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建议:前4条非手术治疗建议主要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
1. 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多饮水(晨起空腹喝1杯温开水,每天饮水量2000ml左右),多运动(每天快步走至少2小时),多食粗粮(玉米、燕麦等)、新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芹菜、韭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忌嗜烟酒,同时保持作息规律;
2.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定时入厕1-2次,早餐后30分钟因胃结肠反射,是排便最佳时期,也可根据个人排便习惯自行调整。如无便意,起初可应用开塞露纳肛诱导排便(10-15天),每次排便5-10分钟(无论排便量多少及有无排便不尽感),避免久坐、久蹲用力排便(会加重盆底功能紊乱),建立排便的生物钟。
3. 药物治疗
3.1首选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
益生菌:美常安,培菲康等
膳食纤维制品:水溶性膳食纤维---苹果果胶益生元(10g水溶性膳食纤维=2.5kg大白菜=2.5kg芹菜=2.5kg葡萄=833g香蕉)(推荐帝斯曼安德利果胶厂家176-8648-1518,428777)
益生菌+膳食纤维(益生元)同时服用,并且要保证1和2(特别是每天2000ml的饮水量)的完成,1-3月后排便困难会有不同程度缓解!
3.2如上述治疗无效可加用缓泻剂治疗:
乳果糖(杜密克) 15-30ml/次 15-45ml/天;
乳果糖无效时:
福松(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1袋/次 1-2次/天(以短期导泻,疏通肠道为目的,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
普芦卡必利片(力洛)(结肠动力药) 1片 1/日;(不建议长期服用)
避免长期服用强刺激性泻剂,如果导(酚酞)片、番泻叶、芦荟胶囊及含大黄、芒硝的方剂(中药制剂)。
如果上述治疗无效,考虑住院行肠道微生态治疗:
4.肠道微生态治疗
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病人肠道内,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为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疾病提供帮助。
传统的粪菌移植途径主要有经灌肠、胃镜、肠镜、瘘口等,但是,上述侵入性途径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不少研究者期望通过口服胶囊的途径进行治疗。鉴于此,李宁教授团队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活菌,同时利用耐酸保护膜进行包裹,成功制备出包含肠道全菌谱的活菌胶囊。已在部分患者身上应用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该型胶囊的研发,使得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更加高效,对患者创伤更小。
粪菌移植 常规住院周期半个月左右,
5. 手术治疗
上述治疗后仍不能改善排便困难,且排便周期超过3-5天者需至当地医院行灌肠治疗,避免粪石性肠梗阻发生;同时积极来我院就诊,全面评估(钡灌肠、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等)后方可考虑行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