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睹物思人与梅开二度
这才是藤本树塑造姬野这一形象真正的精华之处
漫画动画里不乏所谓的“回忆杀”,但产生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用得好直接封神,用的不好则是吐槽都不知道从哪里吐起。
回忆杀虽好,也不能滥用,有些动画漫画回忆杀一连用两三集,几十页来叙述,那就成“回忆”了,不叫回忆“杀”,因为你这么一铺开回忆,泪点就被分散了,原本想要感动读者,结果适得其反
藤本树是怎么用“回忆杀”塑造好人物的呢?那就是:睹物思人
普通的创作者在对于“回忆杀”的处理时重于叙事,就越讲越多,冲淡了回忆杀“杀”的本质——在某一瞬间击中读者的心,让读者想起那个早已不在的人物。
最好的例子是《鬼灭之刃》对回忆杀的处理,鬼灭之刃后期对于回忆杀的处理虽好,但从文学意义上讲其实是不如人意的——因为一来就一件叙事回忆杀,而且将近一集内容。以面塑人,极易分散。人物的性格在“回忆”中被淡化,叙事凌驾于人物之上,这不能说不好,只是不够完美,少了点文学上的美学意义,回忆杀真正的美学意义在于“四两拨千斤”
藤本树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本质,他用两个物将原本死去的姬野再度拉回人们的视线:香烟与信件
秋获救后,试图去点燃一根香烟,突然,他想到了点烟时的姬野前辈,不由得放下了烟痛苦起来,这一场景在漫画中只有三页,真正算得上回忆的只有一格。
但正是短短三页,姬野借由这根香烟回到读者的视野,读者刚受到打击的心脏不由得再度作痛——回忆杀的作用达到了,可是藤本树用了很多篇幅去叙述这一切吗?并没有,藤本树的回忆杀四两拨千斤,点到即止。表达已经结束,剩下的诸多情感,得靠读者细细品味,这才是优秀创作者的高明之处:以克制的叙事,诉说无限的情感。
很多人创作的误区在于,他们认为事情越多越好,想要靠大量的叙述填满人物,但实际上优秀的叙事者永远是轻装上阵,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言已尽而意无穷。这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很易忽视。因为他们总怕“我写这么少,突出不了人物怎么办?”只要这个想的越多,就越想写,于是就成了叙事,人物反而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