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在MG ONE发布会前一天,下订,我为啥要这么做呢,还不是因为五年10次保养太诱惑人了么!!!



MG ONE我的顾虑其实就是价格方面的问题,配置参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知道的早就已经知道了,就是价格方面我会有所顾虑,毕竟搬砖人赚的可是辛苦钱。


随着预售价的公布,我逐渐开始犹豫起来了,这个预售价我好像可以买CS55和unit啊,我的选择困难症又开始了,三辆车的外观除了CS55 Plus稍微有点老气,另外两辆都属于我的菜,算是各有千秋,动力上差别也着实不怎么大,当时真的是纠结到爆炸了。


之后就开始进行试驾,看中一个品牌的两辆车试驾就是方便,两辆车先后试驾,驾驶感受上unit更加运动,甚至有点过于运动,悬架的表现上让我开始担心,爸妈坐在后排的舒适度。


CS55的表现则属于中规中矩,没什么缺点,但也没什么优点。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电动尾门了,值得吐槽的应该就是车机了,这反应简直了,试驾unit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要去尝试下车机,想着反正两辆车都是同一个品牌的,索性就一次性的、以偏概全的试试看车机,其实我也没想到这个车机能如此的拉胯,我说一句话,它没识别出来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算了,还自说自话起来,连插嘴的机会都不给,可真有你的,长安你可长点心吧。虽然当时这一扣分项不足以支撑我选择名爵MG ONE,但之后试驾让我心里有了偏向性。





打车到名爵4s店了,这里就要吐槽下了,我那天并没有试驾成功,当时还没有试驾车,只有静态展示用的展车,着实有点不爽。但看了下展车的内饰车机,所有的不爽就烟消云散了。大连屏真的是太美了,这有一说一,偏向性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距离我试驾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现在应该可以进行试驾了,但也不重要了,反正我已经下定了。APP上交1111RMB就能享受5年十次保养,可真是太香了。


最后导致我选择MG ONE的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内饰做的相较于unit和cs55都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有可能在这个价位找不出第二辆和他内饰有的一拼的车型。第二就是,MG ONE的1111RMB是可以退的,如果之后售价不符合你的预期是可退的,你可以先定然后去试驾感受,然后在做出选择,这点太人性化了。



MG ONE我的顾虑其实就是价格方面的问题,配置参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知道的早就已经知道了,就是价格方面我会有所顾虑,毕竟搬砖人赚的可是辛苦钱。


随着预售价的公布,我逐渐开始犹豫起来了,这个预售价我好像可以买CS55和unit啊,我的选择困难症又开始了,三辆车的外观除了CS55 Plus稍微有点老气,另外两辆都属于我的菜,算是各有千秋,动力上差别也着实不怎么大,当时真的是纠结到爆炸了。


之后就开始进行试驾,看中一个品牌的两辆车试驾就是方便,两辆车先后试驾,驾驶感受上unit更加运动,甚至有点过于运动,悬架的表现上让我开始担心,爸妈坐在后排的舒适度。


CS55的表现则属于中规中矩,没什么缺点,但也没什么优点。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电动尾门了,值得吐槽的应该就是车机了,这反应简直了,试驾unit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要去尝试下车机,想着反正两辆车都是同一个品牌的,索性就一次性的、以偏概全的试试看车机,其实我也没想到这个车机能如此的拉胯,我说一句话,它没识别出来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算了,还自说自话起来,连插嘴的机会都不给,可真有你的,长安你可长点心吧。虽然当时这一扣分项不足以支撑我选择名爵MG ONE,但之后试驾让我心里有了偏向性。





打车到名爵4s店了,这里就要吐槽下了,我那天并没有试驾成功,当时还没有试驾车,只有静态展示用的展车,着实有点不爽。但看了下展车的内饰车机,所有的不爽就烟消云散了。大连屏真的是太美了,这有一说一,偏向性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距离我试驾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现在应该可以进行试驾了,但也不重要了,反正我已经下定了。APP上交1111RMB就能享受5年十次保养,可真是太香了。


最后导致我选择MG ONE的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内饰做的相较于unit和cs55都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有可能在这个价位找不出第二辆和他内饰有的一拼的车型。第二就是,MG ONE的1111RMB是可以退的,如果之后售价不符合你的预期是可退的,你可以先定然后去试驾感受,然后在做出选择,这点太人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