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云中寄信吧 关注:23贴子:3,694
  • 3回复贴,共1

【剧本 - 第五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7-11 08:28回复
    第五幕:
    沙俄地处严寒,从中国贩入大黄进行加工,向西转卖高附加值的大黄是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但政策施行已有一年,传教士一案悬而未定,沙俄方面仍无判决作出,且无任何示好意。清廷上下迷惑,“以商制夷”之策无效,帝问责主事官员,元契请旨细查。经元契、贺玿、贺敖等人共议,认为恰克图停市效果不显的原因可能是重要贸易物资——大黄等物资的出口途径没有完全禁止,于是赴西北再查。(元契,贺玿)


    2楼2020-07-11 08:29
    回复
      【萨克察元契剧本 第五幕 咸庆十年x月】
      1
      (恰克图停市已有几月,本以为穆氏不再参与之后,应有效果,也断了那沙俄的财路,自能另那方服软,只不过前两个月还没有任何效果到尚能理解,这又过去两月,沙俄那方却依旧不曾站出主动认错,倒也别说是那些朝臣了,连我自己都开始质疑,这“以商制夷”之策当真无效?)
      (今日早朝,万岁爷更是问责,而此事,我也仅请旨彻查,只不过我之能力,却也有限。)
      3
      (这事究竟是我与两位王爷主理,其实他们心中尚也知晓,共进共退这个道理,而且这事若成了,也能成全他们在陛下面前的颜面,若败了,却也是失了颜面。下朝之后,便派小厮去请两位王爷,共同商议此事。)老臣见过两位王爷。
      (倒也不多加废话,进入主题:)二位王爷也知晓,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此事也过去许些月了,而之前老臣所荐的“以商制夷”之策至今不见成效,依照二位看来,这其中是否有隐情?
      5
      (虽已断了回族穆氏之路,可是并不代表生不出别的路,到底穆氏只是当时其中一族,这说不准,也有别的门路,不过那时我们还未来得及去回顾或反应,再次想起,到是有些晚了。)那看来当时还是我们遗漏了,倒也太狡猾了,不曾想还能生出别的路。并未削沙俄之威风,反倒增加。
      (如今说来,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7
      那怕是得劳烦宪王爷您再次去跟穆氏族长打探风声,他既做这一行多年,想来也了解还存在哪些风口。(这件事情已经拖了许久,入朝多年,虽练了耐性,可是这事也的确挑战我的认知,此时也定然不能再有过错,否则到时,将会牵连我在朝中的地位。)
      老臣这身子骨也经不住折腾,大人也可让闻安随同,协助您彻查。
      9
      (他应允之后,方才放心离去。)


      3楼2020-07-12 19:57
      回复
        2
        【今日这回大朝上的并不稳。教民一事悬而未定,恰克图闭市后,沙俄却不见一丝一毫的示好之意。汗父亲自过问,六部、理藩院诸位臣工揣摩圣意,各自人心惶惶。】
        【散朝后,与九弟及主理恰克图闭市一事的元契大人会面,同席的亦有礼部、户部处理事务的几位大人。快马加鞭的来,见其余各人早已到齐了,可见此事之严重。】
        4
        【年前,恰克图停市之前,户部、礼部及理藩院相互配合、部署周密,与沙俄有关的各类贸易皆有查封,悉数断绝了与沙俄的联系,怎的此番仍是不见成效,着实是使人迷惑。】
        【元契大人并未有客套,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点到闭市一事,满桌大臣皆默不作声,唯我二人率先发声】
        :“依我看来,这事恐怕还得从最得利的货物说起。大黄的销路,当时既与穆氏谈妥,照理说不该如此。”
        6
        【虽说商人奸猾,但当时恰克图闭市时,是九弟亲去穆氏门上商谈,兼有朝廷与皇室之尊,穆府怎敢不从。】
        【若再细想,恐怕只能是有心人为牟取暴利,绕过恰克图向沙俄押运货物。西北地大且人烟稀少,若真是如此,恐怕并不好制止。】
        :“大人说的是,沙俄一点动静都无,恐怕只能是如此。既然仍有货物内销,他们自然无礼敬之意。”
        8、
        【元契大人在都察院多年,一直恪尽职守,若不是他亲口说出这句话来,任谁看都正值壮年,但年纪到了,终究是不能多劳碌了。】
        :“兹事体大,西北与京城都不能缺人手。便由我同九弟前去,探一探穆府的虚实,并查清究竟是谁在中间捣鬼。这朝中的斡旋,便要辛苦大人了。”
        【世事难料,这是我等亲办的差,若是办砸了,恐怕谁都脱不了干系。】
        10
        离开。


        4楼2020-09-12 2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