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我第一次参加的感受http://tieba.baidu.com/p/5043163781
2020年9月17日,我第二次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录制。说实话,我感觉参加青创季的选手要么是有名校背景的精英,要么是明星(当然我不是说刘昊然那种级别的明星),所以作为两边都靠不上的选手,我能接到节目组的录制邀请还是颇感意外的。所以我为了录制这期节目做了精心准备。这次录制经历可能会成为我前进的阶梯,也可能就是我的那个成名15分钟的经历(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过,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值得我感谢节目组提供这次机会。
节目录制的流程没什么可说的:第一天到南京,跟导演组面对面交谈,第二天彩排,第三天先化妆,然后拍海报,最后录制。录制期间我跟守擂选手和攻擂选手都有过交流,要问我对其他选手的感受,我感觉是男选手一个个都有涵养又平易近人,女选手一个个都知书达理又活泼;如果你与他们相处几天的话,可能会感觉这是你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用马志明先生的话说就是,交朋友别错主意,就交这样的。
要问我第二次参加录制的感受怎么样,我感觉自己有了舞台经验,所以面对镜头敢于自主发言了(上次李好和吉·青珂莫谈到刻板印象时,我就有发言的想法,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临时想出来的话,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插话),应变能力也提高了(这次主持人问的问题当中,有几个是我实现毫无准备,只能临时想词接话的,要是换了上次,我肯定又是接不上话来,节目播出时被节目组在画黑线);可惜在最核心的答题环节,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并不好。
不过即使是答题前后的发言环节,我也有不少精心准备的内容没有在录制时用上,且用上的部分也有一些因为节目时长的原因无法在正式播出的节目中呈现;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本文的重点是讲一讲和我有关的节目内容(包括我准备了但没有用上的内容)的完整版。
讲我自己的内容之前我不由得想,既然节目时间有限,导致我准备了这么多内容,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呈现在荧幕上,那么其他人呢?他们有多少想呈现的内容录制时没用上,或者录制时用上了但最终没呈现在荧幕上?这可能就是很多在荧幕上就已经光芒四射的人也喜欢录视频、并在视频网站上跟大家交流的原因吧!
首先是我上《芝麻开门》节目的事。上次录制之后,我曾经和三个朋友一起去报名《芝麻开门》,不过我们始终没有商量好谁答题、谁抢奖品,所以报名没有成功;后来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愿意帮我抢奖品的搭档,可惜我们报名的时候节目停播了。
这里可以看出来,节目的播出与录制之间可能有较长的时间差——这也就是我只对青创季前15期节目内容做了统计的原因,因为我做统计时只播了15期。
其次是我对前15期做的统计。先说关于选手的统计:前15期李好读题43次,其中攻擂选手赢了19次,比例约44.2%;郭晓敏读题18次,去掉王春彧和张艺帅对决的那次还有17次,其中攻擂选手赢了6次,比例只有约35.3%;不过用数理统计里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计算,可以发现这两个比例没有显著差距(观测值u≈0.627)。
这里解释一下:如果罗翔老师投篮3次投中2次,张三投篮3次投中1次,那么罗翔的命中率是2/3,张三的命中率是1/3,但不能因此说罗翔的投篮命中率一定比张三高,因为样本太少(分别只有3次),这两个比例的差距有可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果罗翔老师投篮100次投中51次,张三投篮100次投中49次,那么罗翔的命中率是51%,张三的命中率是49%,但不能因此说罗翔的投篮命中率一定比张三高,因为51%和49%差距太小,这两个比例差距也有可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算出来一个u值,u越大,说明把张三换成罗翔老师,对提高命中率的作用越显著。
当然,进行精确的科学实验和仅仅是看看C罗、梅西谁罚任意球的能力更强对显著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u>1.645说明两个比例之间有显著差距;如果放宽要求,也可以认为u>1.282说明两个比例之间有显著差距;而这里u≈0.627,实在是太小了,可见谁读题对攻擂选手能否攻擂成功影响不大。
当然,这些话一是太长,二是由于《一站到底》是面向青少年的,跟年纪比较小的观众说这些内容容易让他们听晕过去(夸张),所以节目录制时我只保留了一句“不过我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算了一下,发现这是显著性较低的因素”。
那么显著性较高的因素是什么呢?
前15期王钟瑶助攻了3次,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的不止她一个人,不过她是成功次数最多的),王钟瑶以外的选手助攻了49次,成功了27次,成功率约55.1%(u≈6.254);前15期褚臻助攻了8次,只有1次成功,成功率12.5%,褚臻以外的选手助攻了44次,成功了29次,成功率约65.9%(u≈3.699);如果只算一个人给一个人助攻且对方没有助攻选手的情况,褚臻助攻了5次,1次成功,成功率20%,褚臻以外的选手助攻了21次,18次成功,成功率约85.7%(u≈3.06);由于u值较大,可见褚臻为其他选手助攻时的确比较坑。
前15期一号位选手11战5胜,胜率最低,三号位选手16战12胜,胜率最高且胜场数最多,(u≈1.530,有一定显著性);不过这并不是由于一号位是什么魔咒坑位,三号位是什么幸运坑位,而是由于褚臻长期站三号位,多次守擂成功,拉高了三号位的胜率——去掉褚臻的成绩,三号位选手10战6胜,一号位选手10战4胜(不用算u值也应该知道这个胜率差的显著性较低)。
当然,如果我说的是一些干巴巴的计算结果的话,节目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跟主持人和选手进行了多次互动,包括:
1.讲李好、郭晓敏的读题次数时说一句“好哥,够心疼嫂子的”;
2.说褚臻的助攻成功率低的时候拿褚臻开涮;
3.为褚臻说第一句公道话,即他是很有实力的,一个人拉高了三号位的胜率(当然前提是,他是为自己守擂);
4.为褚臻说第二句公道话,即他助攻次数多,因此失败次数多,而有的选手只失败了一次,但也只助攻了一次,所以失败次数少并不能说明这位选手助攻能力比褚臻强(说到这里看郭晓敏)。
说完了对选手的统计,再说对题的统计。我对题进行了大量统计,可惜录制时用上的只有“目前二选一的题一共出现了2146道,其中右边选项是正确答案的题1253道,比例58.4%”、“可以认为出题组的老师更习惯于把正确答案设定为右边的选项”和“出题人也看到了,所以会临时把正确答案改成左边的选项”;我其实还准备了一句“用参数的区间估计法算出来的右边选项是正确答案的题占比在(56.3%,60.5%)之间”,不过录制时没有用(原因同上)。
不过这不是我对题的统计的重点,重点是我对题的设项方式的分类统计(外加我讲分类统计时跟选手、主持人甚至观众的互动)。先看一张表:

我设计的互动方式如下:
1.现场展示这张表格。
2.展示褚臻回答第一类题失败时的状态(只是无奈地笑笑)和回答第三类题失败时的状态(呈现疑惑的表情,还被节目组画上问号);有视频,这里只保留截图。

3.当主持人问我做这些统计有什么用时,说首先是破除各种迷信(比如几号位是魔咒位之类的迷信),然后是提醒自己,注意出题人的陷阱。
4.当主持人问“你把攻略说出来了,其他选手不是也看见了吗”的时候,说不怕其他选手看见,因为两点原因。
5.讲第一点原因之前先问大家(包括选手和主持人,也可以包括观众),我的统计有什么问题没有(看到这里的人可以自己先回过头去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6.当有人说“四个比例加起来不是100%”的时候,呈现第二张表格。

7.讲第一点原因:出题人也看见了,所以会出第五类题——对第三类或第四类题来说,掉进陷阱的选手在第一层;如果你知道有陷阱,所以一遇到看上去太明显的答案就认为这是陷阱,就不选的话,你在第二层;然而出题人在第五层,所以冷不丁会出一道题,那道题好像有一个答案是特别明显的正确答案,是陷阱,然而事实上这个“陷阱”恰恰真是正确答案;所以你仅凭攻略的话,出题人会冷不丁出一道第五类题治你;只有真正掌握知识,信心满满地说出正确答案的人才能和出题人一样处在第五层。
8.问大家(同样是包括选手和主持人,也可以包括观众)一个问题——i(虚数单位)的i次幂是实数还是虚数?
我希望有人说“虚数”;有人说“实数”,理由是如果是虚数的话我就没必要问这个问题了;有人了解相关知识,于是很肯定地说“实数”;有人问“什么是实数、虚数”。
9.以龚凡上次展示的公式(包含欧拉公式)引入,用欧拉公式解释,虽然i是虚数,但i的i次幂是实数,为e的负二分之π次幂,约0.2079(当然严格来说结果具有多值性)。
我其实是想先从这个话题谈起,再选择挑战龚凡(既然她上次提了欧拉公式,那么如果她就是了解相关知识,于是很肯定地说“实数”的那个人就再好不过了,这是我现场提起欧拉公式并选择龚凡的完整原因)。顺便说一下,我给她的东西是我的提纲(包含我准备的完整版内容)的前三页(还有第四页,是什么后文再说),以及我在这三页纸上写的注释(提纲是给我一个人看的,给别人看则必须写上注释,否则对方会一头雾水)。
10.以这道题为例,讲第二点原因——我的分类是以为个人的视角分的,以别人的视角不一定是这个比例;×××这样处在第一层的人就以为是虚数,掉进了陷阱里,×××这样处在第二层的人就猜出了这是陷阱,没有掉进去,然而处在第二层不够,万一答案就是“虚数”,这个人就答错了,而×××这样处在第五层的学霸才明确知道这是陷阱;对他们三个人来说,这道题属于第三类题;而对×××这样不知道什么是虚数的人来说,这道题属于第一类题;此外,第五类题数量并不多,但如果你答题时想多了,那么很可能一道难度不大,问起来也直来直去的题对你来说也是第五类题。
不过这套流程实在太长又太复杂,所以录制时几乎没有用上。
接下来是我对新版规则的研究:

我的结论如下:
1.无论是抢答模式还是轮答模式,助攻题对结果都是有影响的,且抢到助攻题并答对的选手会获得二打一的优势。
2.如果助攻题出现得早,那么这个优势对抢答模式的影响更大,因为假设三个人答题实力相同,则二人方得到这一分的概率为2/3,如果轮次较多,则这个情况累加起来形成的优势非常明显;而轮答模式二打一的优势只能让二人方的胜率提高到75%左右(一人方想获胜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连续两次答错的情况都出现在二人方,二二得四,则一人方获胜的概率在25%左右)。
3.如果助攻题出现得较晚,则有可能还没有出现助攻题,比赛就结束了(并且抢答模式下,距离赛点的轮次越少,靠轮次数建立的优势越不明显),这样助攻题的作用会下降。
4.如果助攻题出现得特别晚,则助攻题的作用将趋近于零;这样抢答模式下,双方获胜的概率都趋近于50%,轮答模式下,双方获胜的概率都趋近于50%左右的某个数——之所以不是50%,是因为轮答模式有先后手之分,而先后手对胜率是有影响的。
其实对于老规则,我也做过研究。
(这段较长,同时有用信息不多,可以跳过去)以传统的英雄联盟模式规则来说,通常认为选择英雄模式的话,勇士没有帮手,这才是英雄;然而我计算之后发现,在高手对决中,选择联盟模式才是英雄。
我们假设五个人答题能力相同,那么一个人答4N道题的答题正确率和四个人各答N道题的总答题正确率是相同的,那么在英雄模式之下,如果出现了四次答题不对的情况,则这四次情况都出现在四人方(即英雄方没有用不答权就获胜了)的概率是1/16;如果出现了五次答题不对的情况,则前四次情况当中有三次出现在四人方,一次出现在英雄方,第五次情况出现在四人方(即勇士用了不答权之后获胜,之所以要强调“前四次情况当中”,是因为如果前四次情况都出现在四人方,英雄方就直接获胜了)的概率是(1/2)×(1/8)×4×(1/2)=1/8,则英雄方获胜的概率(当然也是勇士本人获胜的概率)是1/16+1/8=3/16。
而在联盟模式之下,如果出现了三次答题不对的情况,那么这三次情况都出现在三人方(即联盟方获胜且两个人都“活着”)的概率是1/8;如果出现了四次答题不对的情况,那么前三次情况当中有两次出现在三人方,一次出现在联盟方,第四次情况出现在三人方(即联盟一人“阵亡”之后获胜)的概率是(1/2)×(1/4)×3×(1/2)=3/16,则联盟方获胜的概率是1/8+3/16=5/16,而最后勇士获胜的概率是(5/16)×(1/2)=5/32。
由此可见,选择联盟模式比选择英雄模式更危险。
当然这个计算有两个问题:一是先手方有一个天然劣势,二是在答题轮次有限的情况下,英雄方获胜的可能性其实比上述计算值小(如果是四轮出现四次答不对的情况,那么都出现在四人方的概率只有1/70,远小于1/16),因此实际上无论是英雄模式还是联盟模式,勇士获胜的概率都小于上述计算值。不过这两点都是轮次越多误差越小的,而如果五名选手的答题水平都很高,那么轮次很可能会很多,这样误差就比较小了。
理清了这一点,我可以说在英雄联盟的赛制中,选择联盟模式的人才是英雄,因为他(她)选择联盟模式就意味着他(她)要么明知联盟模式更危险也敢于冒险,要么认为五个人都是高手,但自己知识无死角,水平远超其他四人,可以无视我上述计算所假设的前提(五个人水平相同)。
再说七周年巅峰会的规则,见http://zhuanlan.zhihu.com/p/55459271
下面说选对手的事。我在录制时说选人也是有攻略的,我会把攻略告诉后面的攻擂选手。其实这个攻略没什么复杂的:如果你面对三个选手,甲轮答80分,抢答60分,乙轮答70分,抢答70分,丙轮答60分,抢答80分,那么你选择挑战甲,甲会选择轮答模式,选择挑战丙,丙会选择抢答模式,这样你会面对实力80分的对手;而你选择挑战乙,会面对实力70分的对手(这个攻略怎么用由攻擂选手自己掌握)。
我选择挑战龚凡的完整原因见前文。其实我做准备的时候先想的是挑战褚臻,不过我跟他互动容易,选择挑战他则没有什么理由,这才选择挑战龚凡;我还有一个方案是先从诗词聊起,然后选择挑战李泊廷,不过李泊廷没有来。
最后说说我离场前的事,分为三个部分。
由于我之前问了导演组,得知节目播出时是10月下旬,正值中国航海家郭川失联四周年之际,所以我的第一个部分是现场念一首词(我的提纲的第四页就是这首词,现场交给了主持人),以此向郭川船长致敬。
江城子·望夫归
夫君唯好起船桅。
巨帆挥,助神威。
携子远观,心痛浸霜灰。
清照芳心孰不懂,身在此,意相随。
帆倾人坠讯息微。
遣机追,晓情危。
地网天罗,寻迹莫能为。
夫嫂凶闻何忍报,筹膳刻,被惊雷。
妻儿奔走并鸥飞。
泣声悲,愿君回。
呼夫无踪,空有信风吹。
怎诉怀中于幼子,心内苦,告诸谁。
潮头奉酒立空杯。
语黄葵,嘱洋龟。
葵去龟还,孽海恨深黑。
梦醒只期夫未死,礁尾驻,望夫归。
注:郭川是中国航海家,曾多次创造航海运动的佳绩,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成绩是在2012年到2013年经过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此外,他还曾经驾驶帆船靠近钓鱼岛;2016年10月25日,郭川在一次航海中失联,其遗体至今没有找到。
这首词是从郭川船长的夫人的角度写的,因为郭川失联之后,我的脑海里想象出来的画面是一个女人午夜梦回,孤独地跑到海边站立,任由海浪拍打,海风呼啸,不断呼唤着丈夫,哪怕明知毫无希望,也在一天天地盼着丈夫回来,但头上只有海鸥飞过,身边只有海龟爬过。
这里有一点遗憾,因为我要抖个包袱,问大家我为什么要写“礁尾驻”,而不是“礁头驻”,然后故弄玄虚,说我是有讲究的,最后告诉大家,原因是根据《江城子》的格律,那个位置是仄调;不过这个包袱没有抖响。
第二是告诉龚凡我选择挑战她的完整原因。我先说我将掉进南京市政管网的下水道里,从秦淮河出去,让她在秦淮河的出口等我(这也是一个包袱,从现场情况看好像也没有抖响),然后说不用等了,并把我的提纲的前三页连同注释交给了她(重点是我提欧拉公式的完整原因)。
第三是在现场说,我上次上节目之前参加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通过了笔试,但由于试讲时有些紧张,没有通过面试;而上次参加节目,见了大场面之后,我再试讲就从容淡定了,于是一连通过了两门学科的面试。
这里跟想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说一下,一个人可以有两门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并且科目一和科目二是公用的,只不过需要注意有效期的问题(比如你第一次笔试通过了科目一、科目二和甲学科的科目三,第二次笔试通过了乙学科的科目三,第一次面试甲学科过关,那么你必须在你的科目一、科目二成绩有效期内通过乙学科的面试,否则你得重考这两科);另外一次面试只能报名一个学科,想参加第二个学科的面试的话需要下次再报名。
我要讲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最后补充几个花絮:
1.录制节目那天南京下了雨(第二天是9·18,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而选手(包括守擂选手和攻擂选手)没几个带雨具的(应该是没把雨具带到南京,因为前一天晚上我还让导演提醒大家带雨具)。
2.节目组的成员的工作很不容易,一直跟我联络的那位导演曾经一度在医院里一边看病一边跟我在微信上交谈。
3.我穿的衣服是节目组的人选的(不符合大家的审美品味别怪我),跟上次比,上衣的号倒是够大,就是鞋有点小。
4.我掉下去之前把我的提纲第四页掏出来交给了李好,把我的提纲前三页掏出来交给了龚凡(其实如果把这两样东西交给观众,然后说可以传阅一下,最后送到李好/龚凡手上就行的话,效果也许会更好),后来说注释是我当天写的的时候又掏出了一支笔,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外号——哆啦A梦。
5.我掉下去之后一位导演牵着我的麦把我拉了出去(另一头还连在我身上),于是我跟乌米白说有人学她,拿我当羊。
2020年9月17日,我第二次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录制。说实话,我感觉参加青创季的选手要么是有名校背景的精英,要么是明星(当然我不是说刘昊然那种级别的明星),所以作为两边都靠不上的选手,我能接到节目组的录制邀请还是颇感意外的。所以我为了录制这期节目做了精心准备。这次录制经历可能会成为我前进的阶梯,也可能就是我的那个成名15分钟的经历(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过,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值得我感谢节目组提供这次机会。
节目录制的流程没什么可说的:第一天到南京,跟导演组面对面交谈,第二天彩排,第三天先化妆,然后拍海报,最后录制。录制期间我跟守擂选手和攻擂选手都有过交流,要问我对其他选手的感受,我感觉是男选手一个个都有涵养又平易近人,女选手一个个都知书达理又活泼;如果你与他们相处几天的话,可能会感觉这是你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用马志明先生的话说就是,交朋友别错主意,就交这样的。
要问我第二次参加录制的感受怎么样,我感觉自己有了舞台经验,所以面对镜头敢于自主发言了(上次李好和吉·青珂莫谈到刻板印象时,我就有发言的想法,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临时想出来的话,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插话),应变能力也提高了(这次主持人问的问题当中,有几个是我实现毫无准备,只能临时想词接话的,要是换了上次,我肯定又是接不上话来,节目播出时被节目组在画黑线);可惜在最核心的答题环节,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并不好。
不过即使是答题前后的发言环节,我也有不少精心准备的内容没有在录制时用上,且用上的部分也有一些因为节目时长的原因无法在正式播出的节目中呈现;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本文的重点是讲一讲和我有关的节目内容(包括我准备了但没有用上的内容)的完整版。
讲我自己的内容之前我不由得想,既然节目时间有限,导致我准备了这么多内容,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呈现在荧幕上,那么其他人呢?他们有多少想呈现的内容录制时没用上,或者录制时用上了但最终没呈现在荧幕上?这可能就是很多在荧幕上就已经光芒四射的人也喜欢录视频、并在视频网站上跟大家交流的原因吧!
首先是我上《芝麻开门》节目的事。上次录制之后,我曾经和三个朋友一起去报名《芝麻开门》,不过我们始终没有商量好谁答题、谁抢奖品,所以报名没有成功;后来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愿意帮我抢奖品的搭档,可惜我们报名的时候节目停播了。
这里可以看出来,节目的播出与录制之间可能有较长的时间差——这也就是我只对青创季前15期节目内容做了统计的原因,因为我做统计时只播了15期。
其次是我对前15期做的统计。先说关于选手的统计:前15期李好读题43次,其中攻擂选手赢了19次,比例约44.2%;郭晓敏读题18次,去掉王春彧和张艺帅对决的那次还有17次,其中攻擂选手赢了6次,比例只有约35.3%;不过用数理统计里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计算,可以发现这两个比例没有显著差距(观测值u≈0.627)。
这里解释一下:如果罗翔老师投篮3次投中2次,张三投篮3次投中1次,那么罗翔的命中率是2/3,张三的命中率是1/3,但不能因此说罗翔的投篮命中率一定比张三高,因为样本太少(分别只有3次),这两个比例的差距有可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果罗翔老师投篮100次投中51次,张三投篮100次投中49次,那么罗翔的命中率是51%,张三的命中率是49%,但不能因此说罗翔的投篮命中率一定比张三高,因为51%和49%差距太小,这两个比例差距也有可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算出来一个u值,u越大,说明把张三换成罗翔老师,对提高命中率的作用越显著。
当然,进行精确的科学实验和仅仅是看看C罗、梅西谁罚任意球的能力更强对显著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u>1.645说明两个比例之间有显著差距;如果放宽要求,也可以认为u>1.282说明两个比例之间有显著差距;而这里u≈0.627,实在是太小了,可见谁读题对攻擂选手能否攻擂成功影响不大。
当然,这些话一是太长,二是由于《一站到底》是面向青少年的,跟年纪比较小的观众说这些内容容易让他们听晕过去(夸张),所以节目录制时我只保留了一句“不过我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算了一下,发现这是显著性较低的因素”。
那么显著性较高的因素是什么呢?
前15期王钟瑶助攻了3次,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的不止她一个人,不过她是成功次数最多的),王钟瑶以外的选手助攻了49次,成功了27次,成功率约55.1%(u≈6.254);前15期褚臻助攻了8次,只有1次成功,成功率12.5%,褚臻以外的选手助攻了44次,成功了29次,成功率约65.9%(u≈3.699);如果只算一个人给一个人助攻且对方没有助攻选手的情况,褚臻助攻了5次,1次成功,成功率20%,褚臻以外的选手助攻了21次,18次成功,成功率约85.7%(u≈3.06);由于u值较大,可见褚臻为其他选手助攻时的确比较坑。
前15期一号位选手11战5胜,胜率最低,三号位选手16战12胜,胜率最高且胜场数最多,(u≈1.530,有一定显著性);不过这并不是由于一号位是什么魔咒坑位,三号位是什么幸运坑位,而是由于褚臻长期站三号位,多次守擂成功,拉高了三号位的胜率——去掉褚臻的成绩,三号位选手10战6胜,一号位选手10战4胜(不用算u值也应该知道这个胜率差的显著性较低)。
当然,如果我说的是一些干巴巴的计算结果的话,节目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跟主持人和选手进行了多次互动,包括:
1.讲李好、郭晓敏的读题次数时说一句“好哥,够心疼嫂子的”;
2.说褚臻的助攻成功率低的时候拿褚臻开涮;
3.为褚臻说第一句公道话,即他是很有实力的,一个人拉高了三号位的胜率(当然前提是,他是为自己守擂);
4.为褚臻说第二句公道话,即他助攻次数多,因此失败次数多,而有的选手只失败了一次,但也只助攻了一次,所以失败次数少并不能说明这位选手助攻能力比褚臻强(说到这里看郭晓敏)。
说完了对选手的统计,再说对题的统计。我对题进行了大量统计,可惜录制时用上的只有“目前二选一的题一共出现了2146道,其中右边选项是正确答案的题1253道,比例58.4%”、“可以认为出题组的老师更习惯于把正确答案设定为右边的选项”和“出题人也看到了,所以会临时把正确答案改成左边的选项”;我其实还准备了一句“用参数的区间估计法算出来的右边选项是正确答案的题占比在(56.3%,60.5%)之间”,不过录制时没有用(原因同上)。
不过这不是我对题的统计的重点,重点是我对题的设项方式的分类统计(外加我讲分类统计时跟选手、主持人甚至观众的互动)。先看一张表:

我设计的互动方式如下:
1.现场展示这张表格。
2.展示褚臻回答第一类题失败时的状态(只是无奈地笑笑)和回答第三类题失败时的状态(呈现疑惑的表情,还被节目组画上问号);有视频,这里只保留截图。

3.当主持人问我做这些统计有什么用时,说首先是破除各种迷信(比如几号位是魔咒位之类的迷信),然后是提醒自己,注意出题人的陷阱。
4.当主持人问“你把攻略说出来了,其他选手不是也看见了吗”的时候,说不怕其他选手看见,因为两点原因。
5.讲第一点原因之前先问大家(包括选手和主持人,也可以包括观众),我的统计有什么问题没有(看到这里的人可以自己先回过头去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6.当有人说“四个比例加起来不是100%”的时候,呈现第二张表格。

7.讲第一点原因:出题人也看见了,所以会出第五类题——对第三类或第四类题来说,掉进陷阱的选手在第一层;如果你知道有陷阱,所以一遇到看上去太明显的答案就认为这是陷阱,就不选的话,你在第二层;然而出题人在第五层,所以冷不丁会出一道题,那道题好像有一个答案是特别明显的正确答案,是陷阱,然而事实上这个“陷阱”恰恰真是正确答案;所以你仅凭攻略的话,出题人会冷不丁出一道第五类题治你;只有真正掌握知识,信心满满地说出正确答案的人才能和出题人一样处在第五层。
8.问大家(同样是包括选手和主持人,也可以包括观众)一个问题——i(虚数单位)的i次幂是实数还是虚数?
我希望有人说“虚数”;有人说“实数”,理由是如果是虚数的话我就没必要问这个问题了;有人了解相关知识,于是很肯定地说“实数”;有人问“什么是实数、虚数”。
9.以龚凡上次展示的公式(包含欧拉公式)引入,用欧拉公式解释,虽然i是虚数,但i的i次幂是实数,为e的负二分之π次幂,约0.2079(当然严格来说结果具有多值性)。
我其实是想先从这个话题谈起,再选择挑战龚凡(既然她上次提了欧拉公式,那么如果她就是了解相关知识,于是很肯定地说“实数”的那个人就再好不过了,这是我现场提起欧拉公式并选择龚凡的完整原因)。顺便说一下,我给她的东西是我的提纲(包含我准备的完整版内容)的前三页(还有第四页,是什么后文再说),以及我在这三页纸上写的注释(提纲是给我一个人看的,给别人看则必须写上注释,否则对方会一头雾水)。
10.以这道题为例,讲第二点原因——我的分类是以为个人的视角分的,以别人的视角不一定是这个比例;×××这样处在第一层的人就以为是虚数,掉进了陷阱里,×××这样处在第二层的人就猜出了这是陷阱,没有掉进去,然而处在第二层不够,万一答案就是“虚数”,这个人就答错了,而×××这样处在第五层的学霸才明确知道这是陷阱;对他们三个人来说,这道题属于第三类题;而对×××这样不知道什么是虚数的人来说,这道题属于第一类题;此外,第五类题数量并不多,但如果你答题时想多了,那么很可能一道难度不大,问起来也直来直去的题对你来说也是第五类题。
不过这套流程实在太长又太复杂,所以录制时几乎没有用上。
接下来是我对新版规则的研究:

我的结论如下:
1.无论是抢答模式还是轮答模式,助攻题对结果都是有影响的,且抢到助攻题并答对的选手会获得二打一的优势。
2.如果助攻题出现得早,那么这个优势对抢答模式的影响更大,因为假设三个人答题实力相同,则二人方得到这一分的概率为2/3,如果轮次较多,则这个情况累加起来形成的优势非常明显;而轮答模式二打一的优势只能让二人方的胜率提高到75%左右(一人方想获胜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连续两次答错的情况都出现在二人方,二二得四,则一人方获胜的概率在25%左右)。
3.如果助攻题出现得较晚,则有可能还没有出现助攻题,比赛就结束了(并且抢答模式下,距离赛点的轮次越少,靠轮次数建立的优势越不明显),这样助攻题的作用会下降。
4.如果助攻题出现得特别晚,则助攻题的作用将趋近于零;这样抢答模式下,双方获胜的概率都趋近于50%,轮答模式下,双方获胜的概率都趋近于50%左右的某个数——之所以不是50%,是因为轮答模式有先后手之分,而先后手对胜率是有影响的。
其实对于老规则,我也做过研究。
(这段较长,同时有用信息不多,可以跳过去)以传统的英雄联盟模式规则来说,通常认为选择英雄模式的话,勇士没有帮手,这才是英雄;然而我计算之后发现,在高手对决中,选择联盟模式才是英雄。
我们假设五个人答题能力相同,那么一个人答4N道题的答题正确率和四个人各答N道题的总答题正确率是相同的,那么在英雄模式之下,如果出现了四次答题不对的情况,则这四次情况都出现在四人方(即英雄方没有用不答权就获胜了)的概率是1/16;如果出现了五次答题不对的情况,则前四次情况当中有三次出现在四人方,一次出现在英雄方,第五次情况出现在四人方(即勇士用了不答权之后获胜,之所以要强调“前四次情况当中”,是因为如果前四次情况都出现在四人方,英雄方就直接获胜了)的概率是(1/2)×(1/8)×4×(1/2)=1/8,则英雄方获胜的概率(当然也是勇士本人获胜的概率)是1/16+1/8=3/16。
而在联盟模式之下,如果出现了三次答题不对的情况,那么这三次情况都出现在三人方(即联盟方获胜且两个人都“活着”)的概率是1/8;如果出现了四次答题不对的情况,那么前三次情况当中有两次出现在三人方,一次出现在联盟方,第四次情况出现在三人方(即联盟一人“阵亡”之后获胜)的概率是(1/2)×(1/4)×3×(1/2)=3/16,则联盟方获胜的概率是1/8+3/16=5/16,而最后勇士获胜的概率是(5/16)×(1/2)=5/32。
由此可见,选择联盟模式比选择英雄模式更危险。
当然这个计算有两个问题:一是先手方有一个天然劣势,二是在答题轮次有限的情况下,英雄方获胜的可能性其实比上述计算值小(如果是四轮出现四次答不对的情况,那么都出现在四人方的概率只有1/70,远小于1/16),因此实际上无论是英雄模式还是联盟模式,勇士获胜的概率都小于上述计算值。不过这两点都是轮次越多误差越小的,而如果五名选手的答题水平都很高,那么轮次很可能会很多,这样误差就比较小了。
理清了这一点,我可以说在英雄联盟的赛制中,选择联盟模式的人才是英雄,因为他(她)选择联盟模式就意味着他(她)要么明知联盟模式更危险也敢于冒险,要么认为五个人都是高手,但自己知识无死角,水平远超其他四人,可以无视我上述计算所假设的前提(五个人水平相同)。
再说七周年巅峰会的规则,见http://zhuanlan.zhihu.com/p/55459271
下面说选对手的事。我在录制时说选人也是有攻略的,我会把攻略告诉后面的攻擂选手。其实这个攻略没什么复杂的:如果你面对三个选手,甲轮答80分,抢答60分,乙轮答70分,抢答70分,丙轮答60分,抢答80分,那么你选择挑战甲,甲会选择轮答模式,选择挑战丙,丙会选择抢答模式,这样你会面对实力80分的对手;而你选择挑战乙,会面对实力70分的对手(这个攻略怎么用由攻擂选手自己掌握)。
我选择挑战龚凡的完整原因见前文。其实我做准备的时候先想的是挑战褚臻,不过我跟他互动容易,选择挑战他则没有什么理由,这才选择挑战龚凡;我还有一个方案是先从诗词聊起,然后选择挑战李泊廷,不过李泊廷没有来。
最后说说我离场前的事,分为三个部分。
由于我之前问了导演组,得知节目播出时是10月下旬,正值中国航海家郭川失联四周年之际,所以我的第一个部分是现场念一首词(我的提纲的第四页就是这首词,现场交给了主持人),以此向郭川船长致敬。
江城子·望夫归
夫君唯好起船桅。
巨帆挥,助神威。
携子远观,心痛浸霜灰。
清照芳心孰不懂,身在此,意相随。
帆倾人坠讯息微。
遣机追,晓情危。
地网天罗,寻迹莫能为。
夫嫂凶闻何忍报,筹膳刻,被惊雷。
妻儿奔走并鸥飞。
泣声悲,愿君回。
呼夫无踪,空有信风吹。
怎诉怀中于幼子,心内苦,告诸谁。
潮头奉酒立空杯。
语黄葵,嘱洋龟。
葵去龟还,孽海恨深黑。
梦醒只期夫未死,礁尾驻,望夫归。
注:郭川是中国航海家,曾多次创造航海运动的佳绩,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成绩是在2012年到2013年经过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此外,他还曾经驾驶帆船靠近钓鱼岛;2016年10月25日,郭川在一次航海中失联,其遗体至今没有找到。
这首词是从郭川船长的夫人的角度写的,因为郭川失联之后,我的脑海里想象出来的画面是一个女人午夜梦回,孤独地跑到海边站立,任由海浪拍打,海风呼啸,不断呼唤着丈夫,哪怕明知毫无希望,也在一天天地盼着丈夫回来,但头上只有海鸥飞过,身边只有海龟爬过。
这里有一点遗憾,因为我要抖个包袱,问大家我为什么要写“礁尾驻”,而不是“礁头驻”,然后故弄玄虚,说我是有讲究的,最后告诉大家,原因是根据《江城子》的格律,那个位置是仄调;不过这个包袱没有抖响。
第二是告诉龚凡我选择挑战她的完整原因。我先说我将掉进南京市政管网的下水道里,从秦淮河出去,让她在秦淮河的出口等我(这也是一个包袱,从现场情况看好像也没有抖响),然后说不用等了,并把我的提纲的前三页连同注释交给了她(重点是我提欧拉公式的完整原因)。
第三是在现场说,我上次上节目之前参加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通过了笔试,但由于试讲时有些紧张,没有通过面试;而上次参加节目,见了大场面之后,我再试讲就从容淡定了,于是一连通过了两门学科的面试。
这里跟想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说一下,一个人可以有两门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并且科目一和科目二是公用的,只不过需要注意有效期的问题(比如你第一次笔试通过了科目一、科目二和甲学科的科目三,第二次笔试通过了乙学科的科目三,第一次面试甲学科过关,那么你必须在你的科目一、科目二成绩有效期内通过乙学科的面试,否则你得重考这两科);另外一次面试只能报名一个学科,想参加第二个学科的面试的话需要下次再报名。
我要讲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最后补充几个花絮:
1.录制节目那天南京下了雨(第二天是9·18,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而选手(包括守擂选手和攻擂选手)没几个带雨具的(应该是没把雨具带到南京,因为前一天晚上我还让导演提醒大家带雨具)。
2.节目组的成员的工作很不容易,一直跟我联络的那位导演曾经一度在医院里一边看病一边跟我在微信上交谈。
3.我穿的衣服是节目组的人选的(不符合大家的审美品味别怪我),跟上次比,上衣的号倒是够大,就是鞋有点小。
4.我掉下去之前把我的提纲第四页掏出来交给了李好,把我的提纲前三页掏出来交给了龚凡(其实如果把这两样东西交给观众,然后说可以传阅一下,最后送到李好/龚凡手上就行的话,效果也许会更好),后来说注释是我当天写的的时候又掏出了一支笔,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外号——哆啦A梦。
5.我掉下去之后一位导演牵着我的麦把我拉了出去(另一头还连在我身上),于是我跟乌米白说有人学她,拿我当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