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吧 关注:1,659贴子:11,457
  • 3回复贴,共1

【转帖】明清的皇子公主为什么容易夭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0-12-04 19:53回复
    6个皇家子女夭折
      1627年,明朝第15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年仅22岁。熹宗国号天启,也称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在位七年,生有三子三女,可惜全部夭折,无一长大成人。没有继承人的天启皇帝被迫将风雨飘摇的帝国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天启皇帝贵为一国之尊,只活了22岁,六个子女全部夭折,令人叹息不已。但他的悲剧并非个例,考察一下明朝皇帝的寿命和子嗣情况,我们就会发现,短命加子女早夭,几乎是明朝皇帝的普遍现象。
      截至北京陷落,明朝共计16个皇帝,其中活过50岁的只有4个:太祖朱元璋活了70岁,成祖朱棣活了64岁,嘉靖皇帝活到59岁,万历皇帝活到57岁。其他皇帝大都在40岁左右去世。
      除了寿命,大部分皇帝在子嗣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景泰、天顺、弘治、嘉靖都是一子单传,正德、天启干脆绝嗣;后代较多的只有洪熙、宣德、成化、万历四人而已。
      在明代,婴儿夭亡并非罕见,但是,堂堂帝王之家,六个孩子死亡率100%,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呢?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0-12-04 19:54
    回复
      一氧化碳中毒
        记载天启年间皇宫内情最详细最可靠的一本书,叫作《酌中志》。
        《酌中志》的作者,是明朝皇宫的一个太监,叫刘若愚。刘若愚出身不差,其家世袭延庆卫指挥佥事,父亲应祺官至辽阳协镇副总兵,他也应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万历二十九年,刘若愚进宫做太监。知识在哪儿都是力量,刘若愚属于太监中的知识分子,在宫内混得不错。天启初年,刘若愚被派内直房经管文书。
        天启皇帝去世后,崇祯皇帝清除魏忠贤势力,刘若愚也被诬告入狱。他在狱中写下这本《酌中志》,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宫中数十年的见闻,并为自己鸣冤,后来终于得到释放。
        刘若愚在宫内待了几十年,经过了整个天启朝,加之他懂文化,在宫内地位比较高,其对皇宫内各种事情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
        刘若愚在书中介绍了皇宫内各职能部门,在讲积薪司的时候,他写道:“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每根长尺许,圆经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
        如果刘若愚的记载属实,那应该是有多名皇子女死于冬天用木炭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事实上,皇族一氧化碳中毒绝非仅见于明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差点被一氧化碳中毒夺去性命。
        溥仪在宣统十二年十一月的日记中记载:“二十九日,晴。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0-12-04 19:55
      回复
        比较科学的解释


        IP属地:江苏5楼2021-09-01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