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润泽吧 关注:1贴子:61
  • 4回复贴,共1

镜像神经元:先有“你我”,而后才有“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艺术与人脑课上讲的:
“我”的意识的产生、“我”的主体性的凸显是产生于“你我”之中的。镜像神经元有一个作用,就是当你看到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即使你没有做这件事情,你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做这件事产生的感受,这个过程是没有“我”的凸显的,而是“你我”。在逐渐成长和认识的过程中,才会逐渐意识的“我”的主体性,产生“我”的意识。
有一个有意思的相关现象就是:小婴儿是分不清妈妈和自己的,当自己哭闹时,妈妈就回抱着哄,就会变舒服,小婴儿会有一种妈妈是自己身体一部分的感受,如同自己的一个器官,而随着婴儿逐渐成长,她/他才逐渐产生“我”的意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6-19 01:09回复
    所以“我”产生于“我”的不在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其实应该是“思故我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6-19 01:11
    回复
      笛卡尔认为的人对他人的理解:是由自己推及到他人,即以自己来推理出他人。
      而实际上,人对他人的理解是直接由他人给出的,自己的镜像神经元会对他人做出反应,从而理解他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6-19 01:25
      回复
        联想到一点:真正开心的笑是能感染到他人的。你笑得那么开心,我也会感到开心呢。而social smile却没有这种作用。这或许也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6-19 01: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