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纪念节日。端午节又称“端午”、“端五”、“重午”、“端阳”、“蒲节”、“天长节”、“解粽节”、“女儿节”、“女娲节”、“娃娃节”、“五月节”、“诗人节”、“龙船节”、“粽包节”等。古时候又叫“浴兰节”,道教称“地腊节”,唐宋时称此日午时为“中天节”。因为此节非常重要,所以名目繁多,地域泛。
端午节时间是夏历五月五日,但对其由来、起源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盛传的说法如下:一说纪念介子推,。一说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说为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又说为纪念曹娥。等等,等等。
由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诗词的深刻影响,秦汉以后,屈原一说由楚地逐渐传播到全国,为大部分地区所公认。楚国大夫屈原,遭谗不用。夏历五月五日,激愤的屈原,报国无门。为表明心迹投汨罗江谢世,楚人哀之!为免遭鱼腹,以竹筒装米投水喂鱼虾。民众乘舟打捞施救。后来,前者演变为吃粽子,后者变为龙舟竞赛。并沿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