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吧 关注:6,021贴子:65,526

赛斯书《灵魂永生》个人读书注解(11~15章)——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一章 死后的选择与过渡的机制


IP属地:北京1楼2020-10-09 14:11回复
    赛斯:
    有些“人”只是发觉自己不喜欢物质系统,就这样脱离了它。不过,一直要等到所选择的转世轮回已经完成,这才做得到,因此只有那些经由转世而已在那系统中尽情发展了他们能力的人,才能作这种选择。
    (注:这里所说的“等到”我不确定是否只是单纯的等就可以,不过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在门罗的《出体之旅》一书中曾写到门罗在出体时见到了自己的魂群,那些与他平等的其它转世人格们对门罗说他们正在那里等待,等待门罗发展后能够带他们一起离开地球的转世。理论上是需要一个发展到足够强大的人格将所有转世中的片段体整合起来重新回到一个完整的灵魂之后才能看到通往更高次元的通路。)


    IP属地:北京3楼2020-10-09 14:12
    收起回复
      2025-08-23 22:45: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些“人”,结束了转世,可能选择再进入轮回中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形,他对自己更高的本体总有一些认识。还有一种比较犹豫不决的中间阶段,存在的中间层面;比较来说,那是一个休息地带,也就是由这地带,最常有从亲人处来的通讯。活着的人在梦境投射时所拜访的也往往是这个层面。
      (十点四十五到十点五十四分。)
      不过,在选择的时间之前,还有一段自我检讨时期,你可以得到你全部的“历史”。你了解了“存有”的本质,而“存有”的其他比你更“进步”的部分会给你劝告。
      例如,你将知觉到你其他转世的自己。你与累世相识的人也会有情感上的牵连,其中有些关系可能会取代你在最近一次前生中的关系。可是,自我检讨的时期,也是由你自己系统里来的人的会合处。
      对迷失方向的人,会给予所有必需的解释。那些不知自己已死的人在此地被告以他们的真实情况,并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恢复能量和精神。这是一个研习和理解的时候。就是由这个地带,有些失常的“人”有了那些回到物质环境的梦。
      可以说这是个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会场所。一个人在此地的情形和发展,比他逗留的时间长短更重要。这是过渡的一步,却是重要的一步。你在梦中曾到过这里。
      现在,口授完毕。我想我只是结束上一章而开始这一章。除非你有问题否则我就结束此节。
      给你俩我最衷心的祝福,晚安。
      (“赛斯晚安。非常谢谢你。”十一点五分。)


      IP属地:北京4楼2020-10-09 14:13
      回复
        现在,我祝你们一个早的晚安。
        (“赛斯晚安。”)
        继续口授:转世所牵涉的远比再经历一次肉体存在的简单决定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我正谈到的中间时期的那一段,就会考虑许多的问题。
        当绝大部分的人想到转世时,他们以一种单线式的过程来想,在其中灵魂在每个接续的生活中使它自己完美。这是种极端的简化。这一个主题有无数不同的个人变奏。因此转世的过程可以有许多方式来利用,在这休息的时候一个人必须决定他利用转世的独特方式。
        (八点四十五分。)
        例如,有些人选择在某一生中孤立出种种不同的特性,然后几乎专门在这上面努力,可谓把某一生建立在一个主题上。由一个物质世界的观点来看,这样一个人格看起来非常的一面倒,离一个发展均衡的人还远得很。
        在一生中智能可能会故意地非常高超,他可以尽他所能地发挥那些心智的力量。然后那整个人格再彻底地研究这些能力,智能的利与弊被小心地衡量。这同一个人可能透过另一生专门在情感上发展,而故意很少的表现其心智的能力。
        再次的,他在人世间表现出来的可能不是个发展得很好或很平衡的人格。特殊的创造力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被专门化了。如果把这些人生看作是一般所谓的一系列的进步,那么你就会有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无论如何的确是有发展的,只不过在这些发展如何发生的方式上,这些人有他们所偏好的选择。


        IP属地:北京5楼2020-10-09 14:14
        回复
          (八点五十一分)
          借由在某一生克制他们自己,人格也学到了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好比说,智力的发展的价值和目的。于是在他们内心便生出了要拥有它的欲望——举例来说,如果先前他们不明白智力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做选择的时候,人格决定他们在下一生中发展的方式。
          有些人会选择以较轻松的速度及更均衡的方式来进步。可以说,他们将促使人格的所有部分一同工作,甚至一再地遇见他们在其他的一生中所知的人。他们会颇和缓轻松地,而非以一种爆炸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像舞者一样地调整他们的步调。
          在这段休息与选择的时候,你会得到所有的意见和忠告。为了许多理由,有些人的确在他们被劝告再转世的适当时间以前就转世了。这在短时期看来常常是很不幸的,因为尚未作必要的计划。但长远看来,由这样仓促的“错误”里仍能学到很大的教训。并没有时间表的存在,但一个人若等上比三个世纪还要久才转世是非常不寻常的,因为这使得他非常不容易认识环境,而且与地球的情感牵连已经变弱了。
          在下一生的各种关系必须订定下来,而这涉及了和那些将牵涉在内的人作心电感应的沟通。那么,这是一个有许多投射的时期。有些人根本是独行侠,他对地球上的各个历史时期并没有任何强烈的感情就投胎了。还有些人喜欢和他们在过去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同时代的人一同回来,所以有些集体的转生模式,在其中有许多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一同地卷入于转世的周期里。


          IP属地:北京6楼2020-10-09 14:15
          回复
            (现在,在九点二分时对我说:)你,举例来说,不是在那样的一个周期里运作的。现在:当然也有个人的周期,在其中家庭的成员可能一起转世,彼此之间采取了不同的关系,而你曾卷入几次这种的转世。
            在转世存在中可以探究不同的深度。有些人选择“彻底的投入”。这些人格专修肉体的生活,他们对这个系统的知识最为广博。为了获得这些知识,他们需要去活过你们的每一种种族——对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要求的。他们强烈的全神贯注于历史性的阶段。这样的人多半英年早逝,却活得非常热烈,他们比大多数其他的人经历更多的生生世世。换言之,他们在尽可能多的历史时期中回来,终于帮助造就了你所知的世界。
            你可以休息一会儿。


            IP属地:北京7楼2020-10-09 14:15
            回复
              赛斯:(在九点二十分以较慢的步调继续。)
              现在:口授。反正,纵使在你还没开始你第一个转世轮回之前,你们就都是旅人。我尽可能简单的说就是了,当你们进入物质的实相系统时,你们并不一定必然具有相同的背景。如先前说过的,人间生活是一个训练阶段,但我却希望你尽可能地忘掉你对“进步”的一般概念。
              例如,所谓的好、更好、最好的概念能使你误入歧途。你是在学习尽可能完全地存在。在一方面来说,你是在学着创造自己。当你在转世轮回中如此做时,你把你的主要能力贯注于物质生活上,同时在发展人类的品质与特性,在开启新的活动次元。这并不表示“好”不存在,或对你而言你不会“进步”,但你们对于“好”与“进步”的观念是极度歪曲的。
              (注:进步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单纯的接受并发展所谓好的一面而厌恶与摒弃不好的那一面,这种选择应该是建立于自己处于更广大的视野的情况下,对于此事物本质的透彻理解之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单纯的凭着自我好恶来进行选择,比如自我认为的“坏”的一面可以被看作是在试错中学习并回到如何创造“好”的一个途径与方法。它们本质是一体的两面,如此自我便可以摆脱二元对立的观念,站在更广大的视角看到事物的全貌,从而摆脱了头脑上好恶的批判对于意识的限制。)


              IP属地:北京8楼2020-10-09 14:38
              回复
                且说许多人格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有不同凡响的才能,这些才能可能在接下去的生生世世中一再地显现。它们可能被调节加减,以各种不同的组合被用到,但整个说来仍然是这个人的个人性与独特性的最突出的记号。例如,在全部的转世轮回过程中,虽然大多数人采取了不同的营生、职业与兴趣,就某些人来说,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连贯线。它偶尔会中断,但总是在那儿的。例如,他们可能几乎专门做神父或教师。
                在本书中将有更多专谈转世的资料,但此地我想指出,在两世之间的这个选择时期,有许多问题是利害攸关的,不只是建议有关投胎那样简单的一件事情而已。
                有些时候,有些人格也许会被给予一个常规之外的休假,(幽默地:)可以说是抽空到实相的其他层面去作一次去而复返的旅行。不过,这种情形并不常有。这种事也是在此时决定的。那些转世轮回已完而选择离开这系统的人,有更多的决定要作。
                进入可能性的领域,可以与进入转世轮回相比。在一个完全不同类的实相中,将有一个持续不变的知觉焦点与存在。当作了这样一个选择之后,多次元人格中本就潜在而只略为被你瞥见的力量将被汲取和利用。
                在可能系统里的心理经验与你所知的有相当的差异,但在你自己的心灵内已有对它的暗示。此处人格必须学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集合事件群,而毫不仰仗你所知的时间结构。
                (九点四十分)


                IP属地:北京9楼2020-10-09 14:39
                回复
                  2025-08-23 22:3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这个实相,理解与直觉的能力终于合作得这么好,以致于在它们之间鲜有区别,这是在别的实相里都没有的情形。那个决定过转世生活的你,与选择获得可能系统内的经验的你,是同一个“人”。不过,在系统之内的人格结构是十分不同的。你所熟知的人格结构只是你可用的许多的知觉形式之一。
                  因此,可能的系统就像转世系统一样的复杂。我告诉过你所有的行动都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一方面来说,你同时存在于两个系统里。可是,为了向你解释这牵涉到“作决定”,并且为了分别这些事件,我必须把它们简化到某个程度。这样说吧:“全我”的一部分贯注于轮回中而处理那里的发展。另一部分贯注于可能性而处理那里的发展。
                  括号起来:(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系统,在其中没有转世轮回存在,以及一个转世的轮回,在其中没有可能性存在。)人格的开放与弹性是极为重要的。朝向各种存在的门户可以是开放的,而人格可以拒绝看见它们。
                  另一方面来说,所有可能的存在都是开放的,而意识却能在本来根本没门的地方造出一个门来。在这个选择和决定的时候,有向导与教师来指出选择的余地,来解释存在的本质。所有的人格并非在同一个发展层面上,因此有高级班教师与“较低”层面的教师。


                  IP属地:北京10楼2020-10-09 14:40
                  回复
                    (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来体会生于某个系统中的人格所面临的困难:我们假设一个孩子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基本需求,比如说像灵魂一样不需要吃喝拉撒睡这些肉体上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就给他戴上一套VR沉浸式设备让他一直沉沉溺于游戏世界中的体验,这个孩子便不会知道游戏以外的世界,对于游戏外的世界的一些破碎的信息对他来说就像梦境一样,他不断的一遍又一遍的在游戏中创建角色,不断尝试各种玩法,终有一天他体验过了所有的玩法,整个游戏都已经被完全体验过了,他也开始厌倦了,这时他要如何发现更广大的世界并离开这个自己已经彻底玩够了的游戏呢?首先他必须知道有更广大的世界存在并有想要去探索的欲望,之后他要放下对游戏世界有意识的强烈的贯注,由于VR设备提供给他的全部都是这个游戏世界的感官资料,因此他必须偶尔无视VR设备传递给他的信息,试着练习利用VR设备之外的感官系统——在这个例子里就是试着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肉体感官来感知物质现实这个更大的实相系统,并学习并习惯在这个更大的世界中存在的法则与方式。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脱掉VR设备,将意识焦点完全转到物质现实。脱离物质系统的方法虽然更复杂,但原理上却是相同的。首先人格需要彻底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经验,了解有更广大的实相存在,并有想要去扩展与探索自己更广大实相的欲望。因此有些人是携着逃避的心理而修行的,其实并不符合这第一个要求,第二点就是练习使用灵魂本自具足的内在感官,通过内在感官的经验了解并掌握非物质实相的存在本质与创造方法,第三步就是脱掉肉体与其感官系统,将意识焦点完全转向对那个更广大的实相的贯注。)


                    IP属地:北京11楼2020-10-09 14:41
                    收起回复
                      但这并不是惶惑混乱的时候,而是具有伟大的觉醒与不可置信的挑战的时候。稍后在本书中将谈到神的观念,会增进你对在此章未说到的一些事的了解。
                      至于对那些选择将最近一次的前生事件重新组合,“任意地混合或配对”——好比说以新的方法再加尝试——的人,也会给予教导。在许多这些案例中,有严重的问题和某种的顽固僵化,加上前面提过的追求完美的特性。
                      (注:可见完美主义与顽固僵化的性格对于本来自由的灵魂意识来说都是自设的局限。)


                      IP属地:北京12楼2020-10-09 14:41
                      回复
                        他们将再一次经历人世的岁月,但不一定是以连续性的方式。个人可以选择任何方式来利用那些事件;改变事件,把它重映一遍以显出对比;有点像是一个演员再次放映他演出的老电影来研究它一样。只是在这例子里,这演员当然能改变他的演出或是电影的结尾。他对那些年里的事件有完全的自由去处理。
                        但是,其他的演员们只是“心念形相”而已,除非几个同时代的人一同参与其事。
                        现在你可以休息一下。
                        (十点,在最后的传述中有人搬进我们楼上的公寓。一旦脱离了出神状态,珍说她一直被头上的嘈杂所扰,但她“紧抓住出神状态”直到休息时。在十点十二分以同样慢的速度继续。)
                        现在:在这些情况下,那人格当然是有意识地操纵事件,并研究其各种不同的效果。这要求十分强烈的专注。


                        IP属地:北京13楼2020-10-09 14:42
                        回复
                          赛斯:
                          他已被告知与他共同演出的人的本质,举例来说,他明白他们是“心念形相”,并且是他自己的“心念形相”;但再次的,“心念形相”的确拥有某种的实相与意识。他们并非让他任意摆布的纸牌道具演员。因此,他必须考虑到他们,他对他们有某种责任。
                          他们的意识将会成长,而在一个不同的层面继续他们自己的发展路线。在某一方面来说,我们全都是“心念形相”,在谈及神的观念的资料中将进一步加以解释。可是,请了解我不是指我们缺乏自动自发的行动力、个人性或目的——在此同时要记住你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那么也许这个声明对你会更有意义。
                          (注:从前面这两段可以看出,即便是我们梦境中投射出的“别人”有时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念形象,属于我们自己潜意识的一部分,他们有其自己的意识焦点与存在实相,就像目前的我们是自己存有能量的一部分,是存有的心念形象一样,心念形象并不是任由存有摆布的木偶,同样拥有其自己那部分自由意志,伤害他们就是伤害自己。存有对人格负有责任,因为人格的能量属于存有潜意识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心念形象也同样负有责任,他们是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成长实际上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成长,就像存有会帮助自己内的人格成长一样,同时这也是赛斯帮助珍和罗的原因,因为赛斯是珍的一个可能的存有,这一点赛斯在本书后面的资料中给出了提示。)


                          IP属地:北京14楼2020-10-09 14:43
                          回复
                            现在:在这个选择的时候,所有这些事都会被考虑到,而作了适当的准备,但作计划的本身也都是历炼和发展的一部分。因此,这过渡生活的每个点点滴滴都与被选择的时期一样的重要。换言之,你学习计划你的存在。你也在这些休息时期与你一再遇见的人结成朋友——也许,就只在这过渡生活的时期。
                            你可以和他们讨论你在转世轮回中的经验。他们就像是老朋友。例如,教师们自己也在一个循环里。较资深的那些已经接触过转世与可能性系统,他们自己也正在决定他们本身经验的“未来的”性质。可是,他们的选择并不是你们的选择。虽然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也许会提到可供他们选择的某些生存领域,在此我们暂且不谈。
                            现在等我们一会儿。口授结束。(在十点二十七分暂停。)


                            IP属地:北京15楼2020-10-09 14:43
                            回复
                              2025-08-23 22:3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很有意思。”作为赛斯,珍指着我给赛斯画的像;它挂在我后广播墙上,因此当她坐在她的摇椅里时是面对它的。)
                              你这次画得比较好。
                              (“那很好。”)
                              等我们一会儿。那是我最后的完全的转世,那次我转生是因为我对海的爱恋而采取的,我当时怀着很强的心愿想把概念由一个国家散布到另一个国家。与我一同旅行的那些人也参与了概念的播种。我们在当时所知的世界中散播它们。
                              (注:在节ESP课中赛斯曾谈到他这最后一次转世的一些相关内容,结合赛斯曾谈到过的脱离转世的方法等相关内容,个人从中推断赛斯的最后一次转世很可能也是做为一个说法者或教师的身份,而与他一同旅行的人有可能就是他的一些门徒。而赛斯在这里说得很谦逊,说自己只是意图将一个概念从一个国家散布到另一个国家。)


                              IP属地:北京16楼2020-10-09 14: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