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月光》德彪西在当初并不是作为一首钢琴小品写成的。它原来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上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据说德彪西的创作是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月光曲》的影响。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乐曲采用了降D大调,充满了画意诗情。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人产生的印象;中段,右手的旋律是由长的歌唱性乐句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采用了中段的部分元素。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