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吧 关注:14,267贴子:48,340
  • 10回复贴,共1

以布施心对治贪心(特别是)贪色的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乐善好施,有钱施钱,有力施力,或施知识,或施无畏,以布施的行为,停止贪求的欲念;亦以布施的功德,来抵消悭贪恶业,使内心充满慈悲喜舍,恢复精神正常,获得心理健康。
看见路过女士或网上图片后,心里想离开但眼睛不肯动,这多少都是占便宜心理在作怪。
如果能改变观念,不仅对穷人怜悯,见到女色也能想到她因生活苦楚,为点滴利益沾染色*)情行业,则欲心熄灭,怜悯心升起,不会再贪恋一时的感官享受。再想到这一眼沾染,更将彼此送入无量痛苦的地狱中,则更为不忍,道心更加坚固。
所以重在任何时候贯彻执行布施心,不被外境转变。


1楼2021-08-28 07:44回复
    为达到戒色目的,重在任何环境下能维持戒体不被染污。但修行有先后顺序,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
     “前前引生后后”就是说,你一定要先修布施,你才能够持戒,因为这个布施比较简单。你一个人连把多余的财物施舍出去都很困难,你这个烦恼那么重,你也没办法持戒。持戒是要约束自己。所以布施是比较容易。  透过布施以后,你这个人个性稍微淡泊一点,少欲知足,再持戒,因为持戒是长时间的。诸位!持戒没有人说是持十分钟、五分钟的,那是尽形寿的;你布施三分钟就布施完了,所以,持戒是长时间的。但是你一个人对身业、口业有所约束,多少有调伏自己的力量,遇到逆缘的刺激你就比较能够安忍不动。你戒持不好,连身口业都管不好。你不要去管内心,内心不可能管到。你内心能够忍辱,你就容易安忍不动,你就容易成就禅定的寂静。你有寂静的心态,就能够观照诸法实相。它这个是“前前引生后后”。  “后后清净前前。”当你持戒持得好,帮助你布施会更殊胜;你忍辱修得好,你持戒更庄严。后面的会反过来加持你前面的,会让你前面的功德更清净。


    2楼2021-08-28 07:50
    回复
      这个“精神”就是精气神。我们这些年,老在讲“精神文明”。什么叫“精神文明”?精气神充足就是“精神文明”。因为人精气神充足,信心充足,能量巨大,就能爱人、帮人、尊敬人。一个人精气神不足,想叫他精神文明,他做不到。尤其是我们老人,更加要珍惜精气神,我们的精气神是越用越少,用完了这一生就结束了,所以要省着用,别浪费。
      平常看电视,我们的精气神在电视上浪费了。平常打麻将,我们的精气神在麻将上浪费了。如果我们把精气神用来传家,用来积善,这个精气神用得就有价值。
      我看到有些老人晚年没什么事做,浪费精气神,在马路上走过来晃过去,把本来用来传家的精气神白白浪费掉了,很可惜。人就是活一口气,气没有了命就没有了。
      我们爱财,有谁爱过精气神?这边十个亿,这边一口气,到最后你是要钱还是要气呢?大家都知道要气,那平常一定不能浪费。
      气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以平常不能生气,不能怨人,生气、怨人就亏我们的精气神。


      3楼2021-08-28 08:11
      回复
        那怎样养精气神呢?
        第一,诵读经典,养精气神;第二,助人为乐,提精气神;第三,说“我错了”,养谦德,来补我们的精气神。这三条是平常我们老人养精气神的方法。
        读经典,做善事,说“我错了”修谦德,我们就可以长寿,我们就可以富贵,我们就可以康宁,我们也能善终。
        我们的孩子现在不知道珍惜精气神,常常在麻将桌上把精气神漏掉了,在卡拉OK把精气神唱完了。精气神就是福气,长寿靠精气神,富贵靠精气神,康宁靠精气神,好德、善终都靠精气神,怎么能浪费呢?我们做长辈的要跟孩子把这个道理讲清楚。


        4楼2021-08-28 08:11
        回复


          5楼2021-08-28 08:12
          回复
            对年轻人来讲,最耗精气神的是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把我们的精气神都耗完了。
            第一个耗精气神的就是饮食,吃东西耗精气神。大家可能会觉得说,吃东西怎么耗精气神呢,吃东西是补充精气神。
            大家想一想,我们吃饭是不是要调动精气神来消化食物。你吃得越多,调动来消化食物的精气神也越多。假如你平常吃的东西都是稀奇古怪难消化的东西,消耗精气神更大。
            古人讲,吃饭吃五成饱,不要吃十分饱。吃饱了伤身,吃少了养身。宋美龄长寿,宋美龄每次吃饭吃五成,七成都不要。略带饥饿感,人有活力。人一吃饱就困乏了,一困乏就容易伤身。
            再有,我们平常并不是为饮食而吃,是为嘴巴馋而吃,馋可以不吃。所以说在寺庙里面,晚上那顿饭不叫饭,叫“药食”,是药,治贪心的病,治饿的病,治馋的病。
            现在很多人都是因为嘴巴馋才吃东西,耗精气神。所以吃东西要少,尤其老人吃东西更加要简单,吃饱就行了,不要太复杂,否则耗我们的精气神。
            年轻人也是这样子的。现在年轻人到餐馆里面吃东西,多半是解决馋的问题,不是解决饱的问题,浪费了精气神。而且好吃的东西一吃吃个饱,不好吃就不吃了,更伤身。这是第一,在饮食上要节制,确保精气神不漏掉。


            6楼2021-08-28 08:12
            回复
              年轻人耗精气神的第二条,就是男女之事过度。
              有一次,北京有个企业家来找我,他是做软件公司的,公司也很大。他一来见我,还没开口,我就跟他讲,我说老兄要注意休息。他说,你都看出来了?我说都写在你脸上了。脸色铁青,就是女朋友太多了,把精气神都耗完了。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个精气神都被抽完了,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男女之事是最耗精气神的。
              现在人对男女之事不懂,其实过去男女之事主要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不是用来取乐的,现在把它当作取乐的方式了,大错特错,耗精气神。
              现在这社会竞争多激烈,精气神弱一点都竞争不过人家。所以要保护精气神,不要浪费掉,要把它用在工作上,要把它用在做善事上,把它用在帮人上,哪能把它耗在男女之事上呢?
              夫妻之间都要减少男女之事,更不要说婚外了,那损福就更大了。这个事情的确至关重要。


              7楼2021-08-28 08:13
              回复
                第三个耗精气神严重的就是思虑太多、妄想太多。胡思乱想占我们精气神消耗的百分之九十五。你只要一动念,就在耗精气神了。心不动精气神不漏,一动马上漏。就像油灯一样,油灯只要点着了,呼呼呼就在烧。
                为什么佛家讲要觉悟呢?“觉”实际上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方式。觉就是直觉,就是不思不想,一思一想就耗神。佛家的人能量很大,精气神很足,因为他们用觉不用思。那凡夫就是用思不用觉。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用诵读的方法来读经典,因为解读是读不懂古文的,只有诵读才能开智慧,人有智慧了才能读懂一些事情。用思考分析推理,永远读不懂古文的。古人读古文的方式就是诵读,把字音念准,文句念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以前是特别喜欢思虑的。大家可能发现了,我的头发都白了,这都是过去思虑过度留下的历史遗迹。我很多朋友都劝我,说老师把头发染一染更帅。我说不染,让大家看看思伤神是什么样子的。最近有一点好迹象了,那天我妈妈跟我讲,你有没有发现你前面长了几根黑头发?思伤神,我不思慢慢头发也会黑的。精气神足了就长黑头发,精气神亏了就长白头发。
                年纪大了就是精气神亏了,黑发就转白发了。只要精气神不亏,再恢复过来,白发又转为黑发了。看一个人白发、黑发,就知道他精气神亏不亏。我们老人读经典,做善事,常说“我错了”,精气神足了,头发也会从白变成黑的了。
                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把念头换成四种最有福的念头,“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8楼2021-08-28 08:13
                回复
                  能够做到积德、包荒、和爱、惜精神,精气神就足,能量就大,就有信心,就能爱人、帮人、尊敬人,人气就旺。心有力量,想什么就变成现实了,求长寿得长寿,求健康得健康,求家业兴盛得家业兴盛,这叫心想事成。云谷禅师开的这四副药都是提我们精气神的,提我们能量的。不这样子就耗我们的精气神,精气神一亏就有傲气、怒气、怨气、脾气,精气神一来和气就来了。这四副药虽然是给了凡先生开的,谁吃谁受益。我们也要服这四副药,服下去我们自己精气神就足了,家中就和气,家和万事兴。
                  把云谷禅师这四个念头再简化一下,便于大家用,就两个念头,“我错了”、“我帮你”。只要我们常常在心里面提起这两个念头,我们的人生就会五福临门。


                  9楼2021-08-28 08:14
                  回复
                    包荒,谓度量宽大的意思,也指原谅;宽容、掩饰;遮盖。


                    10楼2021-08-28 08:15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15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