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社吧 关注:135贴子:111,023
  • 13回复贴,共1

《太上感应篇》浅释————本文来自于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道理的阐释,我觉得表述的很好,用来分享


IP属地:天津1楼2021-10-28 16:17回复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这二十四个字在“举善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善的发端与根本,因此要认真思惟、仔细琢磨。
    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劝人“进道”——也即,首先在内心要树立断恶行善的志向,并在此志向的摄持下,先认真阅读与听闻因果正道,然后观察与思惟因果正道,最后实践奉行因果正道。这样不断地闻思修因果正道,努力使自心止于至善。在断恶方面,要努力使自己达到“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的境界;在行善方面,要努力使自己达到“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的境界。


    IP属地:天津2楼2021-10-28 16:19
    回复
      什么叫“不履邪径”呢?
      径是路径之义,这里是指一切内心的决定或选择。
      之所以用路径指代人内心的决定或选择,是因为人的内心一旦做出某种决定或选择,就像踏上了一条路径,其生命的体验与结局就被这条路径所界定了,而且难以逾越。
      如果这条路径是通向痛苦深渊的邪径,那么踏上这条路径的人最后就会堕入痛苦的深渊;如果这条路径是通向快乐殿堂的正道,那么踏上这条路径的人最后就会步入快乐的殿堂。


      IP属地:天津3楼2021-10-28 16:20
      回复
        例如,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选择恶声恶语地与他人争论,最后的结果几乎都会毫无例外地堕入互相争吵、怨恨的深渊;
        如果选择和颜悦色地与他人商量与沟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相互理解并解决问题。
        所以,在遇到逆境违缘时,“恶声恶语地与人争吵”就是邪径,而“和颜悦色地与人商量沟通”就是正道。


        IP属地:天津4楼2021-10-28 16:21
        回复
          又如,如果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是选择原谅还是选择仇恨呢?
          原谅别人,自己内心也省去了纠结,使得自己可以将用于纠结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之上;
          此外,还能给他人以改过反省的机会,所以是正道。
          如果选择仇恨、抱怨、不原谅,自己内心立即就会沉浸在痛苦之中,他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即便认识到自己错了,也不会承认错误,为了与你对抗,会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此外,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别人错了,而是自己错了,只是因为自己内心偏颇,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对不住自己,此时不原谅别人就等于继续加重了自己的过失,而原谅别人就等于原谅了自己,给了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所以,不原谅别人就是一条邪径。


          IP属地:天津5楼2021-10-28 16:22
          回复
            又如,杀生害命是一条邪径,因为它会将人引向残忍与麻木;
            而放生护生是一条正道,因为它会将人引向慈爱与觉醒。偷盗贪婪是一条邪径,因为它会将人引向恐惧与贫穷;
            慷慨布施是一条正道,因为它会将人引向无畏与富足。贪淫好色是一条邪径,因为它会将人引向堕落、无耻与放逸;
            清心寡欲是一条正道,因为它会将人引向智慧、专注与安乐。
            总之,每天我们的心会有无数的选择,一不小心,就会踏上邪径,使自己走向痛苦。


            IP属地:天津6楼2021-10-28 16:23
            回复
              听闻、思惟因果正道,就是让我们认识什么心念是通向痛苦的邪径,什么心念是通向安乐的正路;
              而修持与奉行因果正道,就是在了知邪正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种种对境,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不履邪径”实际上是闻思修因果正道的验相,或者说成绩。


              IP属地:天津7楼2021-10-28 16:24
              回复
                什么是“不欺暗室”呢?
                暗室,是指他人见不到的地方,这里是指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不为他人或公众了知;
                欺,是指自我欺骗,也即,自己明明选择了通向痛苦的邪径,还自己欺骗自己,认为没有关系、不要紧。
                “不欺暗室”的意思是,即便在没有他人知道的情况下,也不自我欺骗地选择错误的思想与言行。
                “不欺暗室”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人闻思修因果正道所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少人在人前或者大众面前可以不履邪径,但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会踏上邪径,选择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


                IP属地:天津8楼2021-10-28 16:25
                回复
                  例如,有人心里想:“我自己内心的念头,只要不说出来,不做出来,就没有其他人知道。”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外表对人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如理如法,看上去像一个善人,但在内心却任凭不如法的念头肆意横行,有时想他人的坏处,有时心里默默地怨恨咒骂别人,有时盘算着如何损害对方,有时幻想着如何与异性来往、行邪行,有时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弄到手等等,这些都是暗室欺心的例子。
                  自己内心的念头,虽然他人不知道,但只要在内心生起,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无欺地留下了烙印,这个烙印将来成熟的时候,就会呈现为外境。
                  恶的心念所成熟的外境必定是痛苦的,善的心念所成熟的外境必定是安乐的,这就是无欺的因果律。
                  所以,认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人不知道,而放纵恶念,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


                  IP属地:天津9楼2021-10-28 16:26
                  回复
                    又如,有不少人在家庭之外表现得很贤善,脾气温和得像菩萨,人人都夸奖赞叹,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好,动不动就发火抱怨;
                    供养上师或素不相识的出家人时,出手很大方,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却很吝啬,供养得很少;
                    或者对上师与道友像春天般地温暖、很有耐心,对家人却态度冷漠、不耐烦;
                    或者在道友面前言谈举止表现得很如法,而在家中却行为放逸而懈怠,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像这些情况,在家庭之外表现出来的善,实际上就是伪善,因为这种善的起因,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有的,而不是因为深信因果而有的。
                    如果一个人的善是因为深信因果而有,那么无论在家庭内或家庭外,都会非常谨慎地取舍善恶,表里如一,不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IP属地:天津10楼2021-10-28 16:26
                    回复
                      据说,一个拜访星云大师的人,曾经向大师问了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大师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大师反问道:“您是开车来的吗?”来访者说:“是的!”大师微笑着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的呢?还是为警察系的呢?如果是为自己系的,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透过星云大师的回答,我们应当知道,断恶行善不能是为了做给人看的,也不是为了博得一个“善人”的虚名的,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离苦得乐遵循因果律而动。
                      如果是为了脸面或者遵守某种制度而做给人看的,那么在他人不知情的“暗室”下,就会自欺,允许自己起恶念或恶行。


                      IP属地:天津11楼2021-10-28 16:27
                      回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欺暗室呢?
                        人之所以暗室欺心,是因为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没有真正获得确信,
                        没有获得确信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观察,所以要想做到不欺暗室,要从反反复复地观察思惟善恶因果律着手,
                        这样一直观察思惟下去,直到内心对善恶的果报没有任何疑虑为止。


                        IP属地:天津12楼2021-10-28 16:28
                        回复
                          一个心智正常的大人不会将手放到烧红的铁块上面,即便有人拿着刀逼迫他,他也不会,这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将手放到烧红的铁块上面的严重后果。
                          而一个心智不正常的人或者无知的孩童,有时就会将手放到烧红的铁块上面,这是因为他们对将手放到烧红铁块上会发生什么后果心中茫然无知的缘故。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像了知铁块烧手那样清楚地了知了恶念或恶言恶行的严重后果,他就会自觉自愿地断除,因为离苦得乐是人的本能。
                          人之所以允许自己起恶念恶言恶行,完全是因为没有清楚地看到其可怕的后果,如果真实地看到了,无论如何也不会起恶念、说恶语、出恶行。


                          IP属地:天津13楼2021-10-28 16:29
                          回复
                            反躬自省一下,如果对善恶的取舍还处在暗室欺心的状态,就充分说明自己对因果律的原理、细则、事例等观察思惟得还太少,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细致地从各种角度去观察与思惟因果律。
                            不能只是粗粗地了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而实际上连背后说他人过失是十恶业中的离间语都不知道,甚至连内心起了很多恶念,还幼稚地认为“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真实去做,所以不会有什么恶报”,
                            如果一个人对因果律的了知是处于这种状态,就说明此人对因果律太无知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思惟像《太上感应篇》这样阐发因果的论典。


                            IP属地:天津14楼2021-10-28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