台的
2.会搓球的(小区知名选手,非乒乓初中年级前十)
3 会攻球和挡一板的(非乒乓特色学校年级前三,小区知名选手,渐渐脱离成品拍)
4.会违规和不违规发球(非乒乓特色初中或者高中前十,小区优秀选手,在小区大爷大妈眼里属于会打球的)
5.基本技术都掌握然而都很一般,有点架子了(开始走出小区或者学校天地,直辖市街道或者二三线城市乡镇入门级选手,在上述行政区域的社区球馆,工人文化宫,基本被吊打)
6.学会了发抢和防守反击,在低水平上(街道乡镇球馆很多人认识你,但没把你当高手,但如果你还年轻,肯用功,上升空间有机会到第10级别,如果年轻+天赋好+专业教练长时间指点,能到13级)
7.比赛时候没有太不合理的动作,不大紧张失误,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直辖市街道,二三线城市乡镇球馆知名选手,脸熟,但是在球馆内还是输多赢少)
8.基本技术动作已经都掌握,正在磨练套路,发接发,尝试拧拉快撕快带等高级技术,然而并不稳定(在上述球馆已经有人开始称呼你高手,并且有些五级以下的会要求你教他们打球)
9 开始不满足于街道乡镇球馆,向直辖市区一级体育馆或者二三线城市地级市,市级球馆等专退出没的球馆进发(当然,那里没人认识你,而且你妥妥被吊打)
10. 在乡镇,街道业余圈子已经人人认识你,算是一号人物,没有专业球员或者业余高手参加的小型比赛,你也能偶尔获得不错的名次了,在市区级高手林立的球馆也开始混得脸熟,但是专退不是万不得已,还是避免和你打球,觉得你还不够好。
11. 能爆冷击败一些市体校的青少年球员,甚至有点球生的专退,当然大部分时候对他们是下风。直辖市,省会,地级市的狂热乒乓爱好者很多都认识了你。
12.在纯业余的县市级比赛经常杀入八强甚至四强,偶尔进决赛,如果是业余选手的话,看到你都如临大敌
13. 专退,体校的普通选手也很难赢你,在县市级业余大赛经常前三名甚至夺冠,专业可以参加的业余奖金赛有时候也会邀请你组队。(13级基本是业余0基础,超高天分,超高努力能达到的极限,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只要你是青春期之后学球的,几乎不可能突破,业余界“叹息的墙壁”)
以下进入专业领域:
14. 无论你是否承认,大家都认为你是省市级高手,水平一般是乒乓弱省(上述第二第三梯队)青年队退役,成年队退役,可能参加过甲C甲B。
15.强省(第一梯队)靠后选手,偶尔甲A上
16.最佳成绩国二,经常在乒超上场担当主力
17国1希望之星或者国一国二升降机。。。偶尔有资格参加公开赛(代表人物:xx小将,xx老将)
18.在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等比赛中夺冠(无关双打单打),曾经是奥运,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团体或者双打冠军成员,并且在决赛半决赛上过场(代表人物:刘国正,陈杞,丁松,王涛,李菊,焦志敏,徐老,李老。。。)
19. 妥妥的国乒主力,单打成绩最差是世界杯冠军,最好是差一步大满贯,名号如雷贯耳,不知道他们的别说自己是乒乓爱好者(国内:二王一马,马文革,郭跃华,江嘉良,李景光,庄则栋。。。。国外:盖亭,佩尔森,柳承敏,本格森,施拉格,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波尔,奥恰)
20 目前为止就是辣五个男人,还用说嘛?
由于各地乒乓水平差异较大,暂且把四大直辖市,辽宁,陕西,四川,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黑龙江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一梯队,台湾省,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吉林,河北,江西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二梯队,新疆,西藏,内蒙,广西,云南,甘肃,海南,三沙市等地的水平作为第三梯队。(这是大概划分,如有谬误,请指出,勿怪)具体到行政区域,大致是第一梯队的市区,省会相当于省级水平,第一梯队的直辖市区级,地级市,基本相当于第二梯队的省会市区级水平,以此类推(主要是指业余级,专业差距并没有这么大)。同样,第一梯队的街道水平,相当于第二梯队的乡镇级水平,第一梯队的地级市水平,相当于第二梯队的县级水平。(比较绕,大概意思就是以人口计算,一般来说直辖市的总人口大约等于中等规模的省级行政区,而且第一梯队的省级行政区一般有较多的高水平专业及专退球员,客观上带动了业余水平的提高)。
说了很多前提,现在开始划分,从低到高:
1.会拿球拍的,能把球打过网还上台的
2.会搓球的(小区知名选手,非乒乓初中年级前十)
3 会攻球和挡一板的(非乒乓特色学校年级前三,小区知名选手,渐渐脱离成品拍)
4.会违规和不违规发球(非乒乓特色初中或者高中前十,小区优秀选手,在小区大爷大妈眼里属于会打球的)
5.基本技术都掌握然而都很一般,有点架子了(开始走出小区或者学校天地,直辖市街道或者二三线城市乡镇入门级选手,在上述行政区域的社区球馆,工人文化宫,基本被吊打)
6.学会了发抢和防守反击,在低水平上(街道乡镇球馆很多人认识你,但没把你当高手,但如果你还年轻,肯用功,上升空间有机会到第10级别,如果年轻+天赋好+专业教练长时间指点,能到13级)
7.比赛时候没有太不合理的动作,不大紧张失误,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直辖市街道,二三线城市乡镇球馆知名选手,脸熟,但是在球馆内还是输多赢少)
8.基本技术动作已经都掌握,正在磨练套路,发接发,尝试拧拉快撕快带等高级技术,然而并不稳定(在上述球馆已经有人开始称呼你高手,并且有些五级以下的会要求你教他们打球)
9 开始不满足于街道乡镇球馆,向直辖市区一级体育馆或者二三线城市地级市,市级球馆等专退出没的球馆进发(当然,那里没人认识你,而且你妥妥被吊打)
10. 在乡镇,街道业余圈子已经人人认识你,算是一号人物,没有专业球员或者业余高手参加的小型比赛,你也能偶尔获得不错的名次了,在市区级高手林立的球馆也开始混得脸熟,但是专退不是万不得已,还是避免和你打球,觉得你还不够好。
11. 能爆冷击败一些市体校的青少年球员,甚至有点球生的专退,当然大部分时候对他们是下风。直辖市,省会,地级市的狂热乒乓爱好者很多都认识了你。
12.在纯业余的县市级比赛经常杀入八强甚至四强,偶尔进决赛,如果是业余选手的话,看到你都如临大敌
13. 专退,体校的普通选手也很难赢你,在县市级业余大赛经常前三名甚至夺冠,专业可以参加的业余奖金赛有时候也会邀请你组队。(13级基本是业余0基础,超高天分,超高努力能达到的极限,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只要你是青春期之后学球的,几乎不可能突破,业余界“叹息的墙壁”)
以下进入专业领域:
14. 无论你是否承认,大家都认为你是省市级高手,水平一般是乒乓弱省(上述第二第三梯队)青年队退役,成年队退役,可能参加过甲C甲B。
15.强省(第一梯队)靠后选手,偶尔甲A上
16.最佳成绩国二,经常在乒超上场担当主力
17国1希望之星或者国一国二升降机。。。偶尔有资格参加公开赛(代表人物:xx小将,xx老将)
18.在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等比赛中夺冠(无关双打单打),曾经是奥运,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团体或者双打冠军成员,并且在决赛半决赛上过场(代表人物:刘国正,陈杞,丁松,王涛,李菊,焦志敏,徐老,李老。。。)
19. 妥妥的国乒主力,单打成绩最差是世界杯冠军,最好是差一步大满贯,名号如雷贯耳,不知道他们的别说自己是乒乓爱好者(国内:二王一马,马文革,郭跃华,江嘉良,李景光,庄则栋。。。。国外:盖亭,佩尔森,柳承敏,本格森,施拉格,萨姆索诺夫,普里莫拉茨,波尔,奥恰)
20 目前为止就是辣五个男人,还用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