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助催化剂:
直接浸渍基材制作的触媒,会存在衰减、难点火等问题,原因同上面铂碳的载体碳被烧掉的情况。查阅催化剂相关论文时都能看到载体对催化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载体主要有两种:
1. 碳、氧化铝 这类,只起到吸附反应物和分散催化剂的作用;
2. 本身有一定催化能力,能加强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是单独使用性能不好,称为助催化剂,如二氧化碳、稀土氧化物。
稀土(镧系)金属氧化物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在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明亮的黄色光芒,孔雀原装的触媒也有这个特点,而且触媒的颜色也不是全黑,而是黄棕色,可见孔雀原装触媒肯定也含有镧系氧化物。自制触媒圈不知道谁最先发现的这一点,镧系氧化物是延长触媒寿命和让点火容易的关键,我只想说这个人真tn的是个人才。
镧系氧化物存在“氧空穴”,能够锚定金属催化剂,吸附、转移氧,可以提高氧化催化的效率和耐氧能力。去年就看到有人神神秘秘的在卖“稀土触媒”,当时对他到底用哪种稀土很好奇,其实所有镧系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但是其中价格最便宜的是氧化铈。
氧化铈不溶于水,所以肯定也需要用浸渍、灼烧的办法来制造附着在基材上的氧化铈。
我再贡献一点,前面说到双金属合金催化剂性能优于组成金属任意单一的一种,镧系氧化物也可以通过“掺杂”来提高“氧空穴”的数量,我找到一篇镧系氧化物担载铂催化甲醛氧化的论文,其中的结论是铈掺杂少量钆能得到最佳的催化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