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吧 关注:684贴子:2,763
  • 13回复贴,共1
中国现有熊氏四百多万,他们都是黄帝与正妃嫘祖的后代。黄帝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号有熊氏(也称轩辕氏,帝鸿氏)。
远祖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继承祖父帝位,建都高阳(今河南濮阳),号高阳氏。禅位于侄子 喾(颛顼伯父.昌意哥哥玄嚣嫡长孙)。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黎为火正(火神)。黎弟吴回继任火神。生子陆终,终第六子季连得姓姓芈,其后裔逐渐迁往汉水流域。
黄帝三十六世孙鬻熊(姓芈.字.熊),周初辅文王,武王有功,周成王补封功臣。时鬻,丽,狂,祖孙三代已亡,封绎为子爵,地五十里,建都丹阳。绎感恩曾祖,取其字.熊,为氏(鬻为熊氏得姓始祖)。
建国之初人少地瘠,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熊渠,熊通等开疆阔地,迁都郢,改荆国为楚国。到楚庄王熊旅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霸主。
战国时期,潮起潮落,到楚怀王熊槐早期,楚国北接雍豫,南到五嶺,东抵扬州,西至梁州及西南夷地等处,与赵魏韩齐燕秦并称七雄。国家强盛到达顶峰,后怀王年老头昏,在合纵连横的国策中迷失方向,传至曾孙,被秦灭国,楚王负刍被俘,虏往咸阳。其后裔部分生活在川陕之地。
隋唐期间,有先祖仁瞻公生执易,执书,执礼迁居江西。后来执书公一分支又迁往山东兖州(与曲阜孔子故里毗邻)。玄孙哲宣,讳贤,进士及第,携子相允,相宗,一林,官居江西豫章(今南昌)。后裔分居南昌,丰城,高安,新淦等地。成为江西熊氏主要分支之一。
元朝末年,群雄争夺天下,朱洪武三洗湖广,赤地千里,路不拾金。官派多子之家,分迁湖广,1420年,子清公(1405年生),子洪公(1410年生)(在父亲仁礼公的携带下),投奔大哥子氵册公(1397年),五哥子溶公(1403年)之处(湖广襄阳府光化县双沟)。
成化初年,子清公,子洪公携侄仕鉴(子氵册长子),仕简(子溶三子),转迁竟陵县小堤市,白湖垸,虎獐垸,神堂垸,接壤而居。
清洪两公后裔,经过六百年的发展,聚约八万之众。望大家牢记祖先创业之难,齐心合力,互帮互助。愿熊氏家族更加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熊文龙(2020年6月草稿)


IP属地:湖北1楼2020-07-19 16:59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10-13 11: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中国现有熊氏四百多万,他们都是黄帝与正妃嫘祖的后代。黄帝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号有熊氏(也称轩辕氏,帝鸿氏)。
      远祖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继承祖父帝位,建都高阳(今河南濮阳),号高阳氏。禅位于侄子 喾(颛顼伯父.昌意哥哥玄嚣嫡长孙)。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黎为火正(火神)。黎弟吴回继任火神。生子陆终,终第六子季连得姓姓芈,其后裔逐渐迁往汉水流域。
      黄帝三十六世孙鬻熊(姓芈.字.熊),周初辅文王,武王有功,周成王补封功臣。时鬻,丽,狂,祖孙三代已亡,封绎为子爵,地五十里,建都丹阳。绎感恩曾祖,取其字.熊,为氏(鬻为熊氏得姓始祖)。
      建国之初人少地瘠,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熊渠,熊通等开疆阔地,迁都郢,改荆国为楚国。到楚庄王熊旅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霸主。
      战国时期,潮起潮落,到楚怀王熊槐早期,楚国北接雍豫,南到五嶺,东抵扬州,西至梁州及西南夷地等处,与赵魏韩齐燕秦并称七雄。国家强盛到达顶峰,后怀王年老头昏,在合纵连横的国策中迷失方向,传至曾孙,被秦灭国,楚王负刍被俘,虏往咸阳。其后裔部分生活在川陕之地。
      隋唐期间,有先祖仁瞻公生执易,执书,执礼迁居江西。后来执书公一分支又迁往山东兖州(与曲阜孔子故里毗邻)。玄孙哲宣,讳贤,进士及第,携子相允,相宗,一林,官居江西豫章(今南昌)。后裔分居南昌,丰城,高安,新淦等地。成为江西熊氏主要分支之一。
      元朝末年,群雄争夺天下,朱洪武三洗湖广,赤地千里,路不拾金。官派多子之家,分迁湖广,1420年,子清公(1405年生),子洪公(1410年生)(在父亲仁礼公的携带下),投奔大哥子氵册公(1397年),五哥子溶公(1403年)之处(湖广襄阳府光化县双沟)。
      成化初年,子清公,子洪公携侄仕鉴(子氵册长子),仕简(子溶三子),转迁竟陵县小堤市,白湖垸,虎獐垸,神堂垸,接壤而居。
      清朝中后期,熊氏成为天门南乡的名门旺族(有南“熊”北“方”之称,修建了天门至岳口近二十公里的石板路,荒年免租熊氏义田遍及天沔各地,一年四季有施舍饭菜的粥棚)
      经过六百年的发展,子清,子洪两公后裔聚约八万之众,成为建设天门的一支主要力量。
      愿熊氏家族更加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IP属地:湖北3楼2020-10-19 22:29
      回复
        江西宜丰 熊氏 来报个道,当地熊也是大姓。


        IP属地:江西4楼2021-08-12 23:20
        收起回复
          仙桃市胡场子清公后裔字辈;
          仕、应、邦、飞、起、必、大学之道,明德维新,止於至善,诚意正心,纲领既协,条目悉清,宗功佑启,世代昌荣
          仙桃市子清公后裔字辈;
          金榜有名.太元天锡字、万世君国、正一志士心、道德光永昌、继启必贤良、崇文端学习、培本立纲常、忠厚传家远,诒谋衍庆长、开科才应选、及第祖声扬
          子溶公岳口镇习桥村字辈
          仕 3思 4惠 5友 6 蘭【兰】 7登 8必 9世 10应 11培 12爾【尔】 13德 14自 15昌 16其 17嗣 18兴 19起 20高 21隆 22维 23祖 24贤 25明 26建 27业 28生 29发 30善良祥和 志远宏大 忠孝仁义 诗礼传家
          天门市熊氏一百字辈:
          祖继师文业 燕冀以次传
          元运亨南纪 长源衍万川
          敬守思绳武 矩尊自述先
          忠正铭彝鼎 诗书佑启贤
          寿寓昭仁惠 宗枝介大年
          礼从修齐立 行为达道全
          滋荣孚嘉吉 毓秀庆远延
          桂林良材裕 昆山宝玉连
          茂本培之厚 名德树益坚
          明章芳百世 家声振楚天
          天门市子氵册公字辈
          蔚其家声惟善为宝


          IP属地:湖北5楼2021-09-26 17:35
          回复
            天门市熊氏源流:
            华夏熊氏,黄帝后裔。
            帝都有熊,轩辕为氏。
            生子二五,次子昌意。
            先祖颛顼,承祖为帝。
            建都高阳,禅位于侄。
            称生卷章,卷章生黎。
            黎弟吴回,陆终为嗣。
            终子季连,得姓为芈。
            夏禹商汤,斗转星移。
            始祖鬻熊,文武王师。
            成王念功,分封熊绎。
            感恩曾祖,以熊为氏。
            开国之初,人少地瘠。
            奋发图强,十代努力。
            熊渠熊通,开疆阔地。
            庄王熊旅,不鸣则已。
            问鼎中原,谁人能敌。
            春秋称霸,战国雄起。
            东征西战,七国并立。
            怀王熊槐,晚年失志。
            合纵连横,误失先机。
            楚王负刍,被俘秦地。
            国破家亡,族众别离。
            东西南北,从此分居。
            秦皇汉武,三国分立。
            唐朝盛世,定居江西。
            执书之后,移居鲁地。
            孔孟之乡,天生紫气。
            裔孙哲宣,进士及第。
            官居豫章,再次落藉。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
            朱陈拼杀,湖广人稀。
            洪武下令,百万民移。
            氵册溶清洪,七迁有四。
            先從襄阳,光化土地。
            后转竟陵,名曰小堤。
            清洪两公,九房谱糸。
            六百年间,八万后裔。
            子孙要知,祖先足迹。
            传承后世,永远牢记。
            子清公十九世孙 熊文龙


            IP属地:湖北6楼2021-09-26 17:36
            回复
              清四房部分外迁没续谱名单:
              九 世,曰琏迁湖南茶林县。
              十 世,琦外迁地不祥。
              十 世,珂外迁地不祥。
              十 世,珏(字两玉)与子文榜,文魁迁湖南。
              十二世,华与子有芝迁房县八达河。
              十四世,章明与子用望外迁不详。
              十一世,大义生四子俱迁房县。
              十一世,大彩与子迁江南迟理县。
              十八世,小年外迁不详。
              十八世,衍谦(字益堂)迁潜江平中垸。
              十六世,长佑迁潜江平中垸。
              十世,国兆迁襄阳双沟。
              十四世,均南迁太湖垸陈家台。
              十三世,亨华迁沔阳下埠。
              十三世,亨宝随母居鄢家垸。
              明尧迁江陵小河口西河必可,必元迁西山。
              十四世,强南迁吴堰岭。
              八 世,恩贤迁戴家巷。
              八 世,思恭与子迁邓李家湾鄢宅。
              十五世,纪松迁河南岸砖字铺。
              十三世,儒与子亨寿迁西山。
              十七世,源佑迁沔邑砖埠新沟岭。
              十七世,源发迁沔邑后议桥上直北河半里之地。
              十七世,源山迁潜江篾贺店杨家场。
              十七世,源灿迁府河格母团。
              十七世,源述迁德安府北门城内。
              十七世,源起迁湖南钜子口。
              十七世,源新迁沔邑界脉旺嘴上八里地南河北张家湾。
              十六世,长楚居县西走马岭魏家湾。
              十六世,长培迁京山。
              十二世,百里迁樊城次河。
              十世,本诗本.礼.本智.本义。住京山丁家冲鄢家塌县北八里地,
              十七世,源齐住襄南刘石河
              九世,臣道【字泰山】与子光荣.光顺.光学居县东黄龙河。
              十世,光伶与子元礼.元全,元常由黄龙河转迁龙望嘴。
              十世,大成迁房县。
              光廷与子明秀迁段家场大金迁房县。
              九世,兰勃住武昌府。
              十二世,科运迁地不详,
              十二世,全运,清运,文运,会运,忠运,义运,生运俱迁京山北青树岭。
              九 世,光天迁湖南。
              九 世,光度与子本治,本平,本泰迁公安县
              十七世,茂源居公安藕池。
              十七世,诗源住湖南岳阳。
              十七世,福堂居江陵。
              十七世,明源住汉阳小巷囗。
              十三世,亨元外出未归。
              十二世,百全,百林外出失考。
              清四房部分外迁没续谱名单【三】
              十四世,义南,才南迁居后广。
              纪恒与子长燧迁山东省纳河县纪荣迁京山。
              十四世,淼南住脉旺嘴下街。
              十三世,世选外出未归
              十五世,纪思庚子年外出未归。
              十六世,型长迁沙市市查无下落。
              十六世,在长外出未归。
              八 世,正开与子大鹏,大么住南漳县。
              九 世,天佑,三生随母迁京山官桥墀。
              十五世,纪恒与子长燧迁山东省纳河县。
              十六世,长燧迁山东省讷河县定居。
              十三世,亨友住石板河。
              十 世,光廷与子明秀迁段家场
              十一世,明益,明尧迁江陵小河口西河。
              十 世,如生迁襄阳。
              贯妣许氏住襄阳。
              十五世,纪祥外出无踪,
              十六世,荣长乐长辉长华长永长茂长定长住武昌省城内地名王府口。
              十七世,清源住沔阳白庙北一里地
              十五世,纪纲外出无踪.
              十七世,源祥与四个儿子住四川绵阳县大车街。
              十四世,望南与子纪清.纪森迁山东省讷河县。
              十二世,有运外出未踪。
              十二世,福运住郧府竹溪县尹店社城西乡方石赛字湖地名青草坪。
              十三世,亨结迁山东省讷河县
              十二世,茂运外出未归,
              十六世,长清被抽壮丁外出未归。
              九世,大仁迁白鹤县。
              十三世,亨寿.亨榜失踪。
              十 世,光彩贸易未归。
              洪公后裔外迁名单【不包括别人抱去的】
              洪公大房外迁名单
              十 世,复乄【字元武】,迁谷城
              十 世,志闻,迁宜恩县
              十四世,天禄,迁房县添子坟
              十五世,纪伦,住江陵铁匠沟
              十六世,柏林,迁周河南,立辉
              十 世,揆中,瑞方,瑞思,迁南漳
              十一世,永栊,永清,永平,元正,元仪,迁南漳
              十 世,抡,迁襄阳黄龙垱
              十 世,良弼,迁荆州
              八 世,曰臣,迁襄阳曰土堰
              十 世,厥章,迁房县
              十一世,天升,搬居外地
              十二世,兆甲,迁长阳县
              十四世,学富,迁渔薪河唐家庄待考
              十五世,纪秋,迁沙市
              十四世,永会,住珠矶寺失考
              十四世,大会生一子,子随母带至多宝湾白鹤口
              十四世,重会,出嗣子清公四房住松雪山
              十三世,恒榜,迁京山佛爷岭
              十三世,月富,道光11年迁湖南礼州
              十三世,昌智,昌信,迁宜昌
              十六世,长海,迁汉口
              洪公二,三房外迁名单
              十 世,异潘,旧谱载住陶林垸多旗杆失
              十 世,异皇子惠,忠,懋,居北岭颜家垸,
              九 世,廷咏,居新冲河失考
              十 世,荣光,迁襄阳
              十 世,书选,迁京山县孙家桥
              十三世,亨太,迁老河口
              十六世,长发,迁老新口,
              洪公四房外迁名单
              九 世,英,迁襄阳铜口站
              十 世,为典,为禄,为忠,为乄,迁襄阳铜口站
              十 世,鲁,具瞻,迁周河,失
              十二世,孔理,迁周河
              十三世,麟,亨春,二苟,迁周河
              十五世,纪当,迁周河潭河垸
              十一世,国元,宏智,迁谷城
              九 世,章明,迁谷城
              十 世,为经,大仕,迁保康
              十三世,亨宾,失
              十二世,邱明,迁公安县城内
              八 世,之进,迁公安县马家湾
              十七世,源泽,居当阳
              十七世,源体,迁沔邑云阳镇冯家场
              十五世,纪镐,迁雪花垸蓝家湾
              十 世,文佐,迁襄阳
              十六世,长六,迁沔阳新口
              十五世,在元,住长寿庵熊家埠头
              十六世,重华,团园,住长寿庵西竹户湾
              八 世,祖仁,祖德,迁南漳县石灰窑
              九 世,朝佐,朝佑,迁南漳县石灰窑
              十二世,昌辉【辉运】住黄沙垸,兄弟五人二,三,四归宗,
              十三世,亨楚,住汉口
              十二世,必敏,迁京山多宝湾
              十六世,彦长,迁湖南华国洲
              十二世,扬运,迁江陵幺河
              十一世,继祥,生二子,迁房县
              十五世,纪柄,迁汉江南
              九世,奇,谱载有孙开楚住四川
              十一世,珍;玉,光德,生子迁居
              十五世,纪瑞,迁芝麻岭转迁襄南蓝家湾
              十六世,彦长,迁湖南华国洲
              十七世,源相,迁京山桂家场
              十六世,柏长,迁罗湖向家湾
              子清公大房,二房,三房,外迁名单待续


              IP属地:湖北7楼2021-09-26 17:38
              回复
                天门熊氏
                族训
                鬻熊始祖,楚史流芳;训及子孙,悉本义芳。
                仰绎斯旨,更加推详;清洪后裔,听我驯章。
                读书为重,次则家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渊,六行皆葴。
                礼义廉耻,四维毕章;处于家也,可碑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饴羞宗祖,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同类相戕;不念同忾,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劂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清公十九世孙 熊文龙


                IP属地:湖北8楼2021-09-26 17: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楚堂
                  离别江西六百春,
                  子清子洪是先人,
                  枝繁叶茂大家庭,
                  后裔八万居天门。
                  尊老爱幼互帮衬,
                  妻贤子孝是熊门,
                  水有源来树有根,
                  鬻熊后裔一家人。
                  熊万军(文龙)


                  IP属地:湖北9楼2021-09-26 17:47
                  回复
                    绎封楚国开蛮荒,
                    十代努力国事张,
                    熊通熊渠括疆域,
                    强邻弱国渐灭光。
                    春秋霸主楚庄王,
                    一鸣惊人震四方,
                    饮马黄河呈英豪,
                    问鼎中原吓周王。
                    战国七雄上名榜,
                    傲视诸侯居南方,
                    合纵连横荒唐事,
                    到了负刍把国亡。
                    熊氏一脉散四方,
                    千百年来各自忙,
                    互不来往少商量,
                    分堂别派显烂象。
                    中楚协会名头响,
                    三楚文化播远方,
                    天下熊氏聚一堂,
                    合作共赢奔小康。
                    祖先美德要弘扬,
                    艰苦创业记心上,
                    如今社会新政党,
                    自强不息建家乡。
                    熊万军


                    IP属地:湖北10楼2021-09-26 17:48
                    回复
                      转载:
                      楚韵熊风八百长,
                      轩辕纪南尽风光。
                      筚路蓝缕启山林,
                      五霸七雄压群芳。
                      中原逐鹿拓疆域,
                      亡秦必楚是众望。
                      文治涤尽当年勇,
                      腐庸酒色添新伤。
                      屈夫离骚也牢骚,
                      一腔热血洒大江。
                      六国归秦成一统,
                      楚裔从此又蛮莽。
                      自省昨日荒唐举,
                      再谱明朝辉煌章。


                      IP属地:湖北11楼2021-09-26 17:49
                      回复
                        厉害啊


                        IP属地:贵州12楼2022-04-07 18:03
                        回复
                          有没有宗族群啊 我也想找找我们家的根


                          13楼2022-04-20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