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宫游学记(实际是八部金刚的学习)
作者:风雪无迹
各位看官注意了。学习的大幕缓缓拉开了。(以下所称道长均指正仁子道长)
预备式,手掌并拢,稍微用点力将手掌撑开,放到体侧,肩膀带动手臂连同手掌微微向身体内侧转动。这第一个动作,我光想这用力,手掌心面向身体后了,道长立即纠正了我,道长说手掌微微往后45度就可以了,这时候感觉肩膀微微向后,拉动带脉。虽然我不知道啥是带脉,但是我能感觉这个准备动作手臂微微往后,身体微微往前,把肩膀的筋拉了一下,有点类似我做俯卧撑前后做的扩胸动作。一下子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道爷的视频里面说就这个准备动作,能让整个身体热起来,我没这个感觉,我就只感觉这个准备动作一做,精神振奋起来了。
第一式双手插顶利三焦,关键是手掌要并拢且微微拉伸,手掌稍微有点绷紧的感觉。手臂往外的时候,要往外拉,生长出去,到头顶再往上插,有力一点。往复的做。这时,道长说我的动作太快了,说我的气还没上来,这个动作就做完就做下一个动作了。这个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想了一下,对的,因为我是早上吃饭前练的,上班时间很紧张,再者就是我光想处处用力,这一用力了,动作自然就快。我自己计算过,每个动作做五遍,一套金刚功20分钟结束,看来我的动作是快了一点。接下来我就留意自己动作的速度了。
这个动作最后是手往下,收回继续上下叠一起。道长开示整个金刚功就这个最后收回来需要放松。我留意了一下道长的示范,自然的手放下,在肚脐的位子,叠一起。
第二式手足前后固腰肾。道长开示,手合掌在身后往上提再往下的时候,手掌不要碰到腰肾,是在腰肾上有空隙,手掌顺着腰往下走,不是手掌贴在腰肾上摩擦往下。我记得有一些气功书上写的是脚分开与肩宽,以手掌的根部擦后腰肾起热的动作来固腰肾。我不懂这两者固腰肾的原理是否一致,但要记得金刚功和一般外面的气功书是不一样的。
跟着道长的示范,我又做了几遍。
道长说收工要慢,手提起来不要过鼻子,然后手分开,顺着往下,配合呼吸,徐徐往下走。
第三式调理脾肤需单举,道长说我的动作不对,腿迈开,手放身体腰部手掌一举一下按的时候,我身体是斜向45度,道长说身体是要保持正前方不动的。我努力扭正,感觉整个上半身,从肩到腰到跨,随着一举一按,脚后跟一撑,整个身体的筋被拉开了,有点类似伸懒腰的那种感觉,就感觉舒畅。
道长继续开示,这个动作无论是一开始的举和按还是接下来的拉和提,都要用力。和视频中道爷讲的一样,这个处处用力我是记住了。
再下一个动作是开弓放箭。这个动作我也不标准,我的动作身体往左靠的时候,右手尽量往左后再往下划弧,幅度过大。道长开示,身体往左靠,右手的动作不用过大,右手从鼻尖往下划一个弧就出去。拉弓要用力,翻章的时候,我的右掌窜的太往前。
道长开示,右掌一翻用寸劲,不用右掌往前窜太多,就是所谓的用暗力。按照道长的示范,连做了9次。
回头望足去心疾,道长开示,两腿迈开,脚尖脚跟一转,身体自然对左面。然后左手手掌从掌心向上变为直直的往后,右手不用提太高,右手很自然的从下巴颏高度的位置顺着胸口正前方这里往下按下去,然后扭头看脚跟。
我的这个动作,左手遗漏了一开始掌心向上这个动作,插的时候,手腕扭动了。应该是直直的插。右手往下按的时候,手提的太高,其实,只要从下巴颏这里开始就可以了。
我突然想起来,太极拳中要求沉肩坠肘,我的右手如果举太高,肩膀就耸起来,如果右手从下巴开始,正好不会耸肩,看来这道家的功夫虽有不同,但大道殊途同归的道理是一样的。
五劳七伤往后瞧,道长开示,手臂并拢加紧,扭的时候,内视(说实话怎么眼睛往里面看我不太懂,我就闭着眼睛把目光收拢)。 凤凰三点头,道长开示手臂要尽量往外伸,点头的时候手的位置是不变的,左手压右脚尖的时候,尽量左手往右脚尖的小拇指方向压(往外脚背方向),道长说这个动作是练腰的。
第八式两足顿顿,道长开示手臂加紧,牙齿咬住,这个动作看过视频的基本都会。 然后就是收工,收功要慢,配合呼吸,手到口上鼻下就分开往下走。道爷的视频说感觉气在走,我还没感觉到这一步,我只感觉气血平静了。
作者:风雪无迹
各位看官注意了。学习的大幕缓缓拉开了。(以下所称道长均指正仁子道长)
预备式,手掌并拢,稍微用点力将手掌撑开,放到体侧,肩膀带动手臂连同手掌微微向身体内侧转动。这第一个动作,我光想这用力,手掌心面向身体后了,道长立即纠正了我,道长说手掌微微往后45度就可以了,这时候感觉肩膀微微向后,拉动带脉。虽然我不知道啥是带脉,但是我能感觉这个准备动作手臂微微往后,身体微微往前,把肩膀的筋拉了一下,有点类似我做俯卧撑前后做的扩胸动作。一下子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道爷的视频里面说就这个准备动作,能让整个身体热起来,我没这个感觉,我就只感觉这个准备动作一做,精神振奋起来了。
第一式双手插顶利三焦,关键是手掌要并拢且微微拉伸,手掌稍微有点绷紧的感觉。手臂往外的时候,要往外拉,生长出去,到头顶再往上插,有力一点。往复的做。这时,道长说我的动作太快了,说我的气还没上来,这个动作就做完就做下一个动作了。这个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想了一下,对的,因为我是早上吃饭前练的,上班时间很紧张,再者就是我光想处处用力,这一用力了,动作自然就快。我自己计算过,每个动作做五遍,一套金刚功20分钟结束,看来我的动作是快了一点。接下来我就留意自己动作的速度了。
这个动作最后是手往下,收回继续上下叠一起。道长开示整个金刚功就这个最后收回来需要放松。我留意了一下道长的示范,自然的手放下,在肚脐的位子,叠一起。
第二式手足前后固腰肾。道长开示,手合掌在身后往上提再往下的时候,手掌不要碰到腰肾,是在腰肾上有空隙,手掌顺着腰往下走,不是手掌贴在腰肾上摩擦往下。我记得有一些气功书上写的是脚分开与肩宽,以手掌的根部擦后腰肾起热的动作来固腰肾。我不懂这两者固腰肾的原理是否一致,但要记得金刚功和一般外面的气功书是不一样的。
跟着道长的示范,我又做了几遍。
道长说收工要慢,手提起来不要过鼻子,然后手分开,顺着往下,配合呼吸,徐徐往下走。
第三式调理脾肤需单举,道长说我的动作不对,腿迈开,手放身体腰部手掌一举一下按的时候,我身体是斜向45度,道长说身体是要保持正前方不动的。我努力扭正,感觉整个上半身,从肩到腰到跨,随着一举一按,脚后跟一撑,整个身体的筋被拉开了,有点类似伸懒腰的那种感觉,就感觉舒畅。
道长继续开示,这个动作无论是一开始的举和按还是接下来的拉和提,都要用力。和视频中道爷讲的一样,这个处处用力我是记住了。
再下一个动作是开弓放箭。这个动作我也不标准,我的动作身体往左靠的时候,右手尽量往左后再往下划弧,幅度过大。道长开示,身体往左靠,右手的动作不用过大,右手从鼻尖往下划一个弧就出去。拉弓要用力,翻章的时候,我的右掌窜的太往前。
道长开示,右掌一翻用寸劲,不用右掌往前窜太多,就是所谓的用暗力。按照道长的示范,连做了9次。
回头望足去心疾,道长开示,两腿迈开,脚尖脚跟一转,身体自然对左面。然后左手手掌从掌心向上变为直直的往后,右手不用提太高,右手很自然的从下巴颏高度的位置顺着胸口正前方这里往下按下去,然后扭头看脚跟。
我的这个动作,左手遗漏了一开始掌心向上这个动作,插的时候,手腕扭动了。应该是直直的插。右手往下按的时候,手提的太高,其实,只要从下巴颏这里开始就可以了。
我突然想起来,太极拳中要求沉肩坠肘,我的右手如果举太高,肩膀就耸起来,如果右手从下巴开始,正好不会耸肩,看来这道家的功夫虽有不同,但大道殊途同归的道理是一样的。
五劳七伤往后瞧,道长开示,手臂并拢加紧,扭的时候,内视(说实话怎么眼睛往里面看我不太懂,我就闭着眼睛把目光收拢)。 凤凰三点头,道长开示手臂要尽量往外伸,点头的时候手的位置是不变的,左手压右脚尖的时候,尽量左手往右脚尖的小拇指方向压(往外脚背方向),道长说这个动作是练腰的。
第八式两足顿顿,道长开示手臂加紧,牙齿咬住,这个动作看过视频的基本都会。 然后就是收工,收功要慢,配合呼吸,手到口上鼻下就分开往下走。道爷的视频说感觉气在走,我还没感觉到这一步,我只感觉气血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