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为南朝古刹,原建在钟山。明代移旧额于江宁淳化青龙山并重建。历史上很多文人骚客写过和云居寺有关的诗句,诗人王褒在游过云居寺后写下绝句:“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唐代白居易诗云:“乱山深处云居路,共踏山行独惜春”。
云居寺于1949年后曾用于关押战犯,1958年后被南京阀门厂(今南京华宁阀门有限公司)使用至今。现存有大殿、后殿共两进,为明清建筑风格。
大殿屋脊的两端各有鸱吻一只,其状如卷尾巨龙张口吞脊,背上还插有剑柄,屋脊有佛教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崦、哞”,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挑 檐墙上绘有若干龙凤相对的彩绘,拱形门的上方有一格扇大窗。大殿内部全是木质梁柱组成,为抬梁式结构,民间俗语叫“墙倒屋不塌”。
大殿进深为16米,宽度为16米,高度13米,计四间。大殿东面另外尚有二层木质小楼。最粗木柱直径50厘米,柱础直径80厘米;最细木柱直径36厘米,柱础直贯穿其中轴线上,路分别由方砖和青质条石组成。后殿地势略高,由条石砌筑的庙基,需爬八级台阶方可进入。楼上的格扇门窗和走廊显示当年这里可能是“藏经楼”。不过目前,寺内所有佛像均不复存在了。
云居寺于1949年后曾用于关押战犯,1958年后被南京阀门厂(今南京华宁阀门有限公司)使用至今。现存有大殿、后殿共两进,为明清建筑风格。
大殿屋脊的两端各有鸱吻一只,其状如卷尾巨龙张口吞脊,背上还插有剑柄,屋脊有佛教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崦、哞”,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挑 檐墙上绘有若干龙凤相对的彩绘,拱形门的上方有一格扇大窗。大殿内部全是木质梁柱组成,为抬梁式结构,民间俗语叫“墙倒屋不塌”。
大殿进深为16米,宽度为16米,高度13米,计四间。大殿东面另外尚有二层木质小楼。最粗木柱直径50厘米,柱础直径80厘米;最细木柱直径36厘米,柱础直贯穿其中轴线上,路分别由方砖和青质条石组成。后殿地势略高,由条石砌筑的庙基,需爬八级台阶方可进入。楼上的格扇门窗和走廊显示当年这里可能是“藏经楼”。不过目前,寺内所有佛像均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