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平泉就要大变样了,建的多快不好说,反正拆就在眼前了,我也没空回去拍照片。有心的兄弟可以去城北多拍几张。反正很快半个县城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平泉县城,对于我这个81年生的人来说,一记事就能记起来的平泉应该就2条南北街(当然不算火车站那片,单说桥这边)。一是正(前)街,一是广义的后街。两者的起点都是南门西河大桥,如果以路两边连续建筑(哪怕是平房)消失为标准,终点都在单桥子河沟。不过,要是以两条路汇合为标准,应该是在城北七家的十字街。但在80年代,好像单桥子往北,路东已经是大片的农田了,建筑没接上。
前街没啥说的,从南门西河桥到七家的北大坝,一条直线。后街也是从西河大桥开始,这边前街顺桥下来拐个半径几十米的大弯,那边后街从桥头直接下去,(可以推28自行车),就直接和桥成直角弯了,也是一路向北(其实也不是北,平泉的街道不是正南正北的,习惯说法而已)。
后街从桥上下来,宽宽窄窄,尘土飞扬的往北走,最窄的地方三四米,但也明显是街不是胡同。和前街之间是大片的瓦房,隔上百十米有一米左右宽的狭长胡同连接。胡同窄到胖子过不去,但很奇妙的大多能从前街通到后街。类似的狭长胡同大部分存在于正街以西,后街以东,正街以东只有在双桥小学对面那个公厕再往东有一些。但那里的胡同不仅窄、长,还复杂,有点小迷宫的意思。
回头说后街,从西河大桥桥头一直延伸到水泉,那时的水泉和现在区别挺大的。拆旧水泉的时候,石头围栏都随便扔了,当时我还想是不是糟蹋古董。再想想,其实也不是古董,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东西。后街过了水泉,就是过去城关楼那一片,当然我也不知道过去是不是有个楼。从这里,后街开始和前街的距离变大,不再平行。城关楼这一段,里面有工会的红砖楼,有供销社,有臭水坑那边的另一个胡同交错区,但比双桥那边的宽。还有过去最密集的烧饼豆腐脑店。现在我偶尔还想吃豆沙的烧饼。再过去就是往一中去的路。县医院不是在路边,而是在往上的小街里面。到了翠花胡同的交叉口是个漫水桥,河沟是从一中院子里流过来的。再过去就不是硬化路面了。后街到了一中门口,分出一条路到职中那边,这个现在还有,后街自己就不再扩大和前街的距离,转回平行方向。一路往林场方向去。当然都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不时的分出一两条斜路(还不算胡同,两边建筑间断)往正街方向去。这时正街和后街之间已经有大片的菜地和玉米地了,但毕竟正街两侧还是连续的建筑。直到兴林街,那时也不是现在的大街。往上也不通到战备路上。后街到这里其实还是继续向北延伸的,只是路的宽窄变化更大,路侧的菜地更多,更凹凸不平。直到养老院那条沟通前后街的土路,一般意义上的后街就结束了。但实际上,直到21世纪,不上前街,还是可以继续往北走的。只是路被占的不像话了,最窄的地方到90年代只有自行车会车的宽度。然后过河沟,没有桥,但大方向不变,从田地里穿过去,又走进七家的平方群,最后在十字街那个商店旁边拐出来。后街就结束了。之所以不能继续向北,是因为前面有个取土坑,坑过去是台地,就是七家小学或者说老喇嘛庙那个台地。这就是整个平泉县城的南北道路结构,后来又加上战备道,但两边没啥建筑,肯定不能算街道。城西小学那条路算是断头路,80年代中期吧,政法街那边通了,这才有第三条主要南北街道。
整个后街的格局,在县政府搬迁之前都没有本质变化,充分反映了平泉还是一个村子的时候,自然形成的道路格局。现在至少北半段彻底变了,从水泉过去就不一样了。往南就看南城啥时候改造。
平泉县城,对于我这个81年生的人来说,一记事就能记起来的平泉应该就2条南北街(当然不算火车站那片,单说桥这边)。一是正(前)街,一是广义的后街。两者的起点都是南门西河大桥,如果以路两边连续建筑(哪怕是平房)消失为标准,终点都在单桥子河沟。不过,要是以两条路汇合为标准,应该是在城北七家的十字街。但在80年代,好像单桥子往北,路东已经是大片的农田了,建筑没接上。
前街没啥说的,从南门西河桥到七家的北大坝,一条直线。后街也是从西河大桥开始,这边前街顺桥下来拐个半径几十米的大弯,那边后街从桥头直接下去,(可以推28自行车),就直接和桥成直角弯了,也是一路向北(其实也不是北,平泉的街道不是正南正北的,习惯说法而已)。
后街从桥上下来,宽宽窄窄,尘土飞扬的往北走,最窄的地方三四米,但也明显是街不是胡同。和前街之间是大片的瓦房,隔上百十米有一米左右宽的狭长胡同连接。胡同窄到胖子过不去,但很奇妙的大多能从前街通到后街。类似的狭长胡同大部分存在于正街以西,后街以东,正街以东只有在双桥小学对面那个公厕再往东有一些。但那里的胡同不仅窄、长,还复杂,有点小迷宫的意思。
回头说后街,从西河大桥桥头一直延伸到水泉,那时的水泉和现在区别挺大的。拆旧水泉的时候,石头围栏都随便扔了,当时我还想是不是糟蹋古董。再想想,其实也不是古董,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东西。后街过了水泉,就是过去城关楼那一片,当然我也不知道过去是不是有个楼。从这里,后街开始和前街的距离变大,不再平行。城关楼这一段,里面有工会的红砖楼,有供销社,有臭水坑那边的另一个胡同交错区,但比双桥那边的宽。还有过去最密集的烧饼豆腐脑店。现在我偶尔还想吃豆沙的烧饼。再过去就是往一中去的路。县医院不是在路边,而是在往上的小街里面。到了翠花胡同的交叉口是个漫水桥,河沟是从一中院子里流过来的。再过去就不是硬化路面了。后街到了一中门口,分出一条路到职中那边,这个现在还有,后街自己就不再扩大和前街的距离,转回平行方向。一路往林场方向去。当然都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不时的分出一两条斜路(还不算胡同,两边建筑间断)往正街方向去。这时正街和后街之间已经有大片的菜地和玉米地了,但毕竟正街两侧还是连续的建筑。直到兴林街,那时也不是现在的大街。往上也不通到战备路上。后街到这里其实还是继续向北延伸的,只是路的宽窄变化更大,路侧的菜地更多,更凹凸不平。直到养老院那条沟通前后街的土路,一般意义上的后街就结束了。但实际上,直到21世纪,不上前街,还是可以继续往北走的。只是路被占的不像话了,最窄的地方到90年代只有自行车会车的宽度。然后过河沟,没有桥,但大方向不变,从田地里穿过去,又走进七家的平方群,最后在十字街那个商店旁边拐出来。后街就结束了。之所以不能继续向北,是因为前面有个取土坑,坑过去是台地,就是七家小学或者说老喇嘛庙那个台地。这就是整个平泉县城的南北道路结构,后来又加上战备道,但两边没啥建筑,肯定不能算街道。城西小学那条路算是断头路,80年代中期吧,政法街那边通了,这才有第三条主要南北街道。
整个后街的格局,在县政府搬迁之前都没有本质变化,充分反映了平泉还是一个村子的时候,自然形成的道路格局。现在至少北半段彻底变了,从水泉过去就不一样了。往南就看南城啥时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