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钰嘉:小身板 大能量|611人
铁钰嘉整个人都是小巧的。
小脸,小个子,小身板。眉眼灵动,身形纤细,加上传说中的巴掌脸,放进大学校园里也不违和。然而,这个26岁博士毕业的“小姑娘”,不仅已经是两个娃的妈妈,更参与了新型战机、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无人机等多个型号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来自“科学家”的召唤
铁钰嘉和航空的结缘,说起来还多少归因于杨利伟。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一里程碑事件产生的轰动性效应,让铁钰嘉把目光落到了航空航天领域,“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科学领域,有点仰慕。”
次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铁钰嘉在参加完高考后,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的电话,诚邀她就读。原本打定主意学医的铁钰嘉从网上查了查,发现这是一所同时致力于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大学,钻研的都是导弹、卫星、飞机、火箭等等高精尖技术,铁钰嘉被震住了,“这不就是小时候感觉遥不可及的科学家梦吗?!”就这样,铁钰嘉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一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十年寒窗。
从2011年拜在新型战机总设计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始,铁钰嘉就选择来到航空工业成都所开启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博士毕业后正式成为成都所飞控部的一员。虽然“资历”不算深,但就在去年,她担任了某型无人机控制律团队项目负责人。这虽不是铁钰嘉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但却需要她带领飞控部控制律专业最年轻的团队,第一次完整亲历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以及试飞的主要研发流程。
“干工程,前期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应用到这个新机型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在之前的项目实践中积累的成果,或者是之前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想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验证。”
机遇果然青睐有准备之人。
超出预期的“行动派”
在同事眼里,铁钰嘉是典型的“行动派”,既专业,执行力也强,“挺能吃苦,又有开创精神,想好了就做,一点不含糊”。为了新项目的顺利推进,铁钰嘉结合之前的想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评估思路,也接下了设计开发这一新型评估工具的急活儿。
时间只有15天,铁钰嘉一开始打定主意用自己熟悉的平台来做。室主任陶呈纲得知她的想法后,建议采用最新的一体化研发平台,因为“界面明显更直观更清晰,一目了然”。面对这个意料之外的建议,已经许久未碰过C++语言的铁钰嘉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陶呈纲很坚持。
“他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铁钰嘉回忆道,“他说,铁,正因为时间紧,我才逼你用C++,因为后面我们不会再有时间和精力对这个工具进行二次设计开发,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更好的平台来做呢?”
“我承认他说得对,用新平台来做,对专业今后的发展也会更好。”内心已经被说服的铁钰嘉仍然没有现场给出肯定答复,回家后她告诉了同在成都所从事设计研发工作的爱人李浩,“对啊,用C++很好啊!”李浩给出的解释理由和陶呈纲如出一辙。
既然两个“技术控”都说好,那就好吧!铁钰嘉横下了心,“就用C++,逼自己一把!”
说做就做,那半个月里,铁钰嘉心无旁骛地沉迷其中,忙搭建、写报告、作评估,天天加班至深夜,甚至睡觉前也要为第二天要开发的通用性模块代码提前编个小Case验证一下……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应用到新项目上评估后发现效果达到预期,不仅大幅缩短了评估周期,还真正实现了“精细化设计”。铁钰嘉心里乐开了花,“特满足!感觉好极了!”
“把活儿交给她就俩字:放心。”同部门同专业的李导提起这位好搭档满是赞赏,“到点了她自然会给你交出来,而且肯定比你预想的好。”

铁钰嘉整个人都是小巧的。
小脸,小个子,小身板。眉眼灵动,身形纤细,加上传说中的巴掌脸,放进大学校园里也不违和。然而,这个26岁博士毕业的“小姑娘”,不仅已经是两个娃的妈妈,更参与了新型战机、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无人机等多个型号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来自“科学家”的召唤
铁钰嘉和航空的结缘,说起来还多少归因于杨利伟。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一里程碑事件产生的轰动性效应,让铁钰嘉把目光落到了航空航天领域,“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科学领域,有点仰慕。”
次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铁钰嘉在参加完高考后,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的电话,诚邀她就读。原本打定主意学医的铁钰嘉从网上查了查,发现这是一所同时致力于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大学,钻研的都是导弹、卫星、飞机、火箭等等高精尖技术,铁钰嘉被震住了,“这不就是小时候感觉遥不可及的科学家梦吗?!”就这样,铁钰嘉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一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十年寒窗。
从2011年拜在新型战机总设计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始,铁钰嘉就选择来到航空工业成都所开启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博士毕业后正式成为成都所飞控部的一员。虽然“资历”不算深,但就在去年,她担任了某型无人机控制律团队项目负责人。这虽不是铁钰嘉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但却需要她带领飞控部控制律专业最年轻的团队,第一次完整亲历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以及试飞的主要研发流程。
“干工程,前期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应用到这个新机型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在之前的项目实践中积累的成果,或者是之前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想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验证。”
机遇果然青睐有准备之人。
超出预期的“行动派”
在同事眼里,铁钰嘉是典型的“行动派”,既专业,执行力也强,“挺能吃苦,又有开创精神,想好了就做,一点不含糊”。为了新项目的顺利推进,铁钰嘉结合之前的想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评估思路,也接下了设计开发这一新型评估工具的急活儿。
时间只有15天,铁钰嘉一开始打定主意用自己熟悉的平台来做。室主任陶呈纲得知她的想法后,建议采用最新的一体化研发平台,因为“界面明显更直观更清晰,一目了然”。面对这个意料之外的建议,已经许久未碰过C++语言的铁钰嘉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陶呈纲很坚持。
“他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铁钰嘉回忆道,“他说,铁,正因为时间紧,我才逼你用C++,因为后面我们不会再有时间和精力对这个工具进行二次设计开发,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更好的平台来做呢?”
“我承认他说得对,用新平台来做,对专业今后的发展也会更好。”内心已经被说服的铁钰嘉仍然没有现场给出肯定答复,回家后她告诉了同在成都所从事设计研发工作的爱人李浩,“对啊,用C++很好啊!”李浩给出的解释理由和陶呈纲如出一辙。
既然两个“技术控”都说好,那就好吧!铁钰嘉横下了心,“就用C++,逼自己一把!”
说做就做,那半个月里,铁钰嘉心无旁骛地沉迷其中,忙搭建、写报告、作评估,天天加班至深夜,甚至睡觉前也要为第二天要开发的通用性模块代码提前编个小Case验证一下……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应用到新项目上评估后发现效果达到预期,不仅大幅缩短了评估周期,还真正实现了“精细化设计”。铁钰嘉心里乐开了花,“特满足!感觉好极了!”
“把活儿交给她就俩字:放心。”同部门同专业的李导提起这位好搭档满是赞赏,“到点了她自然会给你交出来,而且肯定比你预想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