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碎碎恋,不涉及有关人士,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和申明。
开始发贴的时候没有抹去用户的个人信息,是我的不到位,我这里向这位吧友道歉,但并不代表我认为他的发言是正确的,是积极的。
一直以来我都是坚决维护学校和学校同学的利益。对那些眼红或者恶意不让学生或是学校教师过上好日子的发言都是重拳出击。我的立场在于本校学生过得好不好,以及能否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和优质学生,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城市的发展就可以牺牲学生的个人利益。
黄岭作为我们学校的老校区,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我从没有否认黄岭精神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它现在已经不适合办学,不适合再作为学校的教学基地使用。
这位吧友的发言让我回忆起了过去学校与所属的地级市那些很不好的回忆。就像之前某些网络用户提倡的中国人不要吃肉蛋奶,不要吃海鲜一样,有些人是坏,而有的是只是单纯的蠢不知道社会早就变了。
凭什么成都的大学能拥有的环境我们不能拥有,成都学生能享受的便利条件我们不能拥有,成都的大学能靠周围环境和地理优势吸收高质量的教师和学生,而我们有了一点好的环境,得到的确是弯酸,没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学习?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拥有的环境舒适的成都校区,而我们学校退而求其次的宜宾校区,不仅是学校所属地的吧友,甚至本校某些毕业的学生也要来弯酸,这里不好那里不对,甚至太好的环境不利于学习,这样匪夷所思的言论都堂而皇之的发表。
东北的著名高校,纷纷在深圳等南方大城市设立分校,难道他们不知道东北的环境更适合学生个人学习吗?那是因为时代已经变了,大学的学习不在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睁眼看世界,我们(特指我国,免得来杠西方国家几十年不变)的技术更新迭代太快了,往往4-5年的时间,很多知识和技术就过时了。在深山沟沟里面闭门造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所以大学越来越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历史趋势,不会因为某人某地的个人因素而改变的。
我不仅是希望宜宾校区和李白河校区发展越来越好,周边配套设施更加丰富,更希望汇东校区整改,让他变得宜居舒适。我们需要很好的环境去吸纳优质的教师和高质量的学生,我们需要好的配套设施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需要便利的交通能快速的抵达更大的城市,去参观去学习,而不是在深山里闭门造车,需要更多的办学经费(办学经费根据学生人数下拨,不知道的可以去查询一下),能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举办更多的学术讲座。
最后的寄语,祝四川轻化工大学,越来越好,也祝各位校友能在轻化工大学拥有一段多姿多彩的大学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