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吧 关注:36,170贴子:512,650
  • 11回复贴,共1

论齐将申缚和徐州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魏国国君魏瑩(魏惠王)和齐国国君田因齐(齐威王)互尊为王。
公元前333年,徐州之战。楚威王熊商亲率楚国大军伐齐,齐威王田因齐闻之,以申缚为大将,统率齐军迎战,双方战于徐州,结果楚军大胜,齐军大败。 赵国、燕国闻之,乘机出兵伐齐。齐国派遣使臣前往列国求和,列国兵罢。
徐州之战齐国战败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种可能:
第1种可能性是齐将申缚是个庸才,被齐国说客张丑称之为【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
第2种可能性是齐将申缚不是庸才,是个良将,但是对手楚王熊商更强,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齐军战败。
先来说第1种。
如果申缚是个庸才,那么任命申缚为大将的齐王田因齐,是否属于不会用人、有眼无珠,甚至是昏庸无能呢?
稍微了解一点战国史的都知道,齐王田因齐是个善于用人、雄才大略之君,在徐州之战前,有着非常漂亮的用人履历:
前354年,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在桂陵之战击败魏军;
前341年,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在马陵之战击败魏军;
以及“檀子”、“田盼”、“黔夫”、“种首”等等。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既然田因齐善于识人用人,难道他看不出来申缚有没有才能吗?
面对楚国的大举攻伐,齐国危急时刻,任命大将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必然经过齐国君臣的集体讨论的。
所以申缚并非庸才,而是个良将,不亚于“檀子”、“田盼”等人,才会被善于识人用人的田因齐看中,出任齐军大将,只是对手楚王熊商更强,所以战败了。
至于齐国说客张丑说申缚“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毫无逻辑,如果大臣们都反对,而田因齐仍然坚持以申缚为大将,那就只能说明田因齐有眼无珠、昏庸无能。
张丑又说齐国战败是因为没用田盼为大将,这话更是毫无逻辑。如果楚王熊商忌惮田盼,那么就根本不会亲征伐齐,既然熊商决定亲征,那就做好了面对所有齐将的准备,不管迎战的是哪个齐将。
所以史书在记录齐国说客张丑这段的时候,特意用了一个【伪】字。
【楚威王伐齐,败之於徐州,而令齐必逐田婴。田婴恐,张丑伪谓楚王曰:“王所以战胜於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盼子者,有功於国,而百姓为之用。婴子弗善而用申纪。申纪者,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故王胜之也。今王逐婴子,婴子逐,盼子必用矣。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於王矣。”楚王因弗逐也。】
那么为什么楚国在击败申缚后就退兵了呢,根本原因就是文章开头说的,燕国、赵国闻讯乘机落井下石。
徐州之战的惨败,对如日中天的齐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使齐国对外的声势受到重创,还使齐国国内伤及元气,整体受创程度严重,所以赵国、燕国才会乘机出兵,落井下石,分一杯羹,甚至瓜分齐国。
在赵国、燕国已经出兵的情况下,如果楚王熊商携大胜之威,继续伐齐,那么与齐国有仇的魏国也会跟着出兵伐齐。
这一波合纵伐齐,齐国不死也得半身不遂。
但是楚王熊商并不希望齐国被过度削弱,这不利于楚国维持中原平衡的战略。如果齐国直接被灭了,那对楚国更没好处,齐地太远了,楚国拿不到,也消化不了,只能便宜三晋和燕国。
所以熊商在大败齐军后,就退兵了,既是为了避免齐国遭到过度削弱,也避免自己成为新的众矢之的。


IP属地:江西1楼2021-09-29 20:52回复
    下面截图出自《中国军事通史·战国军事史》之徐州之战。


    IP属地:江西2楼2021-09-29 20:53
    回复
      原先态势是 楚齐秦 VS 魏韩赵越宋卫。三晋破裂后,楚秦齐围殴魏,魏无奈假借相王重贿拉拢秦齐。
      然后态势是 楚燕赵 VS 魏越秦齐,徐州之战就是这态势下爆发的一场战争,都称王了那楚自然不爽。齐又想替代魏而与楚争霸,于是楚只能多线作战,灭越围齐伐魏,越亡,齐求和,秦救魏。


      IP属地:上海4楼2021-09-30 04:55
      收起回复
        齐将申缚也是倒霉,打了败仗,还要被自家的齐国人刻意抹黑。


        IP属地:江西5楼2021-11-02 16:28
        收起回复
          楚威王伐齐,差不多就行了。
          另外主要讨伐的还有魏国和巴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06 15:59
          回复
            不战掉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08 0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