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婕吧 关注:7,571贴子:128,605

细思极恐的资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克思说:“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于民众的不公平:为什么广大没有钱的民众就那么不公平,有钱人可以通过资本对没有钱的民众进行剥削和压榨,钱可以凌驾于民众、法律、军队、科技之上,使之成为钱的工具。
“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资本论》
为了利益,资本家甚至可以出卖杀死自己的武器。
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钱重要还是命重要?这个答案显而易见,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人死了钱什么的都没有意义了,但是为什么资本家却能够为了所谓的“利益”甚至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呢?
是不是细思极恐,这就是《资本论》之所以厉害的原因。资本家会竭尽一切手段让资本去增长,却甚至会忽视自己的根本利益,仿佛资本的提线木偶,或者用以前的话说,被资本给“附身”了,或者用现在的话说,资本家只是资本的工具人。
正因如此,马克思本质上并不是要反对资本家,而是要反对资本。他所说的“资本将人异化”不仅仅指贫富差距拉大,也是指资本可以让任何信它的人迷失自我。资本的受害者不仅仅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也最终会成为资本的受害者。


IP属地:江苏1楼2021-09-01 11:13回复
    好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9-01 15:05
    收起回复
      这就涉及到人性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9-01 15:55
      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21-09-01 16:05
        回复
          在市场经济中,人本身就是可以议价的商品,强者恒强。那么人就很难保持独立人格,不赚不行,个体风险极高,一有重病,整个家庭就被毁。如果资本不被个人掌握,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那么人是不是不会被资本裹挟?没有内卷,按劳分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9-01 16:10
          回复
            深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9-01 16:17
            回复
              说白了人性是贪婪贪的奴隶,被控制后会无止境的放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01 17:24
              回复
                换个角度来讲资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资本来就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东西。本质上是人类欲望的体现,资本本身并没有什么对与错,好与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社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作会社会最微小的组成部分,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钱已经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个人生活基本保障。也成了实现一切欲望的根本。.
                对于国家来说,如何利用规律去最大限度得实现资本的合理分配,正确引导资本的交换模式,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首要任务。
                站在更高的视角,人类的发展从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来都没有逃离过与动物一样的丛林法则。
                资本有什么错,资本的一切功能都是人所赋于的,一切错误的源头除了人,还能有什么?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尽矣。


                9楼2021-09-01 17:39
                收起回复
                  资本是贪婪而短视的,就像一头贪吃蛇头咬着尾巴,最后把自己吃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9-01 17:55
                  回复
                    清教徒了解一下,他们视自己的职业为天职,职业上的成就是上帝对他们的肯定。他们拒绝娱乐和声色犬马也不把财产留给下一代,而是全部捐献给社会。他们是新大陆第一批移民,灯塔国就是他们希望建立的山巅之城。


                    IP属地:北京11楼2021-09-01 17:59
                    回复
                      喜怒哀乐之情,声色臭味之欲,皆根于性而原于天。是以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而王道备焉。故使情欲各得其中正之宜,亦天理也。而宋儒乃谓:“存天理,灭人欲”嗟夫!天生人欲,而人将灭之,使皆入枯禅之境,则天理安在哉。且夫情欲者,气所化也;理者,气之理也。今舍气而可以言理乎?则理将焉附?子曰:“随心所欲,不逾矩”,圣人且不讳情欲,而后学旷前圣所未发,乃倡言灭之,则后学必有过于圣人者耶?吾弗敢知也。《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盖情欲如水,民奈以泽,发而泛滥始为灾。若有以饐死者,遂禁天下之食,可乎?唯在得其宜耳。故欲之所宜,不逾矩也;情之所宜,发而皆中节也。今使人之情欲各得天地之大同乃至于纤维无憾者,即是天理流行。


                      12楼2021-09-01 18:35
                      回复
                        人性贪婪决定,本质是基因决定的


                        IP属地:四川20楼2021-09-02 13:11
                        回复
                          掌门现在关注点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9-02 13:34
                          回复
                            还是要多谈谈交易,这么多人被领进来,上不了岸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9-02 13:34
                            收起回复
                              这窄门,就是修罗场,优胜劣汰。何谈普渡,与高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9-02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