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羔羊的饲养管理》学习心得
一. 羔羊生理特点及处理措施
1. 泌尿系统问题:
1)羔羊结石:病因复杂,难以控制,死亡率高,没有对症的治疗药物。
2)结石病形成原因:
A. PH值较低
B. 体内阴阳离子不平衡
C. 尿路转管弯度较细长
D. 尿路上皮组织脱落
3)英美尔经过18年的羊营养研究,成功研制出有效切断上皮组织在尿道中的粘附,调节羔羊体内的酸碱平衡,从根源上预防羔羊结石病的出现。
2. 初生羔羊的护理:
A. 尽快擦拭干净,处理口腔羊水等,防止羔羊感冒和呼吸道问题。
B. 截断脐带消毒
3. 初乳饲喂:
1)初生1小时内,必须吃上足量的初乳,有助于营养吸收,消化等身体机能的有效运转,促进首次胎便排出。
2)羔羊能从初乳中有效的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为后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羔羊哺乳期饲养管理:
二. 羔羊常见疾病及防治:
1. 副伤寒:也叫沙门氏菌病,俗称血痢,黑痢。由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篦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检;对羔羊可用母源抗体预防,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抗菌消炎,可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2. 白肌病:缺乏硒和VC引起的疾病
表现症状:
无力叫唤,呼吸音明显,呼吸频率加快;
食欲下降,体温突然降低;
便秘或腹泻,粪便颜色偏浅色,呈灰白色。
预防:增加羔羊体内的硒和VC的含量。
治疗:
妊娠后期母羊产前1个月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3--5ml;
2--4日龄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VE注射液1ml;
发病羔羊颈部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VE,0.2ml/Kg,连续3天,半个月后再注射一次。
3. 羔羊痢疾:羔羊初生1--3天感染大肠杆菌。
预防:
注意保温;
母羊保证膘情;
科学合理的哺乳;
圈舍消毒,做好隔离;
羔羊出生后12h灌服土霉素0.15--0.2g 一天一次,连续3天;
母羊产前14--20天接种厌氧性五连菌苗,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5ml。
三. 羔羊圈舍的管理:
1. 环境选址等控制,做好保温,干燥通风的环境。
2. 定期及时清理粪便,做好消毒。
3. 注意驱除蚊蝇,灭杀老鼠,做好羔羊的驱虫健胃,避免传染疾病的产生。
4. 及时做好防疫检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一. 羔羊生理特点及处理措施
1. 泌尿系统问题:
1)羔羊结石:病因复杂,难以控制,死亡率高,没有对症的治疗药物。
2)结石病形成原因:
A. PH值较低
B. 体内阴阳离子不平衡
C. 尿路转管弯度较细长
D. 尿路上皮组织脱落
3)英美尔经过18年的羊营养研究,成功研制出有效切断上皮组织在尿道中的粘附,调节羔羊体内的酸碱平衡,从根源上预防羔羊结石病的出现。
2. 初生羔羊的护理:
A. 尽快擦拭干净,处理口腔羊水等,防止羔羊感冒和呼吸道问题。
B. 截断脐带消毒
3. 初乳饲喂:
1)初生1小时内,必须吃上足量的初乳,有助于营养吸收,消化等身体机能的有效运转,促进首次胎便排出。
2)羔羊能从初乳中有效的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为后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羔羊哺乳期饲养管理:
二. 羔羊常见疾病及防治:
1. 副伤寒:也叫沙门氏菌病,俗称血痢,黑痢。由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篦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检;对羔羊可用母源抗体预防,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抗菌消炎,可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2. 白肌病:缺乏硒和VC引起的疾病
表现症状:
无力叫唤,呼吸音明显,呼吸频率加快;
食欲下降,体温突然降低;
便秘或腹泻,粪便颜色偏浅色,呈灰白色。
预防:增加羔羊体内的硒和VC的含量。
治疗:
妊娠后期母羊产前1个月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3--5ml;
2--4日龄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VE注射液1ml;
发病羔羊颈部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VE,0.2ml/Kg,连续3天,半个月后再注射一次。
3. 羔羊痢疾:羔羊初生1--3天感染大肠杆菌。
预防:
注意保温;
母羊保证膘情;
科学合理的哺乳;
圈舍消毒,做好隔离;
羔羊出生后12h灌服土霉素0.15--0.2g 一天一次,连续3天;
母羊产前14--20天接种厌氧性五连菌苗,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5ml。
三. 羔羊圈舍的管理:
1. 环境选址等控制,做好保温,干燥通风的环境。
2. 定期及时清理粪便,做好消毒。
3. 注意驱除蚊蝇,灭杀老鼠,做好羔羊的驱虫健胃,避免传染疾病的产生。
4. 及时做好防疫检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