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和别人闲聊种植养殖,好多人都说现在价格很好,可卖到多少多少,此时,我都不想说了。
比如现在的猪价,无论市场上是30元一斤还是25元一斤,实际这个数字对于养殖的人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因为:1、它是零售价;2、养殖户出栏时的价格不仅时间空间的影响,并且是批发价。单纯就这两点,都是不能忽视的。
——我常购卖的菜市场,它的任何商品价格都会比其他市场略高,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相比一公里之外的另一市场,它的价格都略低,因为它存在周边农民自种的农产品自行拿来销售;所以,调查市场价格必须充分全面。
——关于猪肉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关系,我不知道。但蔬菜的批发价多为零售价的50%,甚至更低,这取决于零售商贩所处的市场位置,他 能否略高于本市其他市场;如果是水果更为严重,特别是不易保存,储藏时间短的水果,有时批发价仅占零售价的30%。而这里的批发价格是指批发市场的价格,据猜测,种植户面对的收购价有时仅占批发价的50-70%,甚至更低,时间、物流,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产品收购价格的一大因素。
当知道上述事件后,我们有时苦恼于物价的高昂:某些水果太贵(比如任性车厘子

),但从网络却看到种植户面临的困境,不仅价低,还卖不掉,这是为什么呢?
——越是经济环境不好,消费能力缩减,零售商的单位时间贩卖量少,价格越高,因为鲜活产品有受时间影响的特殊性;零售速度越慢,种植户的得到的价格越低,甚至不能出售。此时处于中间位置的批发商,如果面临时间错位,亏本出售是止损的唯一办法(不易储存、储存成本渐增等原因),这就不仅拉低收购价,同时拉低零售价,最终导致还未出售产品根本无人收购,零售商受到价格冲击也会出现亏本止损,最终整个产品链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