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缵宗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凤凰网甘肃_凤凰网
https://gs.ifeng.com/c/84et497gnDl
□安俊维
中国古代能够青史留名的女子太少太少了。一个朝代短则几十年,长则几百年,我们往往只能记住不多几个女子的姓名。朝朝代代的造反、征伐、阴谋、伟略、荒淫与颓唐,似乎都是男性做主角。而那些入传《列女传》的女子,事迹又非常的悲苦,不是青春守节,就是自杀殉夫,看得人无限哀伤。不过,历史并非暗黑一片,在历史的缝隙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那一抹温煦的美丽光芒。尤其是温柔的女子所给予男子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在仰视文成武就的男子时,也用同样的目光仰视造就他们的女子。
甘肃秦安人胡缵宗出生在书香门第,生活在明代中期。秦安民间有胡缵宗姐姐“噙油供读”的传说。传说胡缵宗少年时,父亲在外地做官,继母对他很刻薄,不许他晚上点灯看书。胡缵宗的姐姐当时还是没有出阁的姑娘,为了不让弟弟荒废时光,常常口噙清油,偷偷帮助弟弟苦读。
从《秦邑胡氏家谱》和胡缵宗父亲胡士济的墓志铭可以看出,胡缵宗有三位姐妹,其中长姐嫁给了孙述先。不知这位“孙胡氏”是不是当年噙油伴读的那位阿姐呢?孙家和胡家都住胡家巷,且门对门。孙述先是胡缵宗的姐夫,也是胡缵宗的老师。他是举人出身,曾任山东登州通判。到了晚年,他和胡缵宗等人常在城南可泉之畔雅集,饮酒作诗,合称“陇溪九逸”。
前几年,秦安小曲艺人姚发茂依据这个传说创作了秦安小曲《噙油伴读》,让这个故事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在低吟和延宕中余音绕梁。
其实,我对这个故事表示怀疑。主要是噙油时会掺了唾液,这样的话清油还会被点着吗?如果是“偷油伴读”,倒是可以说通。
关于胡缵宗妻子王氏的事迹,我们可以通过胡缵宗写的《王宜人行状》中得知。1503年,24岁的胡缵宗和16岁的王姓女子结缡成婚。这时的胡缵宗已是举人,但尚未参加进士考试。婚后二人感情很好。胡缵宗在北京国子监读书时生活很窘迫,王氏将自己所带的首饰都解下来,典当了换粮食吃。当时他们经常吃很粗糙的米,但胡夫人却不以为然,还笑着说:“这是不是古人所说的‘糟糠之妻’呢?”胡缵宗对她很是感激。
在长时间的攻读下,果然,苦尽甘来,胡缵宗成为三甲一名的进士,并破例被授以翰林院检讨的职务,参与修撰《孝宗实录》。随着他工作的稳定,俸禄的提高,生活也改观了不少。可惜没过几年,他因和刘瑾是同乡(陕西籍)而受牵连,被贬四川嘉定,王氏也跟随赴蜀中上任。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三月,胡缵宗在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表现优良,其父、母、妻获得了朝廷诰封,王氏被授予“宜人”的封号——这是明清时期朝廷为五品官之妻的封号。
奈何王氏在这一年九月因病去世,年仅32岁。一年后,临到王氏忌日这一天,胡缵宗写下了七律《哭内》:
一年哭尔哭不尽,一对琴簪一涕流。
屏后寂无逆耳语,阃中椟有宜家筹。
他山万里关河梦,逆旅千秋风雨秋。
鸾诰依然人不见,翩翩冠帔岂胜愁?
当胡缵宗看到夫人弹过的琴,用过的发簪,还有朝廷颁发的诰命,以及凤冠霞帔,难免睹物思人,想起从前夫人的贤良淑德,不禁悲从中来。
胡缵宗和王氏育有一子,即胡初。后胡缵宗续弦,娶妻赵氏,事迹不详,生有一子胡被。
(新天水)
https://gs.ifeng.com/c/84et497gnDl
□安俊维
中国古代能够青史留名的女子太少太少了。一个朝代短则几十年,长则几百年,我们往往只能记住不多几个女子的姓名。朝朝代代的造反、征伐、阴谋、伟略、荒淫与颓唐,似乎都是男性做主角。而那些入传《列女传》的女子,事迹又非常的悲苦,不是青春守节,就是自杀殉夫,看得人无限哀伤。不过,历史并非暗黑一片,在历史的缝隙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那一抹温煦的美丽光芒。尤其是温柔的女子所给予男子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在仰视文成武就的男子时,也用同样的目光仰视造就他们的女子。
甘肃秦安人胡缵宗出生在书香门第,生活在明代中期。秦安民间有胡缵宗姐姐“噙油供读”的传说。传说胡缵宗少年时,父亲在外地做官,继母对他很刻薄,不许他晚上点灯看书。胡缵宗的姐姐当时还是没有出阁的姑娘,为了不让弟弟荒废时光,常常口噙清油,偷偷帮助弟弟苦读。
从《秦邑胡氏家谱》和胡缵宗父亲胡士济的墓志铭可以看出,胡缵宗有三位姐妹,其中长姐嫁给了孙述先。不知这位“孙胡氏”是不是当年噙油伴读的那位阿姐呢?孙家和胡家都住胡家巷,且门对门。孙述先是胡缵宗的姐夫,也是胡缵宗的老师。他是举人出身,曾任山东登州通判。到了晚年,他和胡缵宗等人常在城南可泉之畔雅集,饮酒作诗,合称“陇溪九逸”。
前几年,秦安小曲艺人姚发茂依据这个传说创作了秦安小曲《噙油伴读》,让这个故事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在低吟和延宕中余音绕梁。
其实,我对这个故事表示怀疑。主要是噙油时会掺了唾液,这样的话清油还会被点着吗?如果是“偷油伴读”,倒是可以说通。
关于胡缵宗妻子王氏的事迹,我们可以通过胡缵宗写的《王宜人行状》中得知。1503年,24岁的胡缵宗和16岁的王姓女子结缡成婚。这时的胡缵宗已是举人,但尚未参加进士考试。婚后二人感情很好。胡缵宗在北京国子监读书时生活很窘迫,王氏将自己所带的首饰都解下来,典当了换粮食吃。当时他们经常吃很粗糙的米,但胡夫人却不以为然,还笑着说:“这是不是古人所说的‘糟糠之妻’呢?”胡缵宗对她很是感激。
在长时间的攻读下,果然,苦尽甘来,胡缵宗成为三甲一名的进士,并破例被授以翰林院检讨的职务,参与修撰《孝宗实录》。随着他工作的稳定,俸禄的提高,生活也改观了不少。可惜没过几年,他因和刘瑾是同乡(陕西籍)而受牵连,被贬四川嘉定,王氏也跟随赴蜀中上任。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三月,胡缵宗在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表现优良,其父、母、妻获得了朝廷诰封,王氏被授予“宜人”的封号——这是明清时期朝廷为五品官之妻的封号。
奈何王氏在这一年九月因病去世,年仅32岁。一年后,临到王氏忌日这一天,胡缵宗写下了七律《哭内》:
一年哭尔哭不尽,一对琴簪一涕流。
屏后寂无逆耳语,阃中椟有宜家筹。
他山万里关河梦,逆旅千秋风雨秋。
鸾诰依然人不见,翩翩冠帔岂胜愁?
当胡缵宗看到夫人弹过的琴,用过的发簪,还有朝廷颁发的诰命,以及凤冠霞帔,难免睹物思人,想起从前夫人的贤良淑德,不禁悲从中来。
胡缵宗和王氏育有一子,即胡初。后胡缵宗续弦,娶妻赵氏,事迹不详,生有一子胡被。
(新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