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吧 关注:23,911贴子:164,081
  • 7回复贴,共1

腺肌症是怎样引起的?如何诊断出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8%-27%,也是蛮高的。随着女性生育时间推迟,腺肌症合并不孕的发生率增高。原因可能是年龄30-45岁女性多发腺肌症,同时年长女性生育力下降。随着二胎生育群体的增多,生殖中心的腺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


1楼2020-09-10 16:57回复
    由于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是医源性继发,所以,妊娠和分娩、宫腔操作和手术,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易发病。


    2楼2020-09-10 16:57
    收起回复
      高雌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失调,精神紧张,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使用等也是风险因素。


      3楼2020-09-10 16:57
      回复
        超声,B超,主要是腺肌症形态学评估。三维彩超可以分析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JZ)异常。JZ厚度≥8mm,厚度不均(最厚和最薄处相差≥4mm)时,高度提示腺肌症。


        4楼2020-09-10 16:58
        回复
          MRI,是目前最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JZ厚度≥12mm时高度疑似,<12mm,但存在高信号斑点或子宫结合带边界不规则,也可以诊断。分为四个亚型,分型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
          Ⅰ型,累及JZ,子宫肌层完整,即内生型;
          Ⅱ型,累及子宫外层,JZ和肌层完整,即外生型;
          Ⅲ型,孤立生长,与JZ,浆膜层等无关;
          Ⅳ型,其他类型


          5楼2020-09-10 16:58
          回复
            这种病在临床上的得病平均年龄大概是40岁以下,子宫内膜上皮和间质细胞在子宫肌层过度的增生引起的,有了子宫腺肌症的病症的病人往往会发生继发贫血的症状。严重的痛经且伴有不孕是这个病的典型症状。
            病情允许的情况应当优选选择妇炎丸这样的中成药调理。配方完整深度抗炎的同时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功效为主。彻底性消除炎症的同时以中医内调为基础。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清淡饮食。多喝水、不要性生活。


            6楼2020-09-16 08:57
            回复
              腺肌症困扰多年,每次都靠着止疼药,有同样姐妹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8-02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