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吧 关注:6,029贴子:128,113

滴翠亭宝钗“金蝉脱壳”话传递出的意思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滴翠亭宝钗“金蝉脱壳”话传递出的意思是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10 13:19回复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当天是四十月二十六芒种节,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也就是芒种节这一天一过,就等于春天结束了。
    而春天是个恋爱的季节,大观园中充满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息。
    在这一节,作者描写的当天的大观园,表现的都是恋爱的迹象和影子无处不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10 13: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一天,众小姐及丫鬟们都在园内顽耍,独不见黛玉。
      【原文写】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等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众人,便一直往潇湘馆来……来至潇湘馆,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想了想:“宝玉与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时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恐黛玉嫌疑。罢了,到是回去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0-10 13:21
      回复
        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忽见前面一双出色的蝴蝶(有的写“玉色的蝴蝶”,有的写“金色的蝴蝶”,作者回目写的是“彩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拤了下来玩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0-10 13:21
        回复
          看作者之描写,宝玉和黛玉,两只蝴蝶,都是成双成对的寓意。大观园春意盎然。
          在大观园,走到哪儿都是春天,躲都躲不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0-10 13:23
          收起回复
            宝钗“戏”彩蝶,就是逗着玩,闹着玩。比如凤姐拿黛玉和宝玉婚事逗着玩,就是拿过来玩的比喻;比如凤姐让女先儿唱王戏凤——《凤求鸾》,为斑衣戏彩,本欲逗贾母开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0-10 13:23
            收起回复
              宝钗扑逗蝴蝶,走到了滴翠亭,【原文写】只听得亭子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便心中犯疑。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槛,盖在池中水上,向东是门,三面皆是刁镂隔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南廊上听见说话,便心中犯疑,煞住了脚往里细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0-10 13:25
              回复
                书中描写的很清楚,宝钗扑蝶到滴翠亭刚想回来,听到了“亭子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便心中犯疑”。而亭子,只有向东是门,三面都糊着纸,也就是亭子是关着的。从后面小红要把槅子打开,也可知,亭子窗是关着的。所以听到里面有人在这种严密状况下窃语便自然心中犯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0-10 13: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对于大观园的事,不要说住在大观园的人,就是整个贾府人,也都基本事事知道。大家都有眼睛,都有耳朵,都有脑子,且常年接触往来,都能知道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宝钗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知道大观园并是不平静的,大观园也并不是安全无事的,背后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可能发生。而宝钗面对此情景,更明白“背人没好事”,谁能知道里面在私密什么?所以宝钗不可能会不理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0-10 13:26
                  回复
                    凤姐所谓的宝钗“不甘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指宝钗不多话,不多事,不生事。而并不是说宝钗眼看着自己周围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故意躲着不理会。比如帮别人忙的事,多是宝钗会主动干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0-10 13:27
                    回复
                      当宝钗听到小红和坠儿谈的是与男人私相收授之事时,自然心中吃惊。恋爱的行为已经实实在在地蔓延到了大观园的小丫头们身上,已经在大观园实践恋爱行为了,大观园的春天无处不在。
                      不光宝钗,自然是其他人也是这样,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恋爱的迹象,令人猝不及防,无处可避可藏可躲。大家心知肚明,只是都不明白说出来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0-10 13:28
                      回复
                        小姐、公子哥天天上演自由恋爱的戏码,众人都能看得到,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耳濡目染,能没影响吗?自然而然会受到启发和影响。宝黛相当于用实际行动教会了大观园众人或者贾府上下年青人如何恋爱,什么叫恋爱。小丫头们、下人们自然而然就依样学样起来。
                        宝钗知道宝黛恋爱,但是没有想到大观园上下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自然会吃惊非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0-10 13:28
                        回复
                          【原文】:宝钗在外面听见这些话,心中越发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邪盗之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槅子,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他素习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今儿见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不及,少不得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0-10 13:29
                          回复
                            宝钗想一时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不但生事,而且自己没趣,是不是多虑?从红楼故事后面的描写来看,宝钗想得显然是正确的。比如金钏,连金钏自己也应该不会想到会被撵,而且以不好听的名声,以把好好的爷们都教坏了的名声被撵。果然人急造反,金钏跳井自杀了。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现在,也有一些小朋友,老师不敢管,家长不能说,动不动就自杀的。谁愿意惹这事出来?宝钗自然不想惹出这种后果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0-10 13: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比如,司棋与潘又安,竟然发生了在大观内约会车震的大胆行为。被鸳鸯撞到后,潘又安果然狗急跳墙,干脆直接逃跑了。这下宁荣二府都知道潘又安跑了,不想别人知道都不可能了,司棋更是立马吓病倒了。
                              这是鸳鸯希望看到的后果吗?当然不是。鸳鸯想惹出这事来吗?当然不想。但是当事人司棋和潘又安怕啊,所以造成了悲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0-10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