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提高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和出行环境,提升美化大同古城核心景区周边现状建筑的档次,依据大同市平城区平城发改投资发【2019】49号和47号文件精神和通知安排,从2020年7月开始对福华园、福兴园两大闹市楼区开始进行综合治理改造。改造项目为:供水供气、供暖排污、道路绿化、地面铺装、楼道修刷、屋顶防漏、外墙保温、监控门禁、楼道防盗、窗户更换、电力改造、通讯畅通等施工,同时对违建物体、护窗标牌、屋顶太阳能进行拆除整顿。项目主体建筑高度为六层17.8米,改造工期为7月初至11月底。






福华园、福兴园小区是2000年前建起的古城就地安置居民楼区,楼区西面是清远南门的进出口,东面衔接永泰街,南面经楼房巷可达永泰西门,北面步入华严街途径凤临阁饭店、华严寺直通清远街,交通十分便利。该地段处于华严寺与善化寺两大辽金建筑群旅游通道的西侧,置身古城内最为繁华的教场街西端道路两侧,与大同的商业旗舰华林、大富翁、北方电器城、苏宁、尚街毗邻,是居民出行、购物餐饮、闲暇逛街的理想地段。但是由于楼房建筑年限已达20多年,小区内楼体结构、上下水、道路屋顶地面等设施严重破损,拆迁应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了保障古城的人气聚集,采用旧楼改造也不失为一种合乎时宜的选择,这也是继教场街道路改造后又一项在古城内实施的有影响力的窗口民生工程。









西南隅是大同古城内传承至今、商贾云集的区域,在北魏京城最为驰名的舍利坊曾是国际大都市对外贸易的中心,辽金、元初期设为西京陪都仍然是全国经济贸易的重要之地,明清时期西南隅的下寺坡,鼓楼西、县角西、欢乐街、九楼巷、院巷、马市角、段市角、邱家角、姚市角、楼房巷、羊市巷、青龙阁等街巷是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老街区,到了近代此地繁盛不减,是大同市商界巨擘捞金壮大、新小商户发迹致富的兴盛之处,也是历代官宦富裕人家在此安营扎寨的理想宝地,因此称为古城内的黄金地段绝不是溢美之词。
近年来,大同古城的保护成绩斐然、声名鹊起,关注广泛,集中反映在对旧房拆旧建新修复形式的争论上,但是对古城内大片楼房区的存在却忽略不计,这显然是捉襟肘见、顾此失彼的偏见。就拿西南隅来看,仅福华园就有楼房20栋1166户、福兴园有楼房21栋1643户,这两个小区几乎占据了教场街道路两侧的“半壁江山”,这里改造的好坏将成为直接影响核心景区风貌能否做到错落协调的试金石。根据福华园施工展板出具的效果图来看,改造后的楼区环境典雅优美、主体建筑庄重靓丽、附属设施与时俱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观感,凸显“恢复古城风貌优先、传承历史文化为本,保护多元建筑并重,改善住行环境细化”的保护特色。现阶段对这两个小区采取不拆迁不缩小实行整体改造的方案,以提升市民的居住条件,同时对区域内遗存的旧存街道院落进行不同修复形式的保护措施,以显示古城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文历史和建筑精华,将成为古城保护的态势,当然在旧楼区改造中像永泰门广场那样融入古都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福华园、福兴园小区是2000年前建起的古城就地安置居民楼区,楼区西面是清远南门的进出口,东面衔接永泰街,南面经楼房巷可达永泰西门,北面步入华严街途径凤临阁饭店、华严寺直通清远街,交通十分便利。该地段处于华严寺与善化寺两大辽金建筑群旅游通道的西侧,置身古城内最为繁华的教场街西端道路两侧,与大同的商业旗舰华林、大富翁、北方电器城、苏宁、尚街毗邻,是居民出行、购物餐饮、闲暇逛街的理想地段。但是由于楼房建筑年限已达20多年,小区内楼体结构、上下水、道路屋顶地面等设施严重破损,拆迁应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了保障古城的人气聚集,采用旧楼改造也不失为一种合乎时宜的选择,这也是继教场街道路改造后又一项在古城内实施的有影响力的窗口民生工程。









西南隅是大同古城内传承至今、商贾云集的区域,在北魏京城最为驰名的舍利坊曾是国际大都市对外贸易的中心,辽金、元初期设为西京陪都仍然是全国经济贸易的重要之地,明清时期西南隅的下寺坡,鼓楼西、县角西、欢乐街、九楼巷、院巷、马市角、段市角、邱家角、姚市角、楼房巷、羊市巷、青龙阁等街巷是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老街区,到了近代此地繁盛不减,是大同市商界巨擘捞金壮大、新小商户发迹致富的兴盛之处,也是历代官宦富裕人家在此安营扎寨的理想宝地,因此称为古城内的黄金地段绝不是溢美之词。
近年来,大同古城的保护成绩斐然、声名鹊起,关注广泛,集中反映在对旧房拆旧建新修复形式的争论上,但是对古城内大片楼房区的存在却忽略不计,这显然是捉襟肘见、顾此失彼的偏见。就拿西南隅来看,仅福华园就有楼房20栋1166户、福兴园有楼房21栋1643户,这两个小区几乎占据了教场街道路两侧的“半壁江山”,这里改造的好坏将成为直接影响核心景区风貌能否做到错落协调的试金石。根据福华园施工展板出具的效果图来看,改造后的楼区环境典雅优美、主体建筑庄重靓丽、附属设施与时俱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观感,凸显“恢复古城风貌优先、传承历史文化为本,保护多元建筑并重,改善住行环境细化”的保护特色。现阶段对这两个小区采取不拆迁不缩小实行整体改造的方案,以提升市民的居住条件,同时对区域内遗存的旧存街道院落进行不同修复形式的保护措施,以显示古城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文历史和建筑精华,将成为古城保护的态势,当然在旧楼区改造中像永泰门广场那样融入古都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