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历史背景
鸢尾的剧情有很多前因后果套用了史实事件,又没有完全按照史实事件来走。
不过作为阅读第一步,我在这里首先简略补充一下,有益于阅读本次剧情的历史事件词条,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按照历史时间先后排序,部分来源为百度百科复制,仅供索引参考)
【奥尔良战役】发生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其中贞德开始在战场上活跃,带领法国军队反击英国军队的时间为1419年。
【圣女贞德之死】圣女贞德死于1431年5月30日。在战争出现缓和后,作为和解条件。
圣女贞德被法王卖给了勃艮第公爵,又被勃艮第公爵送往英国,作为女巫被施以火邢烧死了。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
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曼施坦因计划】“曼施坦因计划”是将德军主力放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区,对法军造成突然袭击,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军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此方案风险极大,但最终获得成功。
【法兰西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
【法国投降】1940年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22日,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国战役结束。
【维希法国】维希政权在法国向德国投降之后,于1940年6月22日成立,因其行政中心在维希而得名。
国家总理为贝当,维希政府在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即占领区)还保有一些权力;但是它主要统治包括维希在内的非占领区,也就是自由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二。
特别补充,维希法国在二战初期才是国际社会承认的法国合法政府。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最初只有英国承认。
这一点对于理解剧情中的阵营关系和人物动机非常重要。
【自由法国】1940年6月17日清晨,戴高乐在机场送别英国斯皮尔斯将军时,飞身进入飞机逃亡英国。
6月18日下午,戴高乐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宣布建立流亡政府,自由法国成立。
直到1942年7月9日,美国才公开承认自由法国是法国抗战力量的象征。
【弩炮行动】1940年7月3日。
英国海军开始执行“弩炮”行动计划,解除所有停泊在法国本土外的法国舰队的武装。
首先,英军夺取了停泊在英国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港口的所有法国舰只(包括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等)并加以控制。
同时,停泊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法国舰队司令则同意将战舰(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交由英国方面指挥。
停泊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法国舰队(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则在和美国方面协议下解除了武装。
停泊在达喀尔的法国新式战列舰“黎塞留”号遭到以英国舰队舰载机的攻击,被命中一条鱼雷而丧失战斗力。
同日,停泊在西非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等港口的法国舰队拒绝向英国海军交出战舰。英国H舰队随即向法国舰队发起猛攻。
参战的英国舰队拥有“胡德”号在内的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港口内的法国舰队拥有4艘战列舰以及多艘巡洋舰、驱逐舰。
法国舰队在英国海军的攻击下被动挨打,损失惨重,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被击沉,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和战列舰“普罗旺斯”号受重创搁浅,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侥幸逃脱至本土的土伦港。
这里就是光与影的鸢尾之华上篇的历史原型。
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由法国政权只被英国承认,所以戴高乐尤其迫切需要英国的支持和合作,同时迫切需要正确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持。
【威吓行动】也叫达喀尔战役,1940年9月23日。戴高乐相信他可以说服维希法国在达喀尔的军队加入盟军,因此因此,盟军决定派遣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巴勒姆号、勇士号和决心号、五艘巡洋舰和十艘驱逐舰前往达喀尔。
结果,戴高乐严重高估了他在维希法国中的影响力。也严重低估了弩炮行动对于法国人民和军队的伤害。
劝降失败,战役也在维希军队全力的抵抗下失败了。盟军终于让步了,把达喀尔和法属西非留在维希法国的手中。
本次事件严重降低了戴高乐在盟军之中的声望。
黎赛留号战列舰也在本次战役中作为维希法国一方的军舰参与了战斗。
【马达加斯加战役】1942年5月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为获得维希法国控制的马达加斯加岛而开展的一场战役。
英军的首要目标是位于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的迪耶果-苏瓦雷斯港。整个迪耶果-苏瓦雷斯被法国人变为了一座巨大的要塞,登陆作战的难度非常大。
本次战役出现了英国、维希法国、日本均参加。
其中英国派出了光辉号航母,命运女神号驱逐舰。日本派出了潜艇编队作为支援。
我认为是本次活动的历史原型之一。

【火炬行动】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1月美英法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
1942年11月8—13日,盟军共损失2225人。法国人死亡490人。同盟国海军和空军共击沉驱逐舰9艘、潜艇10艘、其他船只14艘。
【土伦沉船事件】1942年11月27日 发生。
1942年11月11日德军进占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维希政府下令不抵抗。18日希特勒签署解除停战军和土伦舰队武装的“里拉行动”。
24 日驻马赛德军司令部完成占领土伦军港的准备。27日凌晨,德国陆、海、空军封锁土伦港。
26日黎明,德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法国海军官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港口防卫司令马尔基海军上将在床上被俘。由于没有启航的命令,各舰指挥官中极少有人决定逃跑,虽然并不缺乏燃料,仅仅缺乏逃跑的命令或意志。
海军官兵拒绝执行赖伐尔下达的向德国人投降的旨意,他们按照贝当元帅和达尔朗在1940年6月发布的命令,将舰队凿沉海底。
其中包括:3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水艇,7艘通讯舰,3艘侦察舰,以及60多艘运输舰、油船、挖泥船和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