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
天权
“瑶光刚被天璇所攻破,莫县主正派人在瑶光找寻共主玉印的下落。”小胖缓缓说道。
执明额头的那缕淡紫色的青丝彻底被扎了上去。这位年轻的君王刚满二十一岁生辰,面颊深邃阴鸷。他的嗓音低沉,听不出喜怒,“瑶光王室,还有人活着么?”
小胖的嗓音有些沉重,“瑶光王室众人,以瑶光王为首,皆在天璇的吴老将军攻破瑶光王城的那日,跳城楼而亡。瑶光慕容氏,皆亡。”
执明怔怔地发了一会子呆。
瑶光王子黎,能文能武,智计无双。他有着“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之美称。听闻但凡见过他之人,无不被他的风采所折服。
鲁大人曾在执明面前叹道,“若是公子黎当了瑶光下一任国君,瑶光约摸会成为天权劲敌。”
执明眼眸幽深,“吩咐下去,让散落四国的影卫,寻找王子黎的下落。”
小胖的眼神闪过一丝疑惑,抱拳道,“……是。”
瑶光慕容一族不是已经没了吗,王上为何还要命人四处寻找那位传闻中已经摔的面目全非的王子黎的下落呢?
不过,身为下属最重要的就是服从,王上既然有此命令,那么他便只能着手去办了。
“沐女。”执明的薄凉的嘴唇牵扯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沐女朝执明行了一个君臣礼,“小的在。”
“宣鲁大人进宫。”执明吩咐道。
“是。”
执明负手而立,宽大的衣袖垂落。
从今日起,天权就只有一位不思上进、只图安逸的君王。
————
————
执明地坐在亭子中,喝了口茶,饶有兴致地看着阁楼上的一出好戏。
二楼阁楼上,有个小太监身后被绑着一个大大的粉色风筝,带着哭腔喊道,“别推我,别推我,王上。”
三个太监推搡着那位小太监,有些不耐烦地道,“快点,快点。”
“王上……”
二楼栏杆的较高,约摸到了小太监的胸口,楼下是潺潺的流水。
执明不耐地将手上的杯子一摔,站起身来,朝前走了两步,“你们磨磨唧唧的干嘛呢?不就是条人命吗?本王脖子都要望断了。”
阁楼上三个小太监推搡的动作大了些,“快点啊。”
反正才二楼,而且下面还是池塘,就算摔下去,又能怎么样?
那位背着风筝的太监扔在不住挣扎,“王上饶命啊。王上~”
身旁的太监们继续在推搡,“快点啊。”
就在这时,一个胖乎乎的身影站在了执明的身后,连声道,“住手!”
这才停止了这场闹剧。
这位乃是前朝元老——天权的太傅——翁彤。
太傅甚是苦恼地看着执明,“唉呀王上,你怎么玩到阁楼顶上去了?我问您,您可看过臣子的奏报?今日可念过,老臣三日前给您留下的文章?”他顿了顿,瞥了一眼身后的阁楼,“您如今是王了,怎么还日日嬉戏呢?”
执明并不接话,转头训斥身后的两个小宦者,“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啊?怎么让太傅在日头底下走这么远的路啊?还不去倒杯水,给太傅顺顺气?”
语毕,便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两个宦者微微颔首。
“王上?王上……”太傅也顾不得喝什么茶了,急忙小跑着追在执明的身后。
出了凉亭,四周视野开阔,翠绿一片。
太傅这才小跑着追到执明身前,“王上,您听老臣说嘛。”
执明低头挑眉,“太傅,朝里的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他看了一眼太傅,又转头看向别处,“这些奏折有什么好看的?这些日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本王从小就知道,咱们天权得上天庇佑,要啥有啥,百姓安居乐业,无事烦忧。本王不勤加玩乐,那不亏啦?地上的东西呢,本王玩的差不多了。”他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指了指碧波无云的天空,“本王寻思着上天看看,应该更有意思。再说了,不让那些人试,您的意思,是让本王自己去试啊。”
太傅听得连连叹气,有些无奈地道,“唉呀王上,各国都在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我国若还安于一隅,迟早要招惹祸患的呀。老臣求王上效仿古人,为我国招揽一些有识之士吧。”说到最后,太傅躬身朝着执明行了一个礼。
“好好好,现在就好得很。”执明眼波流转,反倒顺势安抚起了太傅,“不要整天想着打打杀杀,那打起仗来,那死的是本王的子民。本王,会心疼。难道太傅您就不心疼吗?”
太傅一时语塞。
执明一脸无害地道,“与其花功夫去外面找什么贤士,还不如替本王寻一些伶人回来,这宫中的丝竹,本王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太傅身子一软,就这样晕厥了过去。
执明回头,“还不快扶太傅去凉亭里休息?”
“王上。”就在这时,一个小宦者施施然走了过来,行礼道,“莫大人求见。”
执明神情微变,“请他进来。”
“是。”
他转身走进凉亭,伸手在太傅面前晃了晃,唤道,“太傅,太傅?”
太傅依旧双眼紧闭,未曾有醒来的迹象。
执明低头倒了一杯茶,泼在了太傅的脸上。
太傅打了一个喷嚏,一下子清醒过来。
执明道,“太傅,您都一把年纪了,没什么事,就不用进宫回禀了。”
太傅觉得头又晕了,“王上、王上……”
执明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个小宦者,“你们两个还愣着干嘛?还不快点扶太傅回去休息啊?”
“招纳贤才呀,王上……”太傅边说边被人扶着出了凉亭,“要招纳贤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