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不知道孙荣老师是否健在,如果在世也应该在90开外。孙荣老师本来是一中的,不过当年叫红卫中学。现在很少人知道这个名字了。水平当时应该是很高的,但是好像脾气不好,就被发配到了暖全中学。暖全中学和现在不一样,建在高高的土崖上边,水井都没有,每天一个老大爷赶着毛驴,在30度的斜坡,拉水到学校。想想都艰苦。
以当年的交通,暖泉就是穷乡僻壤。但是孙荣老师不服输,再赶上77年恢复高考。孙荣老师四年磨剑,在那师资力量低下的小地方终于培养出了几个拿得出手的学生。在1980大爆发,当年暖泉中学高考,出了一个本科,一个专科,好几个中专。这些数字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想想当年全县能上大专分数线的也不足30人。后来这些学生毕业好几个又回到暖全中学,才造就了后来几十年的辉煌。
好来听说孙荣老师又回到了一中,后来就不知道了。曾经受孙荣老师帮助颇多,当年少不更事,也没有什么感谢。后来生计羁绊更是“背井离乡”!仅此短文感谢当年孙荣老师帮助。汗颜!
以当年的交通,暖泉就是穷乡僻壤。但是孙荣老师不服输,再赶上77年恢复高考。孙荣老师四年磨剑,在那师资力量低下的小地方终于培养出了几个拿得出手的学生。在1980大爆发,当年暖泉中学高考,出了一个本科,一个专科,好几个中专。这些数字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想想当年全县能上大专分数线的也不足30人。后来这些学生毕业好几个又回到暖全中学,才造就了后来几十年的辉煌。
好来听说孙荣老师又回到了一中,后来就不知道了。曾经受孙荣老师帮助颇多,当年少不更事,也没有什么感谢。后来生计羁绊更是“背井离乡”!仅此短文感谢当年孙荣老师帮助。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