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兰吧 关注:2,680贴子:21,417

回复:揭开螨虫的真面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买了好多虎,终于被传染了锈病,已经扔了2盆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3-11-15 10:45
收起回复
    接第29楼
    今天给一棵硬叶虎换盆,并扒掉底层的小叶片,看到叶子末端也有橙红色,但它是一层膜,可以撕开。硬叶虎就有这个特征,这不是锈螨感染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3-12-13 15:03
    回复
      ▼呋虫胺到货了。
      ▼之前听虎友说呋虫胺治疗锈螨有效,所以买来试试。
      ▼我买的是液体的呋虫胺,可以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因为它有内吸性,能被植物的根或叶子吸收到体内,当虫子吸食植物汁液时,就会中毒而死。
      ▼市面上也有固体颗粒的呋虫胺,就是简称的小白药或小紫药,它是撒在土面或埋在土里,每次浇花时就会溶解一些,然后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进体内,再发挥药效,有点像缓释肥,作用持久,据说药效能达几个月。它同时还能杀死土里的害虫。简直就是养花必备。
      ▼说一下这神奇的小白药,最先的小白药是日本进口的,叫DX小白药,它的成分是呋喃丹,能分解成甲胺磷,毒性很大,具有内吸性,能杀死一切红蜘蛛,蚜虫,蚧壳虫等。但因为毒性大,现在已经禁止生产销售了。
      ▼但是“小白药”这个名称却被保留下来,只不过成分换成呋虫胺了,因为它的毒性相对小些,对人体安全些。
      ▼呋虫胺属于小白药的第三代,在百度百科中查到它可以杀蚜虫,蓟马等虫,但唯独没有说能杀红蜘蛛等螨类,网上有些说它是烟碱类杀虫剂,杀不死红蜘蛛等螨类或效果差,因为第一代小白药的成分是吡虫啉,它也是烟碱类杀虫剂,对付蚜虫蓟马确实有效,我曾经用它杀红蜘蛛,结果无效。但查到另一条消息则说,呋虫胺是个例外,它是烟碱类杀虫剂中唯一能杀锈螨的。这么说,估计它也能杀红蜘蛛了。
      ▼怎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却闹得众说纷纭呢?等下次看到红蜘蛛或锈螨,我喷施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4-08-28 15:12
      收起回复
        这是我拍到的最清晰的感染虎皮兰的锈螨的照片的,因为虫子是活动的,显微镜下不容易对焦。只是不知道这螨的学名叫什么,和网上看到的柑橘锈壁螨还是有挺大差别的。这螨还能清楚看到身上有两小红点,不知道是不是它的眼睛。有懂的大神来科普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4-08-28 20:09
        收起回复
          ▼今天对锈螨有了新发现,发现引起虎尾兰长锈斑的虫子不是锈螨(锈蜘蛛)所为,而是另有其虫。
          ▼记得四年前(2020年4月7日),无意间发现虎的锈斑上好像有一些小红点在缓慢移动,肉眼看不清虫体部位,只能看到虫子的大概轮廓,所以猜想锈斑可能是虫子所为(在这之前,吧里普遍认为是大水造成的烂根锈斑)。当时在网上搜索对比,发现有一种叫锈螨的虫子和这个很像,都是体型很小,肉眼很难观察得到,形状也像个胡萝卜,连颜色都像胡萝卜的橙黄色,并且危害植物的叶片后会形成锈斑。所以当时判断这种虫子是锈螨。
          ▼图1,图2,是当时发现锈斑上的小红点
          ▼图3,是网上查找的锈螨图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4-09-08 15:04
          回复
            ▼等到2020年8月份,买了100倍简易显微镜,才看清此虫子的真面目。然后和网上锈螨的图片对比,发现两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然后继续在网上查找锈螨的资料,发现锈螨是有很多不同品种的,所以估计锈螨因为品种不同,导致长相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4-09-08 15:09
            回复
              ▼锈螨也叫锈蜘蛛,锈壁虱,锈瘿螨。它的学名叫瘿螨,瘿螨是一大类,图1中就记录了16种不同的瘿螨,其中就有最常见的,学名叫柑橘皱叶刺瘿螨。
              ▼网上查找到的锈螨图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4-09-08 15:27
              收起回复
                ▼前几天,虎友养的虎也得锈斑病了,于是用显微镜拍摄了这张高清的锈螨图片。拍摄后,同样也有个疑惑,这照片上的锈螨和网上资料上的锈螨长得不一样。
                ▼图中的锈螨身体呈橙色,可分头部和腹部,中间还有小蛮腰。腹部是倒三角形状。
                ▼头部两侧有两颗红色小点是它的眼睛。
                ▼有两对前足,前足中间有一凸起物是它的刺吸型口器,就是它的嘴。
                ▼还有两对后足,足上好像有环状。
                ▼▼▼
                ▼而网上对锈螨的描述是:虫体呈胡萝卜形状,颜色橙黄色(好像越冬会变白色)。而且瘿螨类的所有锈螨的特征是,都只有两对前足,没有后足,产的卵是圆形。
                ▼虎友拍摄到的锈螨图片不单只有两对前足,还有两对后足。以前我拍摄到锈螨的卵是椭圆形。这些特征明显不同于网上资料上的锈螨,所以现在可以确定,引起虎尾兰锈斑的这种虫子不是锈螨,而是另一种虫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4-09-08 15:56
                回复
                  ▼那是什么虫子引起虎的锈斑病呢?▼从照片分析,它具有螨虫的特征,而且之前用的杀螨药对它也有效,所以基本可以判断它是一种螨虫,但具体是哪个科,哪个属下的品种呢?
                  ▼查到一类叫跗线螨(也叫茶黄螨),它也会藏到甘蔗的叶鞘中危害,使叶片变锈斑,但此虫体是白色,黄色,不是照片所拍的橙色,形状圆鼓鼓的,也不像。
                  ▼查到一类叫“细须螨科”的虫子,也是常见的农业害螨,全球有500多种,热带亚热带分布较多。危害柑橘,茶树,苹果,蝴蝶兰花卉。我国已经检出6个属,共27种(也有资料记载有50多种)。此虫子的形态,体色,生活习性,相对来说较为接近,但和虎友拍的照片又不完全一致,所以只能估计它可能是这一类型的螨虫,并不能完全确定就是。
                  ▼细须螨科,包含有常见的细须螨属,短须螨属,新须螨属。
                  ▼细须螨属下有:太平洋细须螨。
                  新须螨属下有:细纹新须螨。
                  短须螨属下有:加州短须螨,澳洲短须螨,华南短须螨,海南短须螨,刘氏短须螨,卵形短须螨,紫红短须螨,葡萄短须螨,桔短须螨,桂花短须螨,牵牛短须螨,仙人掌短须螨,大青短须螨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4-09-08 17:04
                  回复
                    太平洋细须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4-09-08 17:08
                    回复
                      葡萄短须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4-09-08 17:11
                      回复
                        ▼以上细须螨科的虫子,有几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
                        背上有一些黑斑。(虎友拍的虫子好像没有黑斑)
                        个头也比较矮。(虎友拍的虫子身体比较长)
                        头部和腹部之间没有小蛮腰。(虎友拍的虫体中间有像腰部一样的收缩,像葫芦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4-09-08 17:25
                        回复
                          ▼资料上对细须螨科的描述:
                          ①卵是椭圆形,光滑,橘红色或橙红色,长0.08~0.11毫米。宽0.06~0.08毫米。孵化前逐渐变白色,孵化后卵壳白色,半透明。
                          ②幼螨,近圆形,长0.11~0.18毫米,宽0.08~0.10毫米。体色橘红色,逐渐变浅色。两对前足,一对后足。
                          ③若螨,可分为一龄若螨,二龄若螨。(说明会蜕皮),体背开始出现黑斑,前足两对,后足两对。体型由近圆形变成长方形。体色橙红色。
                          ④成螨 ,体色红色或橙红色,因季节和取食不同,体色也不同。体长0.27~0.31毫米,宽0.13~0.16毫米。此虫长卵形,雄虫比雌虫略小。前足两对,后足两对。体背有黑斑。
                          ▼学名: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
                          ▼英文名:phalaenopsis mite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4-09-08 17:50
                          收起回复
                            ▼生活习性:
                            ▼春季气温10~15℃,越冬的成螨开始出来活动。适宜生长温度24~30℃,湿度80%。高温干旱少雨会爆发(红蜘蛛也喜欢高温干旱爆发)。降雨量多会抑制生长(蓟马在高温,湿度100%会死亡)。冬季低温多雨,冻土。早春低温多雨,会使越冬成螨死亡率增加。
                            ▼6月份迅速繁殖。雌螨一生可产30粒卵,可与雄螨交配产卵,但多数是孤雌生殖产卵。
                            ▼7~9月份达到高峰期。
                            ▼秋季气温降至15~17℃时,卵,幼螨,若螨停止生长发育,不能越冬而死亡。
                            ▼10月份后,螨的生长速度变慢,数量变少。
                            ▼10~11月份,雌成螨聚集植物根基地下0~5厘米处越冬(广东,海南不用越冬)。气温低于11℃时进入冬眠。
                            ▼生长季节期的成螨可活34~45天。
                            越冬时的雌成螨可活6个月。
                            雄螨可活20~30天。
                            ▼春秋季气温20℃时,从卵发育到开始产卵的成螨要40天。卵孵化期14天,幼螨期6天,若螨期15天,产卵前期5天。
                            夏季气温30℃,需要20天。卵孵化7天,幼螨3天,若螨8天,产卵前2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4-09-08 18:44
                            回复
                              我也找了些资料,没有发现出现在虎皮兰上这种螨虫的确切名字。楼主说的细须螨换资料看除了身体上有黑斑外,其他的基本相似。特别是他的卵是㮋圆形,橙色和橙红色和细须螨一样。下面是我拍的照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4-09-10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