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证营州和平州在唐到五代时的位置变迁时,就发现原来从李存勖得到卢龙军没多久,契丹人就稳稳占据了卢龙军的营州和平州,契丹的入关剽掠已成常态,打下了进出长城线以南的桥头堡,此后的幽州几乎完全处在了契丹军事力量的威胁之下。
难怪会有周德威在卢龙时期,榆关失效,契丹人在营平之间放牧的记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唐开始,契丹人动辄抢到幽州城下,幽州城的补给经常被契丹人抢了,幽州人都不敢随便出城,后唐年年要从内地派大军进驻瓦桥关或易州支援卢龙。因为,契丹人从营平出发,幽州城都成了前线了。
为了争夺幽州的控制权,契丹大军曾与李存勖的沙陀军队两度爆发激战,由于李存勖的军事指挥艺术更胜一筹,这两场战争均以契丹的惨败告终。但后唐统治下的幽州在遭受连年战乱后,农业人口几乎损失殆尽,甚至到了不依赖南部的粮草运输便无法维持自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