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吧 关注:483,987贴子:52,248,476
  • 4回复贴,共1

从国际贸易原理思考体育项目外援引进作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外开放作为国家坚定战略,成为国人共识。但大部分民众对相关基本理论认识的缺位,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产生偏差。体育项目运动员出国打球或外援来华,简单等同国际贸易活动的进出口,下面试图从国际贸易原理分析体育项目人员“出口”和外援“进口”———包括运动员,教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1、重商主义思维——强调单纯出口,俗称挣外国人钱,本国财富增加。如姚明,朱婷出国打球,挣外国人的钱,拿回国内。反对请外援,国外来华的教练,运动员挣了中国的钱,中国吃亏了。后期的重商主义则有所变通,引进外援目的是为了更多挣外国钱。如上海引进金哥,韩国电视全程转播花费大于金哥引援开支。
2、降低成本思维——也可以称为优势理论。其又可以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但思考的逻辑一样。如中国的乒乓球,跳水,举重等项目有绝对优势,然后输出国外。国外在足球,篮球,冰雪运动方面比我们强,自然引进为主。相对优势原理稍复杂,如果某国足球,排球(男排)都比我们强,但出口足球人才挣钱更多,所以放弃排球项目,从低水平的排球国家引进排球人才,自己专注足球,在特定人力物力投入条件下经济效果更佳。而我们因为足球投入相对排球投入更多,专注排球出口,放弃发展足球自己人才。从而形成双方互利。
3、产业内贸易思维——现实中存在既引进篮球人才,又输出篮球人才现象,是上述理论解释不了的。但相关现象有效解决产业规模化和消费个性化矛盾。如某地专门批量培训排球主攻或主攻人才过剩,而另一地专业培养自由人或相关人才过剩,双方都可以有效降低培养成本,然后进行球员相互交流。此外,球迷消费个性化,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员的喜爱偏好差别,都是同一个项目人才相互交流的动因。
4、项目发展周期理论——如引进相关人才,通过近期成本投入,发展国内该项目,并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利用我们培养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反向输出人才或挣别国的钱。就如同中国开始引进欧美家电生产技术,然后家电反向出口欧美的逻辑一样。
5、低价倾销理论——也有称新重商主义思维。如武磊出国踢球,都知道从挣钱角度还不如在国内,但他出口后,形成国内优秀前锋缺口,拉动国内相关人才培养。如朱婷出国打球,对国内联赛损失,但理论上有机会让更多朱婷出现。
近期大家对排协限制外援的措施讨论较多,明天就上述相关基本理论,与大家具体探讨外援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23 01:11回复
    ??????????????????????????????????
    什么意思啊?没看到有什么联系。


    IP属地:美国2楼2021-11-23 15:00
    回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结合自身国情,在不同时期重点选择符合中国特点的理论依据,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中国体育对外开放如何选择相关理论依据呢?首先应该明确我们基本目标——金牌战略,或丰富国人生活,还是提振民族在国际的影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23 19:21
      回复
        作为圈外人,我仅仅希望能够看一场精彩比赛,相关思考也是打发退休时光生活方式,就外援问题想到一些事情大家别太当回事。
        1、外援是精彩赛事一大亮点。希望没有黑幕遮挡了亮点。
        2、外援是年轻队员的磨刀石。联赛谁的名次不重要,期待这些磨刀石比女排陪练发挥更大作用。
        3、外援是中国文化的宣传员。通过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仅传播了中国体育精神,也对中国文化传播被世界认可作用明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1-23 20:0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13 0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