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元庄挖蒲公根和艰苦回家之路
王木元庄是个不大的村子,我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分派到了一位老乡家腾出的一间房子里。地里的干菜叶让这里的老乡都捡光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菜吃。每天的三顿饭都是贴高粱面饽饽,每人每顿只能吃一个,并且每顿都要从做饭的粮食中抓出一把,留作返校时路上的干粮。由于接连几天都吃高粱饽饽蘸盐粒,几乎人人都大便干燥,解不下大便。晚上我们几个人一起到庄外的野地里解大便时,听到的都是解不下大便那痛苦的呻吟声,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回荡在漆黑的荒野里让人感到格外的恐怖。
我们每天都在冻土中挖蒲公根。吃不饱吃不好,干活又很累,每到傍晚我都一个人到村外,眺望远山,就想到回家,盼望着尽快结束这种生活,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回家的前一天,我们把每天节省下的高粱面做了干粮:每人两个饽饽。听说要回家,大家高兴极了。在收拾放在屋里窗台上的一只碗时,突然发现碗内爬着一只舞动着前爪,翘动着毒钩的大青蝎子,我被眼前的不速之客吓出了一身冷汗。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夜晚,还真有些后怕,还好就要离开这个饥饿、可怕的地方了。
归心似箭,一路上想的就是早点到家,一直走到在黑暗中看见芦台镇的灯光了,还没觉得太累。来到了芦台蓟运河大桥的北边,眼看着过了桥就到家了,我反倒走不动了。两只脚好像灌了铅,就是在道上蹭,此时我耳边响起的全是鞋蹭地的声音,我这才发现不单是我自己,有好多人这时都已经走不动了,又饿又累又困,两脚都不受自己支配了。不知道这种状态下我是如何走回家的,等我回到了家,脱下走时新买的一双胶底鞋,鞋底全磨透了。
一晃六十年了,噩梦般的记忆,冰冷的凝固在我的脑海里,今生是忘不了了。

我是姜志彬,现在居住在唐山,1946年出生于芦台,1965年毕业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1970年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锻压专业,并于当年分配到唐山齿轮厂工作,2006年正式退休。
王木元庄是个不大的村子,我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分派到了一位老乡家腾出的一间房子里。地里的干菜叶让这里的老乡都捡光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菜吃。每天的三顿饭都是贴高粱面饽饽,每人每顿只能吃一个,并且每顿都要从做饭的粮食中抓出一把,留作返校时路上的干粮。由于接连几天都吃高粱饽饽蘸盐粒,几乎人人都大便干燥,解不下大便。晚上我们几个人一起到庄外的野地里解大便时,听到的都是解不下大便那痛苦的呻吟声,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回荡在漆黑的荒野里让人感到格外的恐怖。
我们每天都在冻土中挖蒲公根。吃不饱吃不好,干活又很累,每到傍晚我都一个人到村外,眺望远山,就想到回家,盼望着尽快结束这种生活,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回家的前一天,我们把每天节省下的高粱面做了干粮:每人两个饽饽。听说要回家,大家高兴极了。在收拾放在屋里窗台上的一只碗时,突然发现碗内爬着一只舞动着前爪,翘动着毒钩的大青蝎子,我被眼前的不速之客吓出了一身冷汗。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夜晚,还真有些后怕,还好就要离开这个饥饿、可怕的地方了。
归心似箭,一路上想的就是早点到家,一直走到在黑暗中看见芦台镇的灯光了,还没觉得太累。来到了芦台蓟运河大桥的北边,眼看着过了桥就到家了,我反倒走不动了。两只脚好像灌了铅,就是在道上蹭,此时我耳边响起的全是鞋蹭地的声音,我这才发现不单是我自己,有好多人这时都已经走不动了,又饿又累又困,两脚都不受自己支配了。不知道这种状态下我是如何走回家的,等我回到了家,脱下走时新买的一双胶底鞋,鞋底全磨透了。
一晃六十年了,噩梦般的记忆,冰冷的凝固在我的脑海里,今生是忘不了了。

我是姜志彬,现在居住在唐山,1946年出生于芦台,1965年毕业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1970年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锻压专业,并于当年分配到唐山齿轮厂工作,2006年正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