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吧 关注:921,172贴子:7,001,277
  • 0回复贴,共1

JD上不知名的牌,msata ssd你们敢买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敢买吗?今天下午收到的。本人不听一些人说的,某些二流小厂,不知名的牌子不能买什么的话。对于什么高速读写什么测试的,只能笑笑。直接看正面的主控芯片,有无独立缓存芯片,颗粒编号,根据主控上面的型号去查询哪个厂家生产,和相关参数的限制。颗粒芯片上面的编号去查询哪个厂家生产,什么类型颗粒,多少纳米制程,单颗多少容量。至于小厂,杂牌,二流厂,不知名的厂等什么的话,只想说一句:从来只看芯,再去测。再快的读写速度也是过早短命的,制程工艺越先进,硅片越薄。现在厂家都是以先进的工艺,牺牲以往颗粒的优点为代价,提高读写速度。
前三位为:三大高端主控芯片
JMicron(JMF)
SandForce
Marvell
Samsung
intel
三大主控的特性简介:
Intel(PC29AS21BA0)主控:
SATA2接口, 10通道,随机读写能力强劲。
稳定性、寿命、性能、兼容性保持着INTEL一贯的作风。
Intel主控的几款SSD尽管早就跌下神坛,但依然能够依靠强大的INTEL支起半边天。
代表型号:
INTEL X25-M 80G(34nm)
INTEL 320 120G(25nm)
Marvell(88SS9174)主控:
SATA3接口,8通道,综合读写性能极强。
性能表现一流;稳定性绝佳;兼容性受到SATA3通病的影响,微有些争议;而寿命也可能排三大主控之尾。
Marvell主控的几款SSD被捧到了神坛,但固件的保留与颗粒的挑剔性,也不得不担心他的未来将会如何。
代表型号:
镁光 C300 64G(34nm)
镁光 M4 128G(25nm)
SandForce(SF-1XXX,SF-2XXX)主控:
SF-1XXX系列为SATA2接口,有6通道也有8通道,独特的压缩特性无疑成为SSD界的一只奇葩。
SF-2XXX系列为SATA3接口,在1XXX的特性基础上,改进了数据安全性和对闪存颗粒的兼容性,使其能够拥有与Marvell主控不相上下的读写能力。
SandForce做为SSD界的小明星。
性能可以靠压缩特性,在一块SSD可以使成绩吹成接口极限,但却又不过如此。
寿命则是靠独特的DuraWrite技术与智能限速功能。使得可以让MLC达到SLC一样的寿命,想写挂掉?没过保修期,你永远写不挂~
而兼容性,厂家对颗粒的选择余地极大。但是颗粒的品质问题却得考验厂家的良心和用户的运气了(由于颗粒不同,不同批次的同代产品还可能出现性能与寿命的浮动)
至于稳定性则属于三大主控中最烂的一家,时有发生因颗粒、固件、SATA3接口兼容性问题而引起的各种奇怪问题的。
SandForce系列主控尽管存在小部分问题,但凭借其诸多独特的特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拥有优质颗粒之后的SF主控SSD
希望能给各位准备买SSD和己买的用户们一个意见参考。个人意见是不要管它什么品牌还是不知名的小厂牌,你要买,首先得要看板子内芯,不能看外表名称。不知名的厂不带代就是二流杂牌,拿到板子,撕开那表面标贴,可以反复粘的。撕开后看主控芯片上面的丝印编号和型号,有此丝印的图标,一眼就看出是哪个厂商生产的。如台弯慧容的主控,看板子上有无独立缓寸芯片,这个芯片相当于内存条一样。和一些主控内部自带的缓存不是同一个性质,有些以占用电脑内存条容量,当做缓存。这种最好不要选用,全盘模拟SLC缓存的那种,是以减少颗粒容量为代价,达到近似SLC颗粒芯片的PE次数寿命。不可取,用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掉速,掉的跟HDD一样。很大方面看个人使用习惯,也是影响这些参数性能的原因。至于闪存颗粒,封装方式用两种常用的,tosp一边12针脚,两边加一起共24针脚,和BGA两种封装格式。BGA封装没有针脚,为底部焊盘位点锡球方上。手机上用的字库存储芯片不在考虑范围内(EMMC和UFS芯片都是BGA封装)。根据颗粒上丝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是哪个厂家生产,包括颗粒类型,多少纳米制程,单颗容量等相关参数。对我们选购适合自用的SSD,起到至关重要的参数查询。各大电商平台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宣传图片中,只拍正面被标铁盖主的有主控和颗粒的,重要参数的一面。你看不到内芯,反面的图要么是进过处理抹消掉的丝印,要么就是两个空的焊盘位。看不到至关重要的参数,这么个做法不用多说,各位懂行的玩家心里有数。不要一味的相信大厂品牌,一切看内芯为重。小厂不知名的也有好主控搭配普通的颗粒,也有独立缓寸芯片的,这种焊上板子的独立缓存芯片,不是那种跑完CABLE就掉速很快渣的那种。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条原理一样,做为一个数据缓存芯片,临时处理数据,提高随机读写性能和颗粒的寿命。消费级和所谓企业级,没有两个读写寿命能达到pbw
闪存颗粒芯片是有写入次数限制的,所以查次数就是看看寿命还有多少,说白了这是对耐久度的一点担忧。其实目前原厂出品的固态硬盘,即便是MLC闪存在家用条件下用个五年左右也没大问题,不过为了心中有个底儿,能随时查到写入量还是更放心。固态硬盘的SMART(Self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自我监测分析与报告技术)信息当中就包含了读取和写入量的信息。
smartmontools,这是一个多种操作系统下可用的专业底层SMART信息检测软件,选择Windows版本下载后安装。
安装过程中勾选上Add smartctl to drive menu,这样以后只要在我的电脑盘符上右击就有快捷菜单可以调用Smartmontools软件,而不必用命令行提示符手打命令了。通过Smartmontools识别到的隐藏信息可以计算出主机写入量是多少,主机读取量是多少。
其实部分厂商隐藏写入量信息也是认为该型号的耐久度足以保障用户在正常使用下磨损。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 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现在的SSD颗粒一代不如一代,以牺牲寿命来换取的高速的读写速度。你是要命还是要速度?你是要数据有价,还是要有价的硬件?当然也有要钱不要命的人大有...


IP属地:安徽1楼2020-06-18 21: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