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不荒吧 关注:57贴子:3,814
  • 7回复贴,共1

【第六幕:爱新觉罗湛或、爱新觉罗湛明、叶何长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21-12-30 15:41回复
    湛或提议讳盗之风形成的首因主要是缉捕时限太短,官员怕承担疏防之责,提出去除缉捕时限,至于财政问题,可以简化案件流程。湛明认为闽地盗案频发,缉捕时限是必要的,如去除时限,只会形成官员惰性,至于财政问题,司法支出是必要支出,流程繁杂会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叶何认为可综合此二人的观点,减少缉捕时限,并适当减轻盗案流转程序,由程薪阎与乘景负责在福宁试行一段时日。


    IP属地:福建2楼2021-12-30 15:42
    回复
      湛或:之前我在闽地办事情的时候就发现了,各处讳盗之风特别严重,如今终于有机会整治了。
      湛明: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只是根除恐怕很难。
      叶何:二位王爷有什么意见吗?
      湛或:讳盗之风形成的首因主要是缉捕时限太短,官/员害怕承担疏防之责和州府财支压力。所以我认为不如直接去掉辑捕时限,至于财政支出,何不直接简化案子审解流序?
      湛或:我认为不妥,辑捕时限是必要的,如果贸然去除的话,可能会造成官/员惰性,至于州府财支,不用在这上面的话还用在哪里?要是简化流序,只怕会有更多的冤案来了。
      叶何: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样吧,我觉得可以减少缉捕时限,但不能去除,至于流转之序,也可以试一试。
      湛或:行吧,纸上谈兵无用,不如先试行。
      湛明:就让程薪阎和岳察乘景按照叶何的意思在福宁试行一段时间吧。
      叶何:好。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2-31 23:15
      回复
        1
        【圣恩正隆,而今奉命行走四方,一则为民生之事,二则亦有籍此视巡偏蛮之荒,宣誉君王仁厚心肠。】
        之前本王在闽地办事情的时候就发现了,各处讳盗之风特别严重,如今终于有机会整治了。可喜君上怜悯百姓,特地遣派了两个亲王来助叶何大人成事。
        2
        【既然探讨此事,索性便开门见山,与闽中这位巡抚大人交谈时,素来无须寒暄客气。】讳盗之风形成的首因主要是缉捕时限太短,官/员害怕承担疏防之责和州府财支压力。所以我认为不如直接去掉辑捕时限,至于财政支出,何不直接简化案子审解流序?
        3
        【微妙地觑过一眼湛明,我犹记得,上次与他交锋——却是乾宁七年,他以已逝成亲王挚友的身份,反向苗疆地插过一刀。而今时移世易,京中人都传,献亲王是个难得的潇洒磊落君子,只是不知这逍遥王爷的身份,真耶,非耶?总不禁细细打量他的话,面上却是古井无波的就事论事。】
        纸上谈兵无益,不如先推行试试。


        4楼2022-01-13 22:16
        回复
          :不知二位王爷对此有什么意见?
          (闽地讳道之风并非一日起来的,若想彻底根除也绝非易事,圣主派两位宗亲王爷前来协助,对于果王早就有所交集,至于献王到底不曾交往过,故而对他不熟):既然要整治自然要溯本清源,以前不是不曾整治过,下官曾观成光末卷宗就整顿过一回,只是成效微乎其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14 21:20
          回复
            :二位说的都有道理
            (历来地方怕担疏防之责才定了缉捕时限,如此一来因为时限太短即便缉捕不到盗贼,朝廷也不会问罪,果献二王意见不一,无论听谁的都不好,毕竟事关朝廷大事不能偏听一方):这样吧,下官倒以为不如减少缉捕时限,但是不能去除,至于流转之序倒不如试一试,至于是否可行也只能看看再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4 21:29
            回复
              :那就依王爷的意思先试上一试,若是可行推行下去,若是不行在另作决断
              (都说教育之难,如今看来这讳盗之风更是不好处理最大的难题,比兴文教更难,我细听二人似乎不似那般兄友弟恭,可皇家兄弟情又有多少亲情呢,同意适行一下,至于成与不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只能日后才能见分晓)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1-14 21:34
              回复
                2
                【闽地盗案频发,其中必有缘由,然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其中缘由,这是现下最为难的事情。思虑片刻,也不着急开口,待湛或说完以后才开了口】
                可不是么,湛或所言我也听说过,只是我倒觉得此事若要完全根除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有些事情,我们初来乍到并不能完全搞明白,有些事情也并不能从中知道什么东西。】
                5
                【自得知此事时我便一直在思索如何处理才是最佳的,毕竟若是引发百姓动乱更为不佳,但至今仍没有什么好的法子。不过湛或的法子虽好,但我并不能赞同。】
                我认为不妥,辑捕时限是必要的,如果贸然去除的话,可能会造成官/员惰性,至于州府财支,不用在这上面的话还用在哪里?要是简化流序,只怕会有更多的冤案来了。
                【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8
                既然如此,那不然让程大人和岳察大人按着叶何大人的意思先在福宁试行一段时间,如何?
                【现在到底要如何做还争执不下,无论是谁的法子总是既有利亦有弊的,也不能肯定到底哪种法子更为适合,不过,要么还是先行试试,看看到底该选择哪种才好,不然谁也说不出好坏来。】


                9楼2022-01-15 21:51
                回复