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吧 关注:35,107贴子:242,536
  • 5回复贴,共1

【杂想】楼阁静雨自春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阁静雨自春深
   
薄寒给人迷惑,我的江北小城中,春在到与不到之间。然而连街连陌,花事已然盛大得无可收拾,一枝枝春意沉酣,将末了,风来一阵纷纷落红使人惊。我连年不伤春,今年亦只是心惊,想怎么到这个地步。花事来去,唯是它们自己的须作一生拼,尽今日之欢。并不为君子与佳人。
那伤春的事,是隔帘看一枝花缓缓落尽了,三点两点,愁思牵连。你若看了千顷花树,飞红万阵,吹瓣成雨,怕是起不了什么闲愁的。因为那一瞬间,人世何其华丽庄严。一时心里连感慨亦不起,唯是欢喜叹服。
花落时节。学校活动课,不许学生在教室里,我于是挟着书本去食堂自习,顺路在曲池小桥的花径中走一转,捧一袭落红。上去食堂里,又不晓得这花瓣怎么处理。亏得看见有个朋友早在那伏案,我于是走过去把手一撒道:“花都落了,你还看书。” 浅绛深檀,飞了他满书满页。
   花落,不过是春的告别仪式,它真的离开,往往是在一场雨中。每到暮春我多感慨,大半是为着落雨。垂髫之时,纯稚气,一路欢笑踏过十二年春雨清空。直到十三岁的暮春,无边无际的雨中我遇上后主,劈面邂逅突如其来的哀伤。那段日子深邃难言,因为年少的女子,素来惯会争强好胜,直到懂了一个愁字,才会思想,才会慈悲。即便闲愁,也是一种柔而犀锐的感情,洞穿生命之初的混混沌沌,骤然延出叶脉一般明晰的经络。
   那几天里,我从后主词中被拖出来,出去一个聚会。雨下得昏昏漠漠,我走出来,站在廊檐下。雨声滴沥,寒气透衣裳,我隔着湖水,望进绵密的雨里。湖的对岸有人家放烟火。嫣红一色,盛放、凋零,其大如山如河。然而完全听不见声音,湖水太广了。我拢着衣领久久地立在那里,孤独刻骨。所有的热闹繁华都在彼岸。我在此岸。
   如今,数年已过,读后主词读到写雨,时光倒转,恍然听见彼时淅沥,敲窗。他说帘外雨潺潺,潺潺两个字真是沉重到不能承受。你看世间一切似乎无始无终吧,然而哗的一声,这一生就淌光了。哪里禁得潺潺而去呢?只怕连十方世界都要在雨声里流完了。
   我有畏惧,暮春雨不可听。剥离感太刻骨,人世间幽幽沉沉的心事,一层一层,没有声响地脱落下来,流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失掉回忆的人一无所有,只剩下悲哀是沉的,重有千钧。
   想着昔年半阕小词:“柳系行襟,烟迷野渚,萋萋芳草行人渡。楼阁静雨自春深,书成锦字谁相顾。”离思也有一垂眸间的欢喜,饱满的,温润薄明。而今提起笔来只晓得写“人情薄向欢颜处,冷暖谁相顾。”至此才真是无人相顾,红颜落了剩一把枯骨,支离,向谁谁亦不喜。



1楼2010-05-03 21:29回复
    桐叔欺负吟子,我不让的啊,管你们谁有理!呵呵
    正经说一句,要说宋词第一观感是哀艳,也不为大错,尤其是以念相交,旨在感其流风遗迹的读者。毕竟看看词是从哪里出来的啊...诶...
    当然万事无绝对,一种文体发展到逐渐蓬勃成熟之后,就很难被初始风格完全限制住了。何况作者也在变化,所承载的情绪也各不相同。尤其是扩大到士阶层之后。
    士有对天下的责任感,虽是填词,亦皆不愿只是做个文章之子(大体而论),因此宋词亦为正气所感。晏小山说:家大人《珠玉词》未尝作儿女子语。并非不涉及哀艳内容如儿女情思,而是以士大夫的自觉,看出人情之正之美。而非像从前的词作拘泥于哀艳。所以我想古桐所言的确有理。
    但是桐叔!我要说话得罪你了,怎么总是“要多读懂...”、“但既读诗...”、“所以我说...”、“而又应该...”桐叔职业是教师吗?我啊,就突然地想起来我们那个一板一眼的语文老师了。好啦好啦,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桐:我这不是教育啊!),但是我还是喜欢大家说话随便一点。就是山河岁月的话,也只作渔樵闲话来说,才有意思呢。


    20楼2010-07-26 14:31
    回复
      嗯。提醒我了,以后不叫桐叔,叫桐老师哈哈~
      讨论无止境,论输赢成败还有什么意思?嬛很愿意洗耳恭听今我来思的见解
      (顺便说一句,嬛不知怎么觉得,今我来思很像是从前在煜吧见过的谁...大概因为很有从前人的风格吧。直觉,直觉,冒昧猜度,还望见谅)


      23楼2010-07-30 12:56
      回复
        两位吧主,高抬贵手。“胡腔胡调”四个字真的让嬛眼前一亮,让我相信这位匿名吧友不是漫骂党吧,因为他也许是第一个看出我文章来路的——不是李碧华,是胡兰成。呵呵,也许是我的一相情愿了,但是这用词实在太巧,昔年朱天文评自己少作,也说是胡腔胡调。


        31楼2010-08-29 22:27
        回复
          嗯,我愿意相信不是谩骂吧~~嬛的人缘还没差到被莫名其妙骂一句的地步,呵呵。(盲目自信。)


          34楼2010-09-05 22:05
          回复
            是呢,真若如此,我很期待这位吧友现身交流。


            37楼2010-09-22 2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