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吧 关注:1,948贴子:4,112
  • 7回复贴,共1

铁钰嘉:小身板 大能量|611人铁钰嘉整个人都是小巧的。小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铁钰嘉:小身板 大能量|611人
铁钰嘉整个人都是小巧的。
小脸,小个子,小身板。眉眼灵动,身形纤细,加上传说中的巴掌脸,放进大学校园里也不违和。然而,这个26岁博士毕业的“小姑娘”,不仅已经是两个娃的妈妈,更参与了新型战机、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无人机等多个型号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来自“科学家”的召唤
铁钰嘉和航空的结缘,说起来还多少归因于杨利伟。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一里程碑事件产生的轰动性效应,让铁钰嘉把目光落到了航空航天领域,“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科学领域,有点仰慕。”
次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铁钰嘉在参加完高考后,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的电话,诚邀她就读。原本打定主意学医的铁钰嘉从网上查了查,发现这是一所同时致力于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大学,钻研的都是导弹、卫星、飞机、火箭等等高精尖技术,铁钰嘉被震住了,“这不就是小时候感觉遥不可及的科学家梦吗?!”就这样,铁钰嘉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一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十年寒窗。
从2011年拜在新型战机总设计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始,铁钰嘉就选择来到航空工业成都所开启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博士毕业后正式成为成都所飞控部的一员。虽然“资历”不算深,但就在去年,她担任了某型无人机控制律团队项目负责人。这虽不是铁钰嘉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但却需要她带领飞控部控制律专业最年轻的团队,第一次完整亲历从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以及试飞的主要研发流程。
“干工程,前期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应用到这个新机型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在之前的项目实践中积累的成果,或者是之前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想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验证。”
机遇果然青睐有准备之人。
超出预期的“行动派”
在同事眼里,铁钰嘉是典型的“行动派”,既专业,执行力也强,“挺能吃苦,又有开创精神,想好了就做,一点不含糊”。为了新项目的顺利推进,铁钰嘉结合之前的想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评估思路,也接下了设计开发这一新型评估工具的急活儿。
时间只有15天,铁钰嘉一开始打定主意用自己熟悉的平台来做。室主任陶呈纲得知她的想法后,建议采用最新的一体化研发平台,因为“界面明显更直观更清晰,一目了然”。面对这个意料之外的建议,已经许久未碰过C++语言的铁钰嘉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陶呈纲很坚持。
“他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铁钰嘉回忆道,“他说,铁,正因为时间紧,我才逼你用C++,因为后面我们不会再有时间和精力对这个工具进行二次设计开发,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更好的平台来做呢?”
“我承认他说得对,用新平台来做,对专业今后的发展也会更好。”内心已经被说服的铁钰嘉仍然没有现场给出肯定答复,回家后她告诉了同在成都所从事设计研发工作的爱人李浩,“对啊,用C++很好啊!”李浩给出的解释理由和陶呈纲如出一辙。
既然两个“技术控”都说好,那就好吧!铁钰嘉横下了心,“就用C++,逼自己一把!”
说做就做,那半个月里,铁钰嘉心无旁骛地沉迷其中,忙搭建、写报告、作评估,天天加班至深夜,甚至睡觉前也要为第二天要开发的通用性模块代码提前编个小Case验证一下……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应用到新项目上评估后发现效果达到预期,不仅大幅缩短了评估周期,还真正实现了“精细化设计”。铁钰嘉心里乐开了花,“特满足!感觉好极了!”
“把活儿交给她就俩字:放心。”同部门同专业的李导提起这位好搭档满是赞赏,“到点了她自然会给你交出来,而且肯定比你预想的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24 22:10回复
    这次攻关过程让铁钰嘉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时间多紧,作为技术负责人必须得把现场的每一个步骤都“抠”到,“我就是把注意力全放在控制律设计上了,忽视了对其他技术环节的检查,才一直找不到根源所在。”
    该型无人机首飞成功的那一天,铁钰嘉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在指挥车里听到起飞的声音,忍不住探出车外去看,刚一探头,就听到副部长唐勇喊她的名字:“回来回来!你干啥呢,赶紧看数据!”飞机降落时,刚一沾地,铁钰嘉又兴奋得在指挥车里跳起来,唐勇一脸“大写”的无语,“还没刹停呢!高兴啥!”
    “勇哥工程经验丰富得多,哎,我太不淡定了。”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铁钰嘉眼里满满的笑意。
    这样同甘共苦的日子,让铁钰嘉感觉“挺带劲的”,“团队就是我的‘定心丸’,坚定我接受挑战的信心,也给我试错的勇气。”
    第一次完整机型的历练,让铁钰嘉“成长很多,收获很大”,不仅是亲身参与深入了解了飞机这个大系统工程,“知道了每一块构成从哪里来”,更将书本中的理论点逐一在实践中得到映射和验证,让她对自身所在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工程经验的丰富开拓了她的思路,对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多的办法。“工作的目的除了谋生,更重要的是开心和获得成长。”铁钰嘉觉得自己很幸运,想要的都得到了。
    最柔软也最坚固
    饱满的工作量,经常性的加班与出差,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让铁钰嘉时常无法兼顾家里的两个宝贝,有时候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家里的“牛娃”,她总忍不住默默自责,“就觉得自己没能像这样抽出时间来给他们做启蒙、打基础,心里对娃有亏欠。”
    就在铁钰嘉全身心投入到新型无人机的设计攻关中,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体弱的二宝弟弟又总是生病,三番五次带娃看完病送回家直奔办公室,加上那段时间工作进展也不太顺,让铁钰嘉深感心力交瘁。‘β’角(侧滑角)是当时在工作中更需要“死磕”的难题,而儿子接二连三的生病,给了铁钰嘉同样的感受,于是,儿子的小名“β”由此而得。
    大宝女儿“@”完美“复制”了铁钰嘉清秀的五官,标志性的小脸和尖下巴,还应邀在某摄影机构出镜,拍出了养眼的宣传样片。“@是个介词,我希望她长大后就像介词一样,小小的,看似寻常,但只要和不同的人或物搭配起来,就能产生出新意义。”女儿已经6岁,说话和小大人一般,妥妥的贴心“小棉袄”一枚——
    “妈妈,四川有什么大学啊?”
    “有川大啊。”
    “那我想好了,以后就读川大,这样就可以一直在你身边。”
    “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24 22:11
    回复
      铁钰嘉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再上扬,太暖了。
      只要在家,铁钰嘉和爱人李浩就一揽子承包了做饭和带娃的重任,“李浩做饭很好吃,我就主要负责带娃和追剧。”学生时代就喜欢唱歌跳舞的她,有时会带着女儿钻进街边的Mini KTV中“唱着玩”,每次“两个人都很开心”。
      这些琐碎而温情的日常,是铁钰嘉心中最柔软的存在,却是她勇往直前时最坚硬的“铠甲”。
      每每看到自己参与其中的战鹰展翼云天,格外美好的感觉就在铁钰嘉心里荡漾开来,就像是“知道自己除了年岁的增长外,还是做出了那么一点成绩的。”
      她略带得意地笑起来。这个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的小女子,这个“对自己能力有把握,喜欢按计划一步步往前走的”小女子,这个“婚也结了,娃也生了,就好好地一门心思工作吧”的小女子……
      未来可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24 22:12
      回复
        可能是611未来的接班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28 22:08
        收起回复
          考核任务水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25 0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