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废话了,离题万里了,可是下面的话也未必就不是废话,也未必有啥实际意义,难免还是会被人说是“鸡汤”,所以前方高能预警,对鸡汤过敏的吧友,千万要三思而后看!
今儿这题目容易使人误会,《你变了没有》?这是一首老歌,有点暴露年龄了哈,那时候韩磊大叔还是小鲜肉,而我也还年轻。
正因为年轻,所以单纯,也不知道这世界会有如此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可其实不应该问“你变了没有”,而应该问“我变了没有”。因为审视别人的意义远不如反省自身更重要。
之所以想问这一点,是因为我忽然发现,其实我们都很害怕“变化”。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身边的朋友和我一样,都到了子女毕业就业的时候。有很多人的想法居然是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虽然家里没矿,但有车有房,又何必在乎孩子有没有出息呢?孩子完全不需要奋斗啊(不是孩子不需要奋斗,而是爹妈不需要他奋斗而已)。尤其是女孩子们的家长,这种念头更甚。我跟姐姐聊天的时候,姐姐也有些奇怪: 孩子读书的时候,你让她好好学习,就是为了留在这破地方守着你?那你让她努力读书干嘛?随后姐姐又吐槽: 不过这有啥稀奇的,咱们的妈妈不也这样吗?恨不得咱们啥都不干,光围着她转好了。我说不对,我们父母那一辈,妇女大多没有读过书,没啥文化,目光短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这一辈,都是受过教育的,甚至是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而思想仍旧停留在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的水平上,这是不应该的。
我们这一代人,对子女的要求大多是两个字: 稳定,奋斗远不如稳定重要。在很多人看来,儿女饶膝子孙满堂,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够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至于说不按传统人生活着,寻求人生的意义,思索自己的价值,一律都是幺蛾子。他们不愿意自己的人生有变化,也不许别人的人生有变化。
因为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这才是要了老命的东西。我们必须时时知道下一步,甚至一眼就能望到人生尽头,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
即使这变化,变好与变坏其实是一半一半的几率,而太多人只看到了变坏的一半可能,却把变好的一半可能忽略不计。
墨守成规,是无数人不曾觉察的常态;思维定势,也是我们常常跌落的陷阱。我们不像是度过美好的人生,而更像是完成人生的规定动作,齐齐跳入水中,完美的不激起一片水花。
我们都不想变化,也许只是因为此刻太过美好,让我们想在此刻沉沦。可是,这世界哪有什么是不变的呢?珠穆朗玛峰每年还都会长高两厘米呢。
而最容易变化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女热恋过后,往往会质疑对方: 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巴拉巴拉巴拉……其实,你们都没有变,变的只是感情而已。过去你们向彼此坦诚了十分之一,于是热恋;现在你们向彼此坦诚了十分之二,于是幻想破灭,关系崩溃,多么正常啊。
我自己呢,不也常常如此么?我为什么不敢改变呢?因为改变是痛苦的。可是不改变就不痛苦了吗?并不是,不改变也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熟悉的痛苦。我们往往愿意待在熟悉的痛苦里,也不愿去探索陌生的痛苦。我们常常是既想做出改变,又害怕改变后不确定的未来,于是在犹豫徘徊中逡巡等待,蹉跎了乏味和悲催的一生!
可是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应该是旅行中遇到的美景么?高峻的险峰,潺潺的流水,阴翳的森林,亭亭的荷花,移步换景,处处都是生机勃发!
所以,别害怕变化,即使前途未卜,也让我用无所畏惧的心去坦然面对一切吧。
或许,无论我们如何逃离,痛苦总是如影随形,向生活投降,也是一种幸福的选择。
而我,愿不愿意做出改变,感受另一种痛苦,则是我仍然需要用余生去回答的问题。只希望,在我临终之时,我能够说: 哪怕我选择的依旧是痛苦,但起码,它是另一种滋味,更苦,也心甘情愿!

今儿这题目容易使人误会,《你变了没有》?这是一首老歌,有点暴露年龄了哈,那时候韩磊大叔还是小鲜肉,而我也还年轻。
正因为年轻,所以单纯,也不知道这世界会有如此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可其实不应该问“你变了没有”,而应该问“我变了没有”。因为审视别人的意义远不如反省自身更重要。
之所以想问这一点,是因为我忽然发现,其实我们都很害怕“变化”。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身边的朋友和我一样,都到了子女毕业就业的时候。有很多人的想法居然是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虽然家里没矿,但有车有房,又何必在乎孩子有没有出息呢?孩子完全不需要奋斗啊(不是孩子不需要奋斗,而是爹妈不需要他奋斗而已)。尤其是女孩子们的家长,这种念头更甚。我跟姐姐聊天的时候,姐姐也有些奇怪: 孩子读书的时候,你让她好好学习,就是为了留在这破地方守着你?那你让她努力读书干嘛?随后姐姐又吐槽: 不过这有啥稀奇的,咱们的妈妈不也这样吗?恨不得咱们啥都不干,光围着她转好了。我说不对,我们父母那一辈,妇女大多没有读过书,没啥文化,目光短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这一辈,都是受过教育的,甚至是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而思想仍旧停留在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的水平上,这是不应该的。
我们这一代人,对子女的要求大多是两个字: 稳定,奋斗远不如稳定重要。在很多人看来,儿女饶膝子孙满堂,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够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至于说不按传统人生活着,寻求人生的意义,思索自己的价值,一律都是幺蛾子。他们不愿意自己的人生有变化,也不许别人的人生有变化。
因为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这才是要了老命的东西。我们必须时时知道下一步,甚至一眼就能望到人生尽头,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
即使这变化,变好与变坏其实是一半一半的几率,而太多人只看到了变坏的一半可能,却把变好的一半可能忽略不计。
墨守成规,是无数人不曾觉察的常态;思维定势,也是我们常常跌落的陷阱。我们不像是度过美好的人生,而更像是完成人生的规定动作,齐齐跳入水中,完美的不激起一片水花。
我们都不想变化,也许只是因为此刻太过美好,让我们想在此刻沉沦。可是,这世界哪有什么是不变的呢?珠穆朗玛峰每年还都会长高两厘米呢。
而最容易变化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女热恋过后,往往会质疑对方: 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巴拉巴拉巴拉……其实,你们都没有变,变的只是感情而已。过去你们向彼此坦诚了十分之一,于是热恋;现在你们向彼此坦诚了十分之二,于是幻想破灭,关系崩溃,多么正常啊。
我自己呢,不也常常如此么?我为什么不敢改变呢?因为改变是痛苦的。可是不改变就不痛苦了吗?并不是,不改变也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熟悉的痛苦。我们往往愿意待在熟悉的痛苦里,也不愿去探索陌生的痛苦。我们常常是既想做出改变,又害怕改变后不确定的未来,于是在犹豫徘徊中逡巡等待,蹉跎了乏味和悲催的一生!
可是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应该是旅行中遇到的美景么?高峻的险峰,潺潺的流水,阴翳的森林,亭亭的荷花,移步换景,处处都是生机勃发!
所以,别害怕变化,即使前途未卜,也让我用无所畏惧的心去坦然面对一切吧。
或许,无论我们如何逃离,痛苦总是如影随形,向生活投降,也是一种幸福的选择。
而我,愿不愿意做出改变,感受另一种痛苦,则是我仍然需要用余生去回答的问题。只希望,在我临终之时,我能够说: 哪怕我选择的依旧是痛苦,但起码,它是另一种滋味,更苦,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