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pass吧 关注:135,790贴子:3,202,946
  • 11回复贴,共1

想请教兄弟们几个问题,第一季里大叔的数值到底是怎么算的,他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请教兄弟们几个问题,第一季里大叔的数值到底是怎么算的,他本人也说过因为不愿承认西比拉系统,西比拉系统也否定他,所以犯罪系数很高。西比拉不是自诩正义公平吗,还和一个小刑警怄气?
宜野座的犯罪系数我也觉得很迷,他因为和父亲关系紧张,加上那种外面总说他是潜在犯的儿子,他压力很大,因此系数很高。可最后他也理解了大叔,这犯罪系数咋还决堤了,沦为了执行官。照道理他不知道西比拉系统真面目,第一季里又是很维护西比拉系统,这咋就被西比拉系统给放弃了?
这剧里潜在犯不像是个真犯人,反而良好市民受点刺激分分钟把你给扬了
还有第二季里的桐斗一人演那么多角色,这些角色总要经过心理指数测量的吧,这时候他咋又能测出来了,就像是他扮演的心理医生,武器研究人员,这些角色被扫描的频率应该不低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19 09:22回复
    我觉得犯罪系数的评判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取决于对西比拉的态度,而是实实在在的“这个人容易犯罪”,人的认知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犯罪系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19 11: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西比拉=社会基石,所以“反西比拉=反对社会=潜在犯”,“没毛病”
      宜野的心理压力是多方面的,上司操作不清不楚还对他施压、下属搞事弄得他压力更大,夹在中间的宜野早就是个高压锅。
      实际上从他理解征叔的那一刻起,他也不再反对所谓“刑警的直觉”有了背离西比拉的趋势。
      在之前和禾生的接触中宜野肯定感觉到上层在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西比拉究竟是否公正宜野也有所疑问。
      而且早期宜野对西比拉的拥护仅仅在表面,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因为父亲和同事“违反西比拉”后没有好下场所以才强迫自己和身边的人必须严格按西比拉来,这是一种过激的自保行为。
      为什么说是自保?因为宜野曾经看着父亲和狡啮一步步步入深渊,自己无能为力,所以为了身边的人好,只能选择严格遵守西比拉。他不知道“刑警直觉”有用吗?他知道,但更怕因为这个直觉掉到沟里(不管是宜野自己还是他人),况且当时已经是潜在犯的征叔和狡啮一旦犯罪系数再恶化可能就没命了。
      所以说,宜野和西比拉是“貌合神离”,虽然宜野早期是个100%听话的工具人,但不要认为他是真的承认西比拉。他爹当年被西比拉整得越来越差,他现在能真死心塌地那才没心没脑子。
      从另一边说,西比拉任用宜野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要保证一个系统的执行效率必须要使得下层能力足够且听话,避免下层自作主张。
      假如哪天宜野反水了,撤掉宜野也是分分钟的事,对西比拉来说没有影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19 12:34
      回复
        那突然觉得西比拉系统其实很脆弱,那么大一个脑池真就一点守备力量都没有,19剧场2也提到了军队系统不归西比拉管,这枪杆子没抓住,他这是要翻车的呀,而且只要煽动一波民众情绪暴动一下,整个emp瘫痪一下无人机,这脑池不是随我进随我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19 14:01
        收起回复
          没错,所以在2080年时公安局总部诺瓦塔就被炸过一次,当时弃民组织归忘会采用顶楼绳索坠落方式对诺瓦塔顶楼的电力传输设备进行过人工炸药引爆,与无差别武器扫射,当时就是借用国防省的力量击毙了归忘会领袖而保住了地下脑池的秘密


          IP属地:湖南6楼2020-08-19 14:38
          收起回复
            说实话大叔的数值没有太留意过。
            虚处理的很有技巧,基本从统计意义上大家都没怎么留意过吧(除了交换数值那次)?
            我感觉就是因为大叔太“灵活”数值才会升上去。
            西比拉属于那种听惯了哭泣哀鸣,自己不知道如何痛哭流涕的机器人系统。抛开政府禁播这个后话,话说回来感觉(制作团队)最初的设计好像是希望讨论“仿生生物是否有灵魂”这样的高端问题,但不知怎么最后变成了快餐连锁营销。
            那么为什么制作组做不出这样的作品(反显得这个系统结构不明所以想怎么编怎么编自导自演),就值得观众好好反思,保持距离提高警惕。
            说实话很遗憾,观众受这部片子伤害太多,太信任对方。
            走吧。别回头。


            IP属地:广西10楼2020-09-06 1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