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1了,还在坚守LCD的用户,网友提出四点或许要磨灭大家最后一丝信仰:
1,响应速度,LCD响应速度没有低于10ms的,而且随着刷新率不断增加,收效越低。
2,护眼角度,LCD屏蓝光对肉眼伤害不亚于OLED屏幕的PWM调光。
3,LCD也会烧屏,只不过LCD烧屏叫“残影”,而且可以恢复,不像OLED屏幕那样不可逆。但是LCD的残影一旦形成,第二次触发的几率就会很高。
4,无分区控光的小屏LCD无法显示HDR。
最后,该网友指出LCD的终极体是MiniLED,情怀只是守旧的遮羞布。
其实这些年,关于OLED屏幕和LCD屏幕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我倒认为,行业的发展是有它的规律和法则,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家品牌能够左右,默守陈规,不按照大众消费者的思路来,注定要被淘汰,比如当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如日中天之时,不亚于现在的苹果、三星。
而OLED屏幕是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向,既然整个市场都在使用OLED屏幕,证明厂商在抉择之下,更看好OLED屏的未来。如果未来有更好的替代,OLED一样会被取代。
1,响应速度,LCD响应速度没有低于10ms的,而且随着刷新率不断增加,收效越低。
2,护眼角度,LCD屏蓝光对肉眼伤害不亚于OLED屏幕的PWM调光。
3,LCD也会烧屏,只不过LCD烧屏叫“残影”,而且可以恢复,不像OLED屏幕那样不可逆。但是LCD的残影一旦形成,第二次触发的几率就会很高。
4,无分区控光的小屏LCD无法显示HDR。
最后,该网友指出LCD的终极体是MiniLED,情怀只是守旧的遮羞布。
其实这些年,关于OLED屏幕和LCD屏幕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我倒认为,行业的发展是有它的规律和法则,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家品牌能够左右,默守陈规,不按照大众消费者的思路来,注定要被淘汰,比如当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如日中天之时,不亚于现在的苹果、三星。
而OLED屏幕是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向,既然整个市场都在使用OLED屏幕,证明厂商在抉择之下,更看好OLED屏的未来。如果未来有更好的替代,OLED一样会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