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升降决定爱情结果:爱你一万年太久爱你二十年有戏2009-02-20 23:13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韩舒伊 2009-2-17 9:18:00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杭州市各婚姻登记处排起了长队,有新人甚至雇人凌晨1点排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天17时,杭州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拱墅、滨江六城区共有600多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选择在情人节结婚,是许多选择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最甜蜜的想法。可是,接下来的婚姻生活却又让许多人心力交瘁。
不过,当许多人在感慨爱情如流星、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之时,美国科学家却借助脑部断层扫描图像发现,一些伴侣共度20年后,依然保持初坠爱河时的激情。这些“天鹅伴侣”虽然数量稀少,但确实存在,成为“爱情会随时光淡去”传统观点的鲜活反例,并给“七年之痒”现象一记闪亮的耳光。
爱情的保鲜期到底有多长?这是众多男女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些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
多巴胺透露爱情讯息
这项试验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研究团队分别找来相伴20年的“老夫老妻”和激情正浓的新情侣作为两组实验对象,向实验对象展示他或她爱人的照片,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结果显示,共度20年的伴侣中,大约十分之一的人看到爱人照片后,脑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学物质多巴胺。
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的王小毅博士说:“多巴胺就是一种典型的神经传递介质,它可以帮助产生愉悦感。如果看到对方的照片时,多巴胺激素大量增加,可以说明你对对方有好感,而如果是几十年的夫妻之间仍然存在这种现象,那么确实说明他们之间的美妙的情感关系。这也说明,浪漫的爱情不是初恋者的‘专利’,它也可以在长期感情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升华。”
从多巴胺到爱情,这从某种意义上证实了爱情的生物学基础,对此,王博士也表示,“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爱情的确与人的激素分泌和神经反应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多巴胺虽然无法由外部获得,但是还有一些激素却可以通过外部给药而影响爱情。英国《自然》杂志今年1月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增加脑后叶催产素,一方就会很快和对方建立感情关系,该文章还推论,往鼻子上喷射后叶催产素能增强信任,使人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感情。王博士认为,“后叶催产素实际上带来的是一种对对方的信任感,不能完全代替爱情,但是它显然是两人之间擦出火花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爱情是不是真的变成了毫无趣味的激素升降的结果呢?王博士指出,“目前研究者仍然没有弄清激素变化的规律和机理,人类的高级进化,也早就发展出一套复杂的通过调节激素来处理与异性和与伴侣之间的关系的脑机制,这种机制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伴侣之间的愉悦和信任始终是爱情的基础。”
良性互动帮爱情保鲜
然而,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调查研究中,“七年之痒”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对此,王博士觉得更多的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在婚后的10年间,夫妻双方都会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比如,完成学业,建立事业,生儿育女等,夫妻双方需要不停地进行磨合以适应新的变化,一旦磨合出现问题,婚姻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但是一旦度过这个阶段,夫妻双方已经摸索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双方关系就稳定了。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天鹅伴侣”呢?杭州知名心理咨询师舒馨觉得,“如果纯粹从生理的角度看,爱情的保鲜期恐怕不会太长,然而,人毕竟不仅仅是动物,而有着更丰富的大脑活动,男女爱情的延续,关键要看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彼此营造了什么,那是种超越爱情的复杂的情感因素。”
“社会学家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婚姻中如果把爱情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幸福指数会偏低,但是如果把共同理想、对对方的关注等作为指标,幸福指数反而更高。”“爱情通常以理想作为原则,而婚姻则以现实为原则,包括责任、义务、亲情等在内的组合式情感,这是更符合社会现实的两性关系。”碰到对的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彼此的互动中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舒馨觉得,这些都是让爱情持久保鲜的办法。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韩舒伊 2009-2-17 9:18:00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杭州市各婚姻登记处排起了长队,有新人甚至雇人凌晨1点排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天17时,杭州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拱墅、滨江六城区共有600多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选择在情人节结婚,是许多选择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最甜蜜的想法。可是,接下来的婚姻生活却又让许多人心力交瘁。
不过,当许多人在感慨爱情如流星、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之时,美国科学家却借助脑部断层扫描图像发现,一些伴侣共度20年后,依然保持初坠爱河时的激情。这些“天鹅伴侣”虽然数量稀少,但确实存在,成为“爱情会随时光淡去”传统观点的鲜活反例,并给“七年之痒”现象一记闪亮的耳光。
爱情的保鲜期到底有多长?这是众多男女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些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
多巴胺透露爱情讯息
这项试验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研究团队分别找来相伴20年的“老夫老妻”和激情正浓的新情侣作为两组实验对象,向实验对象展示他或她爱人的照片,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结果显示,共度20年的伴侣中,大约十分之一的人看到爱人照片后,脑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学物质多巴胺。
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的王小毅博士说:“多巴胺就是一种典型的神经传递介质,它可以帮助产生愉悦感。如果看到对方的照片时,多巴胺激素大量增加,可以说明你对对方有好感,而如果是几十年的夫妻之间仍然存在这种现象,那么确实说明他们之间的美妙的情感关系。这也说明,浪漫的爱情不是初恋者的‘专利’,它也可以在长期感情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升华。”
从多巴胺到爱情,这从某种意义上证实了爱情的生物学基础,对此,王博士也表示,“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爱情的确与人的激素分泌和神经反应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多巴胺虽然无法由外部获得,但是还有一些激素却可以通过外部给药而影响爱情。英国《自然》杂志今年1月份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增加脑后叶催产素,一方就会很快和对方建立感情关系,该文章还推论,往鼻子上喷射后叶催产素能增强信任,使人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感情。王博士认为,“后叶催产素实际上带来的是一种对对方的信任感,不能完全代替爱情,但是它显然是两人之间擦出火花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爱情是不是真的变成了毫无趣味的激素升降的结果呢?王博士指出,“目前研究者仍然没有弄清激素变化的规律和机理,人类的高级进化,也早就发展出一套复杂的通过调节激素来处理与异性和与伴侣之间的关系的脑机制,这种机制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伴侣之间的愉悦和信任始终是爱情的基础。”
良性互动帮爱情保鲜
然而,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调查研究中,“七年之痒”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对此,王博士觉得更多的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在婚后的10年间,夫妻双方都会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比如,完成学业,建立事业,生儿育女等,夫妻双方需要不停地进行磨合以适应新的变化,一旦磨合出现问题,婚姻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但是一旦度过这个阶段,夫妻双方已经摸索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双方关系就稳定了。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天鹅伴侣”呢?杭州知名心理咨询师舒馨觉得,“如果纯粹从生理的角度看,爱情的保鲜期恐怕不会太长,然而,人毕竟不仅仅是动物,而有着更丰富的大脑活动,男女爱情的延续,关键要看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彼此营造了什么,那是种超越爱情的复杂的情感因素。”
“社会学家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婚姻中如果把爱情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幸福指数会偏低,但是如果把共同理想、对对方的关注等作为指标,幸福指数反而更高。”“爱情通常以理想作为原则,而婚姻则以现实为原则,包括责任、义务、亲情等在内的组合式情感,这是更符合社会现实的两性关系。”碰到对的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彼此的互动中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舒馨觉得,这些都是让爱情持久保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