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吧 关注:49,483贴子:337,400

《真正的修行》这本书为大家解疑答惑,修真方向到底去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部分顺其自然
坐着,深入内心并顺其自然,开始放弃想要控制自身体验的努力。
不按固定方式以开放、天真的态度来进行修行。
开悟觉醒为自然状态,只是操控无法到达的。
修行无关技巧掌握,反而是对控制的放下。
放弃操控是真正修行的基础。
不要压制念头、情绪与行为,任其发生然后觉察与解析它。
观照身心与现实真实性并放下控制,然后顺遂万物,自行其是。
我是什么?谁是这个修行者?谁在控制体验?
只要身心还在想着控制局面,超越自我就不可能。
觉醒并不是关于呼吸的观照与觉察,关于从分离的梦境中醒悟过来走向一体的真相。
快乐、悲伤、抑郁是一种意识的转化状态,开悟是意识的自然状态。
信心的终极表现
顺其自然—放下控制,放下操纵
革命性的挂念---将放下努力作为一种修行的方式,进入自然状态,安驻鲜活的境界。
禅修中重要的不是姿势,而是以轻快、开放和放松的态度看待修行。
最好的修行技巧是在体验中跟身心真正贴合的东西,用体验实践来验证无为之为。
无为并不表示没有努力,无为意味着为保持鲜活,处在当下,处在此时此地的那种恰如其分的努力。
修行后是鲜活的,活生生的吗?
努力太甚会紧张、压抑,努力太少会懒惰、堕落。
放下控制我们的天性就是觉醒。
浮出表面的潜意识内容以情绪呈现出来,只需任其表现,无需对其进行分析。
被压抑的内容浮现出来时,要允许其浮现,而不是去压抑它。
放下心念控制,内心可能会嘈杂,顺其自然它就会逐渐会恢复平静状态。
放弃控制---释放压抑---任其表现---再放弃控制—再释抓取、否认与沉溺
恐惧是入门之道,穿越它,体验它,走上正轨,自我质询中,看到自己非单独个体,会有很多恐惧升起。
恐惧升起,在体内感受到,意识头脑编造故事和观念。
走出头脑,走进感觉
真正去感受身体知觉与念头、情绪、感受连接。
真正做了就会发现五官敏锐,身心灵动,体验鲜活。
只是身心去体验,没有头脑思考。
觉知是动态的,越放松觉知会产生一种事物和体验作为整体来接收的全方位状态。
觉知会在身体内外转移,是非常好动的一种从内到外转移的习性。
抓取、控制、念头想法、欲望与恐惧,这些会出现能量阻碍的状态,回归觉知与临在让一切变得顺畅。
透过放下,顺遂万物,觉知会做它想要做的事情,去需要去的地方。
觉知自身具有智慧,积极加入觉知想要去的地方,想要体验的经验,想要观察的事物。
觉知和这个存在宇宙一体,放下欲望和恐惧,这份顺畅会顺应身体所想要的结果。
修行是要避免打坐、坐禅、自体解析时放下,但之后又陷入恐惧、欲望与执念中。所以任何时候练习随顺万物,顺畅自身感受。


IP属地:四川1楼2020-07-30 11:48回复
    二部分自我质询
    自我质询一段较短时间内就自身探求的主题会耗尽自己的知识,所以自体解析也好还是其余探求内在也罢,需要持续的学习与知识补充来提供觉醒的燃料。
    作者自体解析时
    第一最重要的是那个问题消失了。
    第二每个问题答案最后都一样。
    一种“我是”为终点,鲜活的感觉。核心是投入能量、专注和热忱去作自我的质询。
    在觉醒的自我质询中,最为重要的是要问对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重要的事?对身心而言什么是道?在心底最深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别人告诉自己是根据自己的现状开发出来一系列问题。
    修行为了什么?我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IP属地:四川2楼2020-07-30 11:49
    回复
      找到我是什么之前,先找出我不是什么?
      念头、情绪来来去去,但那个觉察一直存在。
      认同于思想与信念,认同现实内容,这些认同感、信念都只是基本存在的“我”在观察这一切。
      感受念头、情绪的来来去去,但对感受的觉知却一直存在,在这一切出现之前源头是这份觉知。
      观照与见证都出现在信念之前。
      有一个把自我和人格认同于是“我”的部分,可以说是一种人格、信念与认知,打死你还有一个对自我、人格一切体验观察的这个部分,谁在觉知与观察。
      向内看,寻找生命在觉知,谁在觉知时,无法找到那个“它”,只会出现更多的觉知。
      通过找到我们不是的,从而将身份从思想感受、人格、自我、身体和头脑中独立出来。
      觉知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所是的。
      身体头脑、信念、感受就好像是“我”觉知所穿的衣服,找出衣服里面是什么?
      超越认知
      问“我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要让它们待在头脑里,必须将注意力放在脖颈一下。
      我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是什么,这是头脑的概念。


      IP属地:四川3楼2020-07-30 11:49
      回复
        我是什么是头脑一个抽象思想,身心对它的感知却能转化为内心深处一股觉醒的力量。
        头脑问“我是什么”用身体来回答这个问题。
        自然的和谐
        如果我们安驻在源头,那么我们的身体、头脑、人格和感受就会和谐相处。
        一旦我们认清自己是知见本身,我们的身份就可以渐渐安驻在本性中。
        从我是身体,身份认同到源头,觉知与体验本身,把身份认同从自我与人格中抽身而出。
        认同于觉知要比自己认同于思想、自我和人格更解脱,但不应固着于“我是觉知”。
        谁在觉知
        向内看,寻找谁在觉知,是什么在觉知?这样没有一个“我”存在,以这种方式削减自身的觉知。
        当所有认同“我”的部分都被否为为非我,那么“我”不可能不存在,不然不可能被体验到,所以就是我是这觉知与被觉知这本身。
        自我、身体、头脑、信念与感觉是觉知所穿的衣服,找出衣服里面是什么?
        头脑认同、否认接受我是觉知,但无法真正理解和领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我是谁?我是什么?我是否是这个思想、念头、信念,头脑问,用身体来回答。


        IP属地:四川4楼2020-07-30 11:49
        回复
          自然的和谐
          如果我们安驻在源头,那么我们的身体、头脑、人格和感受就会和谐相处。
          也就是说,大部分都不和谐那么就处于处于认同身体,身份与境遇的阶段。
          分离的昏睡----明白身份,明白真相
          认清我是觉知本身,身份就可以安驻在本性中了。
          但是身边的人与是,会把这种认同我是觉知拉入我是这个身份体验的状态,在社会、家庭、会产生身份认同感的一个概念。
          自我、人格化就会产生观念、感受与情感的冲突,没有人会去看一场么有冲突的戏剧、电影与电视,小我所以也不会避免生活中的戏剧化。
          人格、自我-----觉知
          混乱身份感-----和谐
          我是身体/身份---我是觉知---无名无相的存在(从非我到存在的部分)
          觉知在我内在呈现,但它并不试图改变人性,改变这个结果与结局。
          这份觉知全然包容,是一种存在状态,万事万物如其所是存在。
          “我”----觉知、不爱恨任何内容
          身份认同就会产生身份认同感削弱的苦
          人类身心真相:灵性在时间与空间上面延伸。


          IP属地:四川5楼2020-07-30 11:50
          回复
            万法唯识:时间、空间、人事物所以都是体验与概念。
            留意在我身上什么是保留不变的。
            让来的来,去的去,找到那留下的。
            存在一个存在,见证一切时刻与个体内在,身心内容,只有一个不变无任何属性的“空”,容纳着意识显现的“屏幕”。
            质询只有在它是禅思的时候才具有力量,只有在那时候我们才会以持续的,专注的和安静的方式进入自己的经验。
            我是什么?做事打字的家伙是谁?阅读的文字的是谁?
            在思想与记忆、信念与情绪外的我是什么?
            禅思的自我质询,没必要以一种规规矩矩的方式坐着,可以任何方式经销会很快带我进入开放之境,一个清醒的广阔空间。
            觉醒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 放下控制,岁顺万物
            二、 通过禅思的自我质询启发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智能。
            觉醒核心---醒悟到我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禅思:我是之感。接近源头成为源头。
            质询:我是什么?
            我是谁?这样回暗示一个个体身份感,而我是什么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姿势对不对没有关系,但内心不能紧绷和封闭。
            停止操控头脑,一段时间会杂草丛生,要练习与习惯这种状态。


            IP属地:四川6楼2020-07-30 11:50
            回复
              对自己做一次真正的自我自信,对自己想要的做一次开放性自我质询。这种去觉察我确确实实想要的。
              坚持内观与观照,看清自己想要的。
              通往合一之地的道路会给他更多,坐在那里不操控,这些需要看见的问题便会展现。


              IP属地:四川7楼2020-07-30 11:50
              回复
                这不是心经吗?


                IP属地:河南8楼2020-08-06 16:39
                收起回复
                  说的对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8-07 08:46
                  回复
                    不如乐育堂语录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8-07 09:22
                    回复
                      不控制太重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7-07 18:30
                      回复
                        放弃自我控制,也摆脱外在的局控。认识自己。好文,点赞点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2-21 13:36
                        回复
                          需要实修实证,理论不能使人得道,修真要保持清净无为心,舒不舒服会生贪求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12-12 10:38
                          回复
                            你这叫冥想,不叫修炼。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07 18: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