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拉客吧 关注:6贴子:160

给大家分享一个营销大师的案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大家分享一个营销大师的案例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9-07 16:54回复
    速更速更


    2楼2020-09-07 16: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欢迎欢迎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9-07 17:20
      回复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被人称为营销大师,开创了数个知名品牌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9-07 17:21
        收起回复
          他出生于73年河南周口西华县的普通农民家庭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9-07 17:25
          收起回复
            9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室工作,两年后辞去教师工作开始创业,连续创立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小罐茶等多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9-07 17:30
            收起回复
              不是吧,我都听过,都是他一个人创的?


              7楼2020-09-07 17:31
              回复
                2017年冬,当杜国楹站黄山的茶叶工厂前,或许会想起1997年夏天,天津大学的物理系的教授袁兵手捧着一叠资料,推开他办公室门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虽然那时二十年的事情,但依然如昨日清晰。
                袁兵出生于1960年,比杜国楹大了足足13岁。
                但他找到这个当时才24岁的年轻人的时候,心情还是会有些忐忑。
                因为他此行的目的,是推销自己手中的一项专利。
                那时,无论是两人中的哪一个,都不可能猜得到,这项即将被袁兵以5000元的价格卖掉的专利,会在一年后化身为一款名叫“背背佳”的产品,在市场上狂销4.5亿元。
                而杜国楹本人的个人财富,也在同时突破了1亿元。
                这是属于那个蛮荒时代的众多财富狂想曲之一。1998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左右,背背佳的营业额相当于18万人一年不吃不喝的积蓄。
                成为亿万富翁的这一天,离杜国楹从家乡豫东西华县走出来还不到六年。
                但这个不重要,杜式营销那时便一战成名,直至今日。
                西华县在黄泛区中心,盛产大枣和胡辣汤。
                因为家境穷困,杜国楹没有读高中,而是在老家县城西关的中专读师范。
                虽然没有准确记载,但想来杜国楹早年间的成绩应该不差,毕竟那时候中专远比上高中吃香。
                从家乡的西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去教了两年化学,拿了一个优秀班主任,随即辞职去了天津闯荡。
                他选择了一个门槛最低的行业,销售。
                门槛低往往也意味着竞争激烈,但是杜国楹在销售这一行风生水起。他很懂客户在想什么,也很擅长说服别人,这或许与他当老师的经历有关。
                老师永远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思路灌输给别人,而那个年代的消费者,天真的和小朋友差不多。
                在天津卖了两年矫正带后,杜国楹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并且攒了50万元。
                这段推销经历不但让他大赚了一笔,也让他发现了矫正带的巨大市场。
                所以当袁兵拿出改进版的矫正带专利的时候,他没有过多犹豫,就掏钱拿下了这项专利。
                但真正让背背佳席卷市场的,其实是杜国楹量身定做的营销策略。
                广告。
                铺天盖地的广告。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9-07 17:3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背背佳我小时候还穿过呢


                  9楼2020-09-07 17:36
                  回复
                    速度更新,背背佳我用了好久


                    IP属地:河南10楼2020-09-07 18:01
                    回复
                      这么多品牌都是一个人的,也是牛


                      IP属地:河南11楼2020-09-07 18:03
                      回复
                        主流电视台的轮播,魔性洗脑的广告词,加上BGM轮番轰炸。
                        背背佳的营销在清汤寡水的市场上,鲜明如一碗加了猛料的胡辣汤。
                        互联网上,至今还能找到当年背背佳在央视上投放的广告片段,BGM里糅合了说唱,嘻哈,雷鬼等元素,潮到没朋友。
                        在这支广告播出以后,杜国楹为背背佳组建的天津一品公司的电话被无数家长打爆,鼎盛时期,有几千个接线员昼夜不停地记录电话号码和邮寄地址。
                        但这幅烈火烹油的景象下,却暗藏了致命的危险。
                        在背背佳的广告里,这款矫正带的作用被定位为矫正身姿和预防近视。
                        但是当时包括背背佳在内的所有矫正带类产品,核心原理都在于为使用者的腰腹提供一个暂时的强制力,逼迫使用者挺胸抬头。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的腰腹肌肉群并没有得到锻炼,一旦取下矫正带,往往又会恢复到弯腰驼背的情况。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9-08 09:56
                        收起回复
                          简单说,矫正带并没有真正的长期“矫正”作用,仅能起到暂时的调整效果。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时的背背佳还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矫正脊柱变形。
                          对于那些信任了广告宣传,而选择用背背佳自己治疗,没有去及时就医的消费者而言,这种营销无疑是一种伤害和欺骗。
                          就在不久之后,背背佳果然惹上了官司,同时也被多家媒体报道了虚假宣传和产品隐患等问题。
                          与此同时,从县城走出来的杜国楹也陷入了内心的膨胀之中,背背佳在营销上的成功让他产生了一种无所不能,足以颠覆一切的错觉。
                          就和后来想要收购某果的某罗老师一样,杜国楹放出豪言:“我觉得我就是下一个李嘉诚”,他开始大肆投资各种项目,准备复刻背背佳的奇迹。
                          两年内,他的几乎所有投资血本无归,靠背背佳赚来的钱全部赔了出去不说,还倒欠了债主4600万。
                          背背佳仍在市场上战无不胜,但杜国楹本人却已经一败涂地。
                          后来的商业评论者回过头来分析背背佳这个产品,往往把它的一炮而红归功于杜国楹超前的营销意识,但这款产品的成功,实际上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从恢复高考到矫正带风靡,时光飞渡了20年,当年那批饱受无书可读之痛苦的年轻人,此时刚好到了子女读书的关键时期。
                          任何和下一代的教育与成长沾边的产品,都能让当时的父母疯狂,今天也是如此。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从各种聪明水,儿童保健品,到刚刚起步的牙齿矫正行业,美的丑的,正规的不正规的,逐渐销声匿迹的,得到蓬勃发展的,围绕着这一代青少年,诞生了太多被金钱和欲望催生出的产品。
                          背背佳只是这场狂潮里的一滴水。
                          此时的杜国楹依然以为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但慢慢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只是水滴映照下的众生之一。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9-08 09:58
                          收起回复
                            顶啊


                            14楼2020-09-08 10: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背背佳登上央视的第二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改掉了这个用了整十年的名字,重新取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此时张树新在中关村南大街入口放的牌子已经竖了三年,上面那句“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的问句在年轻人之间已经人尽皆知。
                              只不过没有人知道答案。
                              同一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腾讯,阿里巴巴的成立还要再往后推迟一年,至于百度的出现,则要等到千禧年之后了。
                              那是一个遍地黄金的时代,从教师到公职人员,纷纷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侨商和外资踌躇欲动,无数年轻人怀着野心和懵懂离开家乡。
                              中文互联网方兴未艾,未来的巨头仍是幼兽。
                              但这一切与杜国楹无关,这个前不久还凭借背背佳在名利场上叱咤风云的年轻人,如今正蜗居在郑州,苦恼如何还清自己天文数字的债务。
                              有句话说,看人不能看得意时,要看落魄日。
                              得意的时候意气风发,举止有度,气定神闲,这些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落魄之际还能有所坚持,不卑不亢,才是真正困难的。
                              杜国楹最落魄的这段时间,头发一把一把地掉,秃了好几块。
                              他每天都24小时开机。其实当时已经没有那么多业务电话了,但是他怕债主联系不到他,会以为他要跑。
                              时间来到2003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9-08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