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式动画制作及岗位科普
————————————————
本章节将尝试回答三个问题:
什么是日式动画?
为什么要做日式动画?
都有哪些人参与制作日式动画?
-
-

【日式动画制作流程】
自手冢治虫创建现代日本动画工业模式至今,已60余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环节也逐渐固定,技术日臻成熟。
今天的一部日式动画,多联合各环节出品人组成“制作委员会”(策划方),委托动画制作公司进行作品制作,并将成片在电视台及网络流媒体平台播放。出品人通常来自各大发行商与IP版权方,他们的任务,是通过生产动画产品实现收益,主要体现在光碟售卖与提供播放服务。
当一个动画项目被提上日程,接着便进入制作环节。被委托制作的动画公司根据出品方需求,对作品的剧本及美术设定进行拆解分析,进而提出适应动画生产模式的调整方案。出品方在这一环节全程参与,以保证作品朝着他们需要的方向改进,最终出产成片,进入各渠道分销发布。作品的延展商品也将同步进入开发阶段。
日式动画即是上述遵循类似审美价值和制作流程的动画作品。在文化娱乐市场发达的地区,动画产业属于国民精神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动画制作中的主要岗位】
动画制作的常见流程可参考下图。(以武藏野动画公司为例)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
企划:即策划方,需求的提出者。把握整部作品的“呈现效果”。
脚本:即编剧,负责剧本部分,指导作品“如何讲故事”。
设定:即美术部门,负责作品的”视觉呈现”。其中包含人物、色彩、场景、道具等多个小设计部门。


(来源《犬夜叉高桥留美子原画全集》21世纪出版社)
分镜:像电影一样,设定出作品的“镜头”,即一段故事呈现的最小逻辑单元。

Layout:以分镜为基础,将镜头中的各项元素(人物、背景、特效等)拆分,便于专业人员分别处理。

(来源吉卜力工作室)
原画:负责角色主人公运动演出的部门,描绘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动作”。有时会分为“第一原画”(“草原”)和“第二原画”;“一原”通常由最有经验的原画师担任。在小型工作室或篇幅较小的作品中,偶尔会出现“一人原画”现象,即由一个人包揽所有镜头的原画工作。

(来源《异邦人无皇刃谭》)
动画:将角色运动过程中“关键动作”相连接,使角色在人眼观测的标准下“流畅”地运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