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故昔者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故作大事必順天時。大事。祭祀也。爲朝夕必放於日月 ①。日出東方。月生西方也。爲高必因丘陵。謂冬至祭天於圜丘②之上。爲下必因川澤。謂夏至祭地於方澤之中。
【注釋
①爲朝夕必放於日月:爲朝夕,指天子在春分這一天於早晨祭日、在秋分這一天於傍晚
時祭月。放,依
②圜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後亦用以祭天地。
【譯文】因此古聖先王在從前制定禮的時候,是根據萬物的材性,務求用其所宜。因而舉行祭祀等大禮,必須順應天時與節令。(大事,指的是各種祭祀活動。)天子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必須順應日月的運行規律。(日出東方,月生西方。)冬至祭皇天上帝,必然要登上丘陵高地。(這是説冬至日祭祀蒼天要選在圜丘的上面。)夏至祭地,必須選擇川澤低處。(這是説夏至日祭祀大地,要選在方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