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匀
没有人会完全百分百讲出自己的真心话,除了疯子。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而且最重要的不是说的部分,而是那些自己也没发现的,隐藏的潜台词。这不是台词的规则,而是人活着的规则。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开头刘兰芝痛陈自己多么勤劳能干,婆婆还是不满意,不如就把她休了。
她真的想被休吗?不是,她是希望丈夫可以挟制婆婆,让婆婆不再不满。
婆婆则说刘兰芝行动自专,她已无法忍耐。她真正说的是,我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婆婆,我已极力忍耐了两年,如今爆发出来,也是我忍无可忍。
刘兰芝在诉说自己几点起床,几点劳作,其实恰恰印证了婆婆所说的“行动自专”。
而这个傻傻的丈夫,将妻子的不满,一五一十地告诉自己的母亲,他能够得到让母亲不再不满的结果吗?
不能,他只会加深矛盾。
可见这个丈夫,十分不聪明。
但整首诗,有一个字去写丈夫不聪明的吗?
没有,它都是用行动来说明。
哪个聪明丈夫会把婆婆和妻子对彼此的不满各自讲给对方听呢?
构成整首诗的,全是各个人说的话,刘兰芝说的话,婆婆说的话,丈夫说的话,刘兰芝母亲说的话,哥哥说的话。在这些话中,铺垫了矛盾,完成了叙事。
不仅是话与话之间的针锋相对,还用话完成了故事背景的建构。刘兰芝、刘兰芝的母亲都用很大的篇幅说了刘兰芝从小所受的教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女孩子可以得到那么好条件的教养,说明刘兰芝出身的家世条件极好,而对丈夫家的描述,也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刘兰芝恐怕是低嫁。低嫁依然被休,矛盾更激烈。
这就是非常理想的故事,也是好莱坞叙事模式津津乐道的,show,don't tell。
不同的人看《孔雀东南飞》,会看到不同的东西,看到最终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看到“自挂东南枝”的可叹命运,或是看到聪明丈夫真的不该两头传话,都取决于看的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诗中的句子“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美人如画,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