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感同身受,在挺多地方,在这几年断层已经非常明显了。
首先说一下我这边的情况,我大学毕业三年,算是步入中年,自我出生父母就是做米酒的,准确的说我父母的米酒是从我爷爷、我外公那里传下来的,两家都做过米酒生意,我父亲自出生就没见过他的爷爷,所以就不再往上追溯。
现在来讲我的亲人就我爸妈、我两个舅舅、我叔分成四家人在不同地方做米酒(只做米酒)。
从我小时候在家卖酒开始统计,所见过的顾客,几乎都是那两代人,年轻一代越来越少,而年轻一代比方说我这个年龄的以及我自己周围的朋友,他们接受不了白酒的度数和口感(觉得辣嗓子)他们喝酒,通常习惯于烧烤+啤酒,也仅仅有限的人喜欢和糯米甜酒(妇女)白酒方面如果需要送礼,差不多都是知名瓶装礼酒(如几百到千元价位的五粮液、茅台、习酒等一类)他们更在乎的是面子。
原本散装酒没有具体名字没有品牌就没什么知名度,本就不受待见,而且地方没经济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简单说就是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了,大城市见不到散酒,包括成家后返回家长更多是啤酒或者有点名气瓶装酒为主,消费群体无疑是断层了。残留的无非就是留守本地的习惯于捉蛇买果泡酒,到这个并不能走量,最后就只能靠街上那些卖药材的维持生计了,平日里最多的客户就是年过60的老酒桶,但是他们的消费能力只舍得喝三十度的,基本是平价甚至亏本卖了,还有十几个将近百岁妇女喝二十度的尾酒。
最后解释一下,我接触到酒的知识基本上是在这两年内,才知道有的吧友是在三四十左右就算尾酒不继续烧了,而且我这地区这里很久以前就是将20~58度酒正常售卖,并且2000年前后颇受欢迎就是三十几度的米酒,其次是四十几五十度的,最后是一些有酒瘾但是没什么经济收入喝三十以下的,几十年的传统了,如果只卖四五十度,不仅门可罗雀,也随时倒闭,因为在十几年前一场恶劣的价格战让群众误以为成本非常低,十几年价格涨得只有一点点,而且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顽固,几十年一直埋头苦干产酒量很低,在我看来他们以前用担子挑石瓦罐到现在用手推车,以前用小桶一桶一桶提过去现在用抽水泵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现在最多的还是那一批没多少收入的老年人更不愿涨价,外地来打工的挺少基本上喜欢50度的,认为10块太便宜了,可当地群众不接受涨价啊。
还有件事说出来难以启齿,我父母只会按米酒的做法做酒,一是像河南山东的朋友在这边打工,想问问高粱酒和玉米酒,我家都没有,十几年前前后后有二十多次有顾客让我父母代加工高粱酒,他们一律按照日常做法,出酒率更是低了,吃了文化的亏和见识的亏,我出生后没去旅游过,基本困在这小镇上了,前些年才教会母亲使用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