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鳄吧 关注:54,845贴子:1,318,048
  • 10回复贴,共1

养佛心得,持续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入坑第五个年头了,随着手上的龟渐渐的出了品相,有些龟友就问我,怎么养会让佛越来越好看,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在我看来,佛不是工艺品,更不是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佛毕竟是一种生物,是造物主的宠儿,它的发展前途固然受饲养者的影响,但是具体能长成什么样,谁都无法保证。换句话说,饲养方法只能决定佛的下限,佛的上限,那是由基因决定的。当然,这是建立在养功基本过关的情况下。
选苗子的事情就不多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刺多,就买爆刺的,喜欢脸好的就买脸好的,总而言之一分钱一分货。
养功的话我就以我这四五年自己使用的方法来说:
买过苗子了,让商家先清肠再发货,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肠胃炎的概率。在苗子到家的前一天,给饲养容器里加上水。
苗子刚到家,一定要拍开箱视频,这是售后的保证。开箱之后不要急着给下水,把苗子放在干净的盆里给它缓十到二十分钟后再放入准备好的之前准备好的饲养容器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苗子体温和容器里的水温,毕竟温差大了容易得肠胃病、腐皮、感冒甚至肺炎。
水位的话,个人推荐过背即可,这样既能保证龟的安全又能减少换水时的体力。水位要注意两点:
1、水位低于佛的背甲,佛的背甲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背甲会发育畸形,会变得很塌。
2、水位过高会导致佛苗溺死。佛在水中游泳是靠尾巴来保持平衡的,水位过高,它游起来尾尖会不停的摆动,撞到饲养容器的边或者底部,大概率会使尾尖磨损。
综上所属,还是水位超过背甲且不能让它游泳为最好。也有人说过深水出好龟,但是并没有得到公认。本文的主旨不是学术探究,所以没有考证的方法,我不会推荐。
水位和温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开食了。佛鳄龟的适应能力在所有的龟当中应该算得上数一数二了,只要龟是健康的,开食是迟早的事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刚到家的龟是需要静养三到五天的,也有的龟到家就开食,但这毕竟是少数,不能作为依据。而且长途颠簸,对龟的身体机能也是很大的考验。所以,静养三到五天是最保险的方法。静养三天之后,用饲料喂养,放里面之后人就走开,20分钟后再来看,吃完了就是开食成功,吃不完就捞走,然后第四天用同样的方法喂,以此类推直到吃为止。用饲料喂是因为饲料好消化,毕竟龟刚到家没多久,身体机能没完全恢复,肠胃脆弱,喂饲料保险。还有就是,饲料对佛的吸引力远不如肉,如果龟愿意吃饲料的话,说明龟的肠胃很健康。有时候龟虽然肠胃有问题,但是抵御不了肉的诱惑,吃下去消化不了可能危及生命。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2-08 19:18回复
    接下来说说开食了。佛鳄龟的适应能力在所有的龟当中应该算得上数一数二了,只要龟是健康的,开食是迟早的事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刚到家的龟是需要静养三到五天的,也有的龟到家就开食,但这毕竟是少数,不能作为依据。而且长途颠簸,对龟的身体机能也是很大的考验。所以,静养三到五天是最保险的方法。静养三天之后,用饲料喂养,放里面之后人就走开,20分钟后再来看,吃完了就是开食成功,吃不完就捞走,然后第四天用同样的方法喂,以此类推直到吃为止。用饲料喂是因为饲料好消化,毕竟龟刚到家没多久,身体机能没完全恢复,肠胃脆弱,喂饲料保险。还有就是,饲料对佛的吸引力远不如肉,如果龟愿意吃饲料的话,说明龟的肠胃很健康。有时候龟虽然肠胃有问题,但是抵御不了肉的诱惑,吃下去消化不了可能危及生命。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2-08 22:59
    回复
      接下来这一段就是顶尖硬货了,还在码字,明晚更新!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2-08 23:12
      回复
        开食以后就是日常的喂养了。佛鳄毕竟不是挑食的主,所以龟友们的食谱都不尽相同。主流的食物还是水产品、昆虫和饲料。就我而言,我什么都喂过。喂过泥鳅、鱼苗、虾仁、黑鱼肉、花鲢肉、田螺肉、白玉蜗牛、虾干、鱼干、鸡胸肉、鹌鹑、蟋蟀、螳螂、蚂蚱、玉米虫和各种饲料,甚至还喂过水果。其实也只是为了满足我喂食的乐趣,没有必要一定这么复杂。我的这个食谱,鱼肉、鸡胸肉和饲料占苗子食物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五。接下来我会详细说明,佛鳄每个时期所需要的食物、食量和喂食频率:
        一、五厘米之前,主要就是喂食鱼肉,鸡胸肉和饲料,鱼肉的话可以买鱼苗回来喂,最好买回来就冻上,不然成片的死。除非大容器和增氧泵同时安排上,不过太麻烦,而且水泵的噪音也大,我个人不建议这样。还是买鱼回来冻上好,去菜市场买条两斤的黑鱼,够苗子吃很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冷冻的鱼肉,最好分开装,切成苗子头部大小的块状。这样既能不用反复解冻导致营养流失,也能让苗子吞和头部差不多的食物,锻炼咬肌,刺激头刺发育,而且喂食起来也方便。网上有那种自封袋,很便宜,买回来分装一下,很精致。鸡胸肉和鱼肉同样对待,效果和鱼肉差不多。饲料的话市面上那几种都可以,我用的是高够力善玉菌和育龟保育粮。高够力善玉菌能够调理肠胃做辅助龟粮,育归做主粮,饲料种类的选择无所谓,不用太讲究。五厘米之前喂食量和频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可以每天喂,也可以隔天喂。想让它长得快一点就每天喂,想让它相对慢点长就隔天喂。每次头部大小的肉,或者十到十二颗饲料。具体一点就是鱼肉、鸡胸肉、饲料这三种轮流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天天喂的佛,状态一般来说没有隔天喂的好,毕竟饥饿状态比吃饱状态更充满攻击性。天天喂的话,背甲纹路和龟的整体质感,也是不如隔天喂的好。但是头脸和刺的发育差别不大。还是看自己的饲养目标。想早点让苗子长大出品相,还是慢雕细琢培养整体质感,这就看饲养者的自身选择了。
        2、关于翘甲和扇甲的问题,五厘米之前是不需要管甲型的,苗子期营养一定要跟上,为以后的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甲型太离谱的话,可以考虑捏捏,但是不要因为前期的甲型问题就减少喂食,导致苗子营养不良,这样以后更容易扇甲。前期营养跟上,龟的厚度理想的话,后期的收甲就会好看很多。
        顺便提一下,四厘米到七厘米是佛的尴尬期,你会发现你的佛苗没啥亮点甚至变得很不符合你的预期。这段时间很多龟友选择放弃,其实坚持下去,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点我深有体会。
        二、五点五厘米到七点五厘米。五点厘米到七点五厘米这个阶段是一只佛最重要的时刻。佛开始从苗子阶段进入小亚成阶段。这个阶段,头版开始逐渐展开,头刺初露锋芒,背甲也开始进入收甲阶段。这个阶段的喂食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点:
        1、一定要隔天喂。进入了收甲阶段,佛的甲会自主地由一个略微扇型的甲变化成一个圆润的修长的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蛋甲。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这段时间不能喂太多。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的每只佛在这个阶段,基本上都加大了喂食量,本来都是头部大小的肉块,变成了宽度和头差不多,长度是宽度大约两倍的肉条。饲料的话也是相应的增加0.5倍。任何时期都要牢记,营养一定要跟得上。
        2、这个阶段的食物种类可以相应的增加。在以前的鱼肉、鸡胸肉和饲料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昆虫或者一些田螺肉。增加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喂养乐趣。
        三、七点五厘米到十厘米。这个阶段,佛的状态和食欲达到鼎盛。类似于人的青春期。看人来就扑腾并且似乎永远也吃不饱,这个时期的饲养就轻松了不少。食物种类可以在以前的基础上再加上鹌鹑。鹌鹑的营养是很丰富的,一顿可以喂一只,八点五厘米以后可以一顿喂两只。和其他的食物轮流喂,也是非常美滋滋。频率可以隔一天喂,也可以隔两天。鱼肉和鸡胸肉也可以一顿喂两块,饲料可以换成大颗粒的,一顿二十到二十五颗。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喂食很轻松。
        四、十厘米以后,佛基本上就定型了,就没必要让它再长那么快了。可以隔两三天喂一次,都养到十厘米了,怎么养我就不多说了。饲养者也有一年多的饲养经验了,心里有个谱就行。
        关于喂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1、食物大小应该以佛能够整吞下去为最理想,不然佛会用爪子撕扯,这样对它的胡子和爪子都有很大的危险。根据食物形状的不用,饲养者可以帮助佛鳄选择最佳的吞咽角度。比如长条形的肉条,你可以用镊子把窄的一端放到佛嘴边,它吞咽起来就特别方便。不然拦腰咬住肉条,它还是会撕扯。
        2、一定要养成用塑料镊子喂食的习惯,这个不仅可以体验到互动的快乐,也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苗子和小亚成还好,八厘米以后咬一口可不是闹着玩的。至于为什用塑料镊子,是因为塑料的镊子软。如果是金属的,佛鳄一口下去,很可能把嘴崩了,那就GG了。
        3、每顿的喂食种类只能是一样,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很难消化。
        4、冷冻的食物必须充分解冻才可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2-09 19:52
        收起回复
          才可以喂食,不充分解冻容易引发肠胃炎甚至肺炎。
          5、如果龟出现不吃食的问题,可以停食物一两顿。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1-02-12 12:38
          回复
            喂食的方法说完了,接下来就是换水的问题了。换水的话整个饲养过程都大同小异。这里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1、囤水问题。这个其实在龟刚到家的时候应该囤水,毕竟龟刚到自己这边来,不适应当地的水质。换水的时候用一半囤的水加上一半自来水,每次换水都增加自来水的比重,到最后就直接全用自来水。这个方法是最稳妥的,其实本地水质好的话,完全可以直接自来水。
            2、温差问题。换水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温差了。新水和老水温差最好不要超过两摄氏度,生活经验丰富的龟友,用手摸摸就知道了。反之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3、换水频率。换水的频率也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事情。很多龟友出于给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心理,水中有一点粪便就要换水,这是大忌!龟对新的水是有一个适应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对于那些一天换一次的龟来说,那就相当于每天都在换新环境,龟一直出于紧张害怕的状态,会出现肠胃炎、腐皮的情况。最理想的频率就是十天换一次水,水再脏都别管他,你觉得它活在臭水里,其实它快活的一批。
            饲养容器的大小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1-02-12 12:38
            回复
              换水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接下来我就谈谈日常饲养中出现的一些疾病吧:
              1、腐皮。腐皮是最常见的疾病了,大体表现就是龟身上出现乳白色的部分,大多出现在爪子根部和头部。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龟不适应环境导致的。日常饲养中,主要是因为温差过大,水质变化。腐皮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对品相的伤害比较大,比如爪子根部腐皮,会把指甲腐掉,头刺腐皮,会把头刺腐掉。不加以控制,会由局部腐皮发展到全身腐皮。那时候再抢救就难了。治疗腐皮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泡药,一般商家都会有。把药粉按照比例洒在水里,具体什么比例,商家会告诉你。泡药过程中隔天换一次水,换一次药。一般五到七天就能痊愈了,不算什么大病。主要预防方法还是不要太勤换水,不要让温差短时间变化太大。还有就是摸龟之前尽量洗手。
              2、肠胃炎。肠胃炎也是比较常见的。肠胃炎的表现就是龟排便不正常和屁股上翘并且飘在水面上。轻微点的会排白色的,稀的便。肠胃炎一般跟喂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没有充分解冻的食物、过期腐败的食物、喂食之后温差变化大、温度太低龟吃了不消化。龟不适应环境紧张导致拉稀。白色的成型的没事,黑色的不成形的也没事(有时候不成形的黑色粪便也有可能是成型的被泡碎了)。这两种情况停喂三五天就好了。白色的稀的就说明可能要用药物治疗了,但是这也是初期肠胃炎,不及时控制会加重,患有严重肠胃炎的龟,会排绿色或者果冻状的粪便,更甚的还会便血,这种程度的只能去宠物医院抢救了。轻微肠胃炎的治疗方法也是和腐皮一样,找商家买药。使用方法也是和腐皮药粉一样的。这个预防方法就是喂食前充分解冻冰冻的食物,过期腐败的食物扔掉、喂食之后一天内不要玩弄不要换水,寄龟前三天不要喂食,水温低于18度就停止喂食。关于温度,后面说冬眠会细说。
              3、感冒、肺炎。感冒的主要表现就是龟不吃东西,没精神、耷拉个脑袋、流鼻涕并且不愿意下水。龟感冒的原因跟人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因为短时间温差变化太大。感冒的话就用阿莫西林胶囊粉末泡澡,半颗胶囊的粉末量配一矿泉水瓶量的水。两到三天换一次水和药。等到龟开始吃东西了,就说明有好转了,可以减少药量。肺炎的话我说说状况,龟张嘴呼吸偶尔伴随声音、身子侧着浮在水面上。8厘米之前还是用一克罗红霉素胶囊和一瓶矿泉水搅和一下,然后装进眼药水瓶里,每天滴一到两滴然后泡阿莫西林(用法同感冒)。八厘米以后可以考虑塞半颗罗红霉素分散片进嘴之后泡阿莫西林(用法同感冒)。肺炎十分难治,如果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龟,我个人不建议花太大精力,直接就泡阿莫西林,是死是活,看它的命了。感冒肺炎的预防就是给饲养容器加一个盖子,让容器内部的温度相对稳定。喂食的时候不要喂太凉的食物,加温的时候尽量别拿出来玩,不要让龟在空调房间里,变季的时候把龟拿到室内加个盖子就好了。
              4、疥疮。疥疮就是龟的皮肤上出现乳白色的小颗粒状的东西,类似人脸上的青春痘。这种病情其实并不常见,因为有实力的商家基本上都会在苗子刚出壳后给苗子进行消毒,类似于猫狗打疫苗吧。要是遇到不负责任的商家,那就有可能发生疥疮了。这个主要是一中寄生虫引起的,可能水质不好水里有寄生虫,也有可能是在商家那就染上了,但是消过毒的就没事。疥疮的治疗方法就是用牙签把痘痘挑了,然后用碘伏消毒干养个两三个小时,直到那块肉长好,疥疮是会传染的,但是佛都是单独饲养,换水的时候注意下问题不大。疥疮轻微的也没事,但是不及时控制,让寄生虫遍布全身,那就很难救活了。预防疥疮的话就是买龟的时候认准商家,新龟到家就隔离一个月。一个月后健康的话,就可以正常饲养了。平时也要注意水质。
              以上就是佛常见的一些疾病,还有一些不常遇到的就不多说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2-13 12:37
              收起回复
                再来说说冬眠的问题。冬眠就是当水温低于15摄氏度,龟就进入了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下龟的新城代谢变慢,体能消耗减少。是龟面对冬天食物短缺问题的一种进化手段。也是大自然强者生存法则的一种体现,毕竟体弱多病的龟是撑不过冬眠的。
                佛鳄原产地虽然在常年高温的热带,但是它们的抗寒性也是第一梯队的。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就有进食欲望。但是水温低于23摄氏度的时候就不建议喂了。水温低佛的身体机能就会下降,消化能力也相应的下降。如果气温骤降到15摄氏度左右,身体里的食物对龟的肠胃是有很大的危险的。有些龟友怕自己的佛在冬眠过程中脂肪储备不足,会给佛进行“秋补”,我是不建议“秋补”的。毕竟秋天气温低且不稳定,食量掌握不好容易得肠胃炎,秋天龟生病很麻烦,治疗的同时要加温,所以我不建议秋天喂太多的食物。其实给佛储备脂肪也不需要在秋天,最好的时间段是夏天。夏天温度高,龟消化能力强,进食欲望强。夏天可以稍微多喂点,把龟的厚度喂起来。后腿窝看起来鼓鼓的就行了。千万不能喂的太胖,不然太伤品相了。
                夏天做好脂肪储存,当水温低于23摄氏度就要停止喂食开始清肠了。清肠一般需要两个星期。清肠之前要换一次水,刺激龟的排便,然后一周后再换一次,再次刺激排便,然后一周后再换一次水,就差不多完成清肠了。清肠之后就不怎么需要打理了,三五天检查一下健康状况,直到水温低于15摄氏度就进入冬眠状态了。冬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打扰,一周检查一次健康状况,一个月换一次水。冬眠温度尽量保持在5—15摄氏度,温度高了会醒,温度低了会有冻死的危险。冬眠的时候水位一定要够,甚至要比平时多两三公分,因为水是龟的保护伞,没了水,龟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危险。还有就是不能吹到风,冬眠的时候用一个盖子把盒子盖上,留个一两厘米的缝就好。
                水温超过15度龟就慢慢的苏醒了,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喂食,那要等水温稳定在23度往上时再喂食,出眠的龟因为一个冬天没进食,肠胃很脆弱,以少量喂容易消化的龟粮为主,隔天一喂,而且量一定要少,慢慢调整十天后就可以正常喂养。刚出眠的龟喂肉容易出问题。刚出眠的佛,品相是会有所下滑的。因为冬眠的时候龟几乎会停止生长,身上的老皮盖住头刺的同时也会影响龟的质感。但是养一两个月,等老皮完全脱落了,那就会给你足够的惊喜。正常饲养的话第二年也到小亚成了,龟慢慢得撑过尴尬期了,就慢慢开始出品相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1-02-14 19:52
                回复
                  当然有人选择冬眠,也有人选择加温。加温的话最重要的是加热棒质量,我曾经因为侥幸心理,贪图小便宜,买了十几块的家人棒,把我最喜欢的一只佛电死了,现在想到这事仍然悔恨。这是血的教训,希望各位龟友能够选择质量好的加热棒,不能仅仅为了省几十块钱而让几百块钱和大半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加热棒选好之后,就可以着手加温了。关于加热棒的使用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最重要的就是加热棒要完完全全没入水中,除了线子,不能有一点露出水面并且加热棒离水之前,一定要断电
                  2、加热棒的温度最好要定在26度。加热棒的温度上下会有两度的误差,所以26度最为稳妥。
                  3、加热的时候,除了换水不要把龟拿出来,毕竟缸内外温差很大。
                  4、加热的时候一定要盖个盖子,这样能够形成一个小温室,不会让水温和气温差距过大。
                  5、加温过程中换水的话,先接一盆冷水,把容器里的加热棒拿到冷水里把冷水加热到和缸里的差不多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也可以用手感觉。冷水的温度在上升,脏水的温度在下降,两种水温差不多的时候,把龟拿到新水里,再把脏水倒了并清洗容器,然后把新水和龟一起倒入容器,并且把加热棒拿到容器里(加热棒离水一定要断电)就大功告成了。
                  6、不管再贵的加热棒,建议一年换一次。
                  养佛大概就是这些东西,按照我说的做,只要苗子到家了本身健康,就不会生病了。真要买到病龟,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养佛人的心里也有一千个佛。养龟最重要的就是坚守本心,不怕失败。
                  加油!养龟人!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1-02-17 07:00
                  回复
                    佛鳄的刺,基因占比比较大,想通过后天的饲养去调整,并不靠谱。有的苗子,刚出壳,头上的肉瘤非常密,但是到了小亚成,头刺的视觉效果就很一般了。有的苗子,刚出壳头上的肉瘤看起来不多,但是到了小亚成,会变得非常爆,这就是基因了。因为有的龟,刺的发育速度赶不上头版的发育速度,而有一些龟的刺后天发育比较猛。还有一点就是,入缸的话,颈刺也很重要。颈刺猛,头刺弱些,入缸效果还是炸。
                    不管是头刺还是颈刺,我建议挑那种左右肉瘤分布均匀对称的,肉瘤大的。刺可以不用很密,但是尽量粗一点好。还有一点就是玩佛并不能唯刺论,不管入缸还是出水,脸型头版也很重要。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75楼2021-12-23 09:34
                    回复
                      挺好的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14楼2022-08-19 20: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