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三马图》正本真迹,老化、槽朽、变形、发黑严重,但无破损,民国旧原裱。这幅画出版无数次,下面列举的三件出版物,上面两件是民国时出版的徐悲鸿马图画册,下图是2006年扬州书局出版的徐悲鸿画册,都收拾了这幅《三马图》,还可以发现很多出版发行的徐悲鸿马图画册,基本上都收录了这幅《三马图》,这么多出版徐悲鸿画册收录了这幅三马图,可以说是徐悲鸿名画。有人说这幅画中三匹马画得这么瘦削,与徐悲鸿笔下惯常矫捷健壮、逸态横飞的马绝然不同;有人说这幅《三马图》笔墨不对,神不对…………其实,这么多完全一样的徐悲鸿《三马图》出版物、复制摹本出现,说明:徐悲鸿确实画过这幅画,而且是徐悲鸿名画。马之所以画瘦马、画面凄冷、苦寒、荒秽,徐悲鸿是借画反映当时抗战严酷的形势,和中国人民坚定顽强的抗战意志的,中国绝对不会投降。这幅《三马图》里,树枝叶子掉光了,光秃秃的,地上寒草萋萋,西风冷例,把马鬃毛吹得飞舞,整个环境背景显得凄冷、严寒、冷酷,三匹马瘦削不堪,但马头高昂,誓不抵头屈服。这画创作于民国三十一年,当时日本法西斯气焰嚣张,中国军民瘦疲不堪,物资短缺,抗战形势严峻,不管抗战形势多么险恶,中国人民绝对不会投降,一定会抗战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